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以手、足和口腔發生水皰為特徵的一種兒童病毒性面板病。
病因
本病的發生與柯薩奇病毒A5、A7、A9、A10、A16、B3、B5以及腸道病毒71型有關,以A16最常見。病毒為單鏈RNA病毒,對外界抵抗力較弱。病毒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亦可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播,皰液、咽部分泌物和糞便中均可分離出病毒。
臨床表現
本病多見於5歲以下兒童。潛伏期3-7天,發疹前可有不同程度的低熱、頭痛、納差等前驅症狀,1-3天后手、足、口部出現皮損,皮損初為紅色斑疹,很快發展為2-4mm大小的水皰,皰壁薄,內液清亮,周圍繞以紅暈,水皰潰破後可形成灰白色糜爛面或淺潰瘍。皮損可同時發生於手、足和口腔,也可呈不全表現,以口腔受累最多見,可達90%以上。病程1周左右,愈後極少復發。
診斷和鑑別診斷
根據發生於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特徵性皮損,結合流行病學作出診斷。
本病應與多形紅斑、皰疹性咽炎、水痘等進行鑑別。
預防和治療
應注意隔離、防止本病在幼兒園內傳播。
本病以對症、支援治療為主。口腔損害可用口腔潰瘍塗膜劑外用或利多卡因液漱口等以減輕疼痛。板藍根沖劑內服有一定效果。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