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肛腸科 副主任醫師 張慶東

  肛門墜脹是指患者常感覺肛門墜脹難忍,有時放射到腰骶、臀部及大腿部位,可伴有裡急後重、便意頻繁。它是肛腸科患者就診最常見症狀之一,屬於臨床上疑難病症;不是一個獨立性疾病,可由多個系統的疾病引起的一個臨床症狀,涉及內、外、婦、骨、泌尿等各科。由於醫學分科愈分愈細、以及因肛門墜脹明顯而其他症狀不明顯或在原有病症基礎上增添肛門墜脹等原因臨床上很容易誤診誤治。

  一、氣鬱下迫,情志不暢,鬱怒傷肝,肝失疏洩,氣機不暢,升降失常,阻滯於下,鬱於魄門,表現為肛門墜脹、噯氣或排氣後減輕,胃脅脹痛、噯氣頻繁、或有心煩易怒、胸悶善太息。柴胡疏肝散加減主之:柴胡、川芎、枳實、香附、陳皮、厚朴各10g、白芍、半夏各6g、甘草5g。

  二、溼熱下注,飲食不節、喜食膏樑厚味,使脾胃運化失職,不能升清降濁、運化水溼,溼從內,久鬱化熱,或外感溼熱之邪,而溼性趨下,重濁粘滯,蘊結大腸,注入魄門;或素有內溼,喜食辛辣,溼從熱化,下注魄門,使經絡氣血阻滯而致肛門墜脹不適。正如《外臺祕要 》所云“酒飲過度所得,當時不為患,久久不疲,終能困人風熱外感於肺,肺熱下迫大腸,或肝鬱化火,木火刑金,肺熱傳於大腸而致肛門灼熱、墜脹”。四妙散加減主之:黃柏10g、川牛膝10g、蒼朮10g、生薏米仁15g、土茯苓20g、丹皮10g、秦艽15g。

  三、氣滯血淤: 多見於肛門直腸術後。手術損傷肛門直腸經脈,氣血執行受阻,氣滯血淤,不能宣發致病。症見肛門墜脹,肛門部刺痛隱隱,舌質紫, 苔薄白,脈弦或澀。血府逐瘀湯加減主之:當歸、生地、紅花、牛膝各9g,桃仁12g,枳殼、赤芍、甘草各6g,柴胡3g,桔梗、川芎各5g。

  四、氣虛下陷: 本型臨床較少,多見於年高體弱, 久病術後、生育過多未能休息等各種原因都可以導致氣虛, 氣虛下陷, 升舉無力,影響肛周氣血執行,遂致肛門墜脹。症見肛門墜脹, 勞累可使症狀加重, 晨輕晚重 ,伴少氣懶言, 面色無華,舌質淡胖,或有齒印,脈細無力。大補元煎主之。處方: 炙黃芪30g,黨蔘、 炒白朮各15g, 柴胡8g,炙甘草5g, 當歸、陳皮、 紅棗各10g。

  五、府氣不通術後恐怕引起併發症,患者不敢排便、或素有便祕,糟粕不行,阻於魄門,氣血執行不暢,氣阻血淤而致肛門墜脹;或近期大量連續進食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辣椒、葵花籽)而未及時排洩造成突發性直腸梗阻。本症臨床多見肛門墜脹感,腹痛、腹脹,肛周或紅腫或疼痛、或大便失控,稀薄糞水自肛門流出。麻仁丸主之:麻仁20g、熟大黃9g、苦杏仁10g、炒白芍20g、炒枳實15g、厚朴9g。先用1000ml溫鹽水清潔灌腸後口服中藥。

  體會:肛門墜脹是臨床難治之症,可以單一發病、也可以是其他疾病眾多個表現之一,或兼而有之,難在鑑別診斷,可以是全身性疾病、或盆腔會陰區域性病變直接或間接引起,治療首先要明確診斷,排除器質性病變。問診時應詢問患者是否伴有其他症狀,根據不同的伴隨症狀和各個症狀出現的順序可以確診或排除如內痔、混合痔、肛竇炎、直腸息肉、直腸粘膜內脫垂、肛周膿腫、肛瘻、腫瘤、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子宮後位、前列腺疾病、脊椎等病變。

  大部分患者隨著原發疾病的治癒,肛門墜脹也能隨之消失,墜脹也能隨之消失,有小部分患者久治不愈。難治的肛門墜脹在臨床上並非器質性病變,發病機理不清楚。祖國醫學認為:《素問?五藏別論》:“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魄門亦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類經?奇恆藏府藏瀉不同》:“肛門失守則氣陷而神去,故曰魄門。

  不獨是也,雖諸府糟粕固由其瀉,而藏氣升降亦賴以調,故亦為藏使。”肛門墜脹雖為魄門之病,但與五臟六腑有關。五臟六腑任何髒府出現失調均會引起氣血執行不暢、運化失職,造成風、火、痰、溼、瘀影響氣血執行,鬱於魄門而發病。醫者應從整體出發,四診合參,巧辨施治, 方能取得良好療效。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