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腫瘤科 主任醫師 蔡小平

  糖尿病屬中醫“消渴”範疇,歷代醫家多以“陰虛燥熱”論之,治療重於養陰清熱。然消渴病何以燥熱口渴,小便應少而反頻數?何以多食而形體反瘦?且目前消渴發病多與體質肥胖有關,何以痰溼素盛之體反易患陰虛燥熱之疾?這些都與脾弱胃強致機體水液代謝與輸布、飲食精微轉輸與吸收的紊亂及氣機升降失常有關。

  《靈樞?本藏》:“脾脆則善病消癉”。《靈樞?邪氣臟腑病形》明言:“脾脈微小為消癉”。《素問?奇病論》曰:“脾癉,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肥者令人內熱,是指胃強生熱;甘者令人中滿,是指脾弱生溼,脾弱胃強反映了糖尿病的基本病機。《素問?經脈別論》雲:“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津四布,五經並行。”這是理解消渴病機的關鍵。脾主升清,胃主和降,今脾弱胃強,升降失常,脾不能上輸津液,反而水液下滲故出現口渴而小便頻數。此從《傷寒論》中脾約證之“小便數”、蓄水證之“口渴”可見一斑。根據脾弱胃強的程度,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1)脾虛不甚,胃強生熱:飲食稍多,微感乏力,餘症不明顯;(2)脾氣虧虛, 散精不及;脾氣虛,精微物質不能及時上歸於肺,部分停積而化為痰濁,造成脾為溼困,此時患者可無三多症狀,而表現為脾困溼阻,這在素體肥胖的患者更為明顯,因脾虛失運,故患者多感乏力。(3)脾氣下脫,精微流失:脾主升清、統攝,脾氣不升,中氣下陷,隨著病情的發展,精津大量下滲,脾氣進一步虧虛,形成惡性迴圈。此時肺臟輸布乏源更甚,臟腑組織所需精微物質也更加虧乏,不得不通過多飲多食來調整這種失衡狀態。脾主統攝,不僅表現對血液的統攝,而且表現為對津液、精液的統攝,臨床可見脾虛出血、脾虛洩瀉、脾虛帶下、脾虛遺尿、脾虛遺精、脾虛自汗、脾虛水腫等證。由於脾氣失統,部分精微物質隨之下流,患者出現多尿、尿有甜味或如脂如膏。如《類證治裁》中說:“不水不臭反甜,此脾氣下脫。”下消之證,諸家責之於腎,腎為水髒,職司二陰,是以飲一溲二,小便如膏如脂,日漸消瘦,責之腎虛關門不固。然《內經》明言:“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消渴者小便如膏如脂,或尿有甜味,甘者脾之本味。故《張氏醫通》雲:“三消久而小便不臭,反作甜味,此脾氣下脫,為病最重。”

  糖尿病的常見併發症是因脾胃的升降功能失常、脾虛胃強的病理現象而形成的。諸如清氣不升,濁氣不降而致眩暈(腦動脈硬化、高血壓等);脾失健運,痰濁內生,瘀血內停,痰瘀互阻則經脈不利而成中風(腦出血、腦梗死等);脾胃不和,氣血生化無源,氣血不能上承,目失所養而成目疾(白內障、視網膜病變等);痰熱上蒙耳竅,則致耳鳴耳聾;脾弱則氣血不能上濟於心氣虛則血脈執行不利,脾約則水津不布,痰溼內停,心脈不利故見心悸胸痛(冠心病等);胃強則熱毒上攻,肺金被灼,脾弱則土不生金而見咳嗽咯血而併發肺癆(肺結核);脾虛則不能託毒外出、胃強則熱盛肉腐則併發癰疽瘡瘍;脾虛則水津代謝障礙則形成水腫(腎功能損害、蛋白尿);脾氣下陷,清濁不分,混雜而下則洩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