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副主任醫師 李志強

  寰樞關節就在頭顱的下方,頸椎的最上方,寰樞關節半脫位就是在外力、損傷、感染等作用下使寰樞關節的正常位置錯動,並刺激或壓迫區域性的神經、血管、肌肉出現相應的症狀,並伴有頸椎活動受限等情況者稱為本病。

  要想認識寰樞關節半脫位,還得先了解寰樞關節的構造和功能。

大家知道人們的頭顱是生命中樞,它高鋸於頸椎的最頂端。頭顱下方的枕骨大孔有大腦的延伸部分,延髓、頸動脈、頸靜脈、椎動脈等從中通過,可謂是生命的重要部位。與枕骨大孔直接相連的是頸椎的第一椎“寰椎”和第二椎“樞椎”。這兩個椎體因為都因為其形狀奇特、生理任務特殊,因此稱為特殊椎體。第一頸椎即寰椎它由前後兩個弓和兩個側塊相互連線成環狀,上與枕骨的髁部成為關節,下與第二椎樞椎形成關節。樞椎的椎體上有一個柱狀的突起居中與外圍的寰椎形成可轉動關節,因此稱為樞椎。寰椎和樞椎的特殊構造使頭顱能夠左右轉動和側向活動,如果一旦發生錯位就會直接影響頭部的活動,不能轉頭與人講話,必要時需連身體一起轉動。

  由於人頸部的大血管椎動脈、神經幹都要由此經過是個重要關卡,所以這個寰樞關節一錯位便直接連累著進入顱腦內的血管神經,很快出現頭暈、噁心、猝然摔倒、心情煩躁、偏頭痛、脖子硬等一系列難以忍受的痛苦症狀。這時,由於病勢猛壓力大很多人都慌不擇路般的去作腦CT或查心臟,輸液打針應急,雖然症狀有所緩解,但折騰到最後仍然不能將該病治住。所以要正確認識寰樞關節錯位這個病,及時到專科去就診,把其痛苦儘快從根本上解除,把對人體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寰樞關節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上接頭顱,下連軀幹,不僅支撐頭部,而且還提供頭部良好的活動範圍。寰樞關節主要活動形式是旋轉,佔整個頸椎活動的一半,正常時還伴隨一定範圍的左右前後水平移動。頭部的大多數活動範圍及眼睛的視覺範圍主要也是靠寰樞關節的運動來實現的。寰樞關節有立體的三方位運動方式;左右旋轉運動提供了頭部左右旋轉可以達到45º,增加了眼睛的視覺範圍;寰樞的上下及左右側屈運動增加了頭顱的活動範圍,為人類的進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寰樞關節的特殊結果也保護了局部的脊髓免受外力的損傷,也保護入顱段的椎動脈。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