科室: 肺病科 主任醫師 張明利

  春季是感冒多發的季節。大家都知道,感冒分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兩類。怎麼區分呢?

  1、二者的致病病毒不同:普通感冒大多是由鼻病毒導致,多為散發,傳染性弱,不易流行;而流感則是由流感病毒導致,傳染性強,不僅通過含有病毒的飛沫進行傳播,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汙染物品的接觸也可以傳播,容易引起暴發流行或大流行。

  2、二者的臨床症狀不同:普通感冒早期症狀有咽部幹癢或灼熱感、噴嚏、鼻塞、流涕,開始為清水樣鼻涕,2-3天后變稠;可伴有咽痛;一般無發熱及全身症狀,或僅有低熱、頭痛。一般經5-7天痊癒。而流感典型的臨床特點是急起高熱、顯著乏力,全身肌肉痠痛,而鼻塞、流涕和噴嚏等上呼吸卡他症狀相對較輕。

  所以,普通感冒常在人們機體抵抗力下降,如受涼、營養不良、過度疲勞、菸酒過度、全身性疾病及鼻部本身的慢性疾病影響呼吸道暢通等,容易誘發感染。而流感則是被傳染而得,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得病的。

  關於感冒的治療,目前還存在著很多誤區,最大的問題是抗生素的濫用。我們都知道,不管普通感冒還是流感,都是病毒引起的,由於當前並沒有有效的抗病毒藥物,感冒仍以以支援療法和對症治療為主,特別注意休息、大量飲水、飲食清淡,給免疫系統充分的體力支援。因此盲目使用抗生素不僅無效,還會會增強細菌抗藥性,不利於人體免疫系統發揮正常的作用。只有當併發細菌感染時,才能使用抗生素。

  中醫藥治療感冒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在《黃帝內經》專門有《熱論》、《咳論》的記載;東漢的醫聖張仲景的《傷寒論》按“六經理論”治療各類熱病,更是開創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先河。到明清時期溫病學派的興起,中醫治療包括流感在內的各類傳染病有了從實踐到理論的飛躍。中醫治療感冒,並不是著眼於抗病毒,而是通過調和營衛、解表宣肺、燮理陰陽的辦法,改善機體內環境,從而讓病毒在體內無法生存,達到治病的目的。

  一般來說,中醫把普通感冒分為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暑溼感冒、體虛感冒等證型。而流行性感冒中醫則稱為時行感冒。

  各類感冒的臨床特點不同,選用的中醫治法也不同。

  風寒感冒:

  病人除了有鼻塞、噴嚏、咳嗽、頭痛等一般症狀外,還有畏寒、無汗、肌肉疼痛、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口不渴或渴喜熱飲、舌苔薄白等特點。常選用辛溫解表的方劑,湯藥可選麻黃湯、桂枝湯、九味羌活湯等加減治療,中成藥選用通宣理肺丸、溫肺化飲顆粒(院內製劑)等。

  風熱感冒:

  病人除了有鼻塞、流涕、咳嗽、頭痛等感冒的一般症狀外,還有發熱重、痰液粘稠呈黃色、喉嚨痛,通常在感冒症狀之前就痛,痰通常黃色或帶黑色,便祕等特點。治療應以辛涼解表為原則。湯藥可選銀翹散、桑菊飲等加減治療,中成藥可選銀翹解毒丸、羚羊解毒丸、連花清瘟膠囊、疏風清肺顆粒(院內製劑)等藥物治療。值得注意的是,本證治療以輕清之品,宣散肺氣為法,不可濫用清熱解毒類藥物,否則“閉門留寇”,導致病情纏綿難愈。

  暑溼感冒:

  病人表現為畏寒、發熱、口淡無味、頭痛、頭脹、腹痛、腹瀉等症狀。此型別感冒多發生在夏季。治療應以清暑、祛溼、解表為主。病人可選用藿香正氣水、銀翹解毒丸等藥物治療。

  體虛感冒:

  病人症狀為身體素虛,抵抗力低,平時易出汗,不耐風寒,身倦乏力,食慾不振,輕度發燒,鼻流清涕,常纏綿日久不愈,或者反覆感冒。這時用一般感冒藥療效不好,湯藥選用玉屏風散、柴胡桂枝湯、禦寒湯等加減治療,中成藥可選用補中益氣丸、體虛感冒口服液、扶正御肺顆粒(院內製劑)等。

  寒包火感冒:

  病人症狀和風熱感冒類似,但是有畏冷、流清涕等外寒的表現。不可被假象迷惑,仍然按風熱感冒治療,但宣散肺氣的藥力要加強。中成藥選用銀翹解毒丸、連花清瘟膠囊、疏風清肺顆粒(院內製劑)等等。

  時行感冒:

  病人的症狀與風熱感冒的症狀相似。但時行感冒病人較風熱感冒病人的症狀重。病人可表現為突然畏寒、高熱、頭痛、怕冷、寒戰、頭痛劇烈、全身痠痛、疲乏無力、鼻塞、流涕、乾咳、胸痛、噁心、食慾不振,嬰幼兒或老年人可能併發肺炎或心力衰竭等症狀。治療應以清熱解毒、疏風透表為主。中成藥可選用防風通聖丸、連花清瘟膠囊、雙黃連口服液、疏風清肺顆粒(院內製劑)等等。

  總之,對感冒的治療,既不能忽視不管,又不能過度治療,最好應用中醫辨證論治的方法,使病情迅速得到控制。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