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肛腸科 主治醫師 袁泉良

  痔瘡術後大出血是肛腸科常見的併發症,出血原因很多,處理以止血為主。對患者來講無論是那種情況引起的出血,在給予止血的同時,一定要給患者做好思想工作,告知出血原因,穩定患者的情緒,同時給予藥物止血和適當的補液。盡一切可能找到出血點給予縫扎止血。痔瘡術後大出血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出血原因較多,但以區域性因素為主。

  按照痔瘡出血的性質可分為原發性出血和繼發性出血:

  (一)原發性出血:

  多在術後數小時內出血,大多是由於手術操作不當或手術中對術面止血不完善造成的一種出血,原因有以下幾種:

  1、傷口過大過深,傷及大的動脈血管未結紮,如痔瘡環形的切除。

  2、剪除結紮線上的痔核組織較多,痔核萎縮後引起術線的滑脫,從而引起出血。

  3、肛腸換藥是向創口內放置油紗條時,用力不當或走向不順暢時將術線推掉,引起出血。

  4、術線結紮不緊結紮方法不正確或是滑結,引起術線鬆脫,進而引起出血。

  5、副腎素作用,術中副腎素有收縮血管作用,術後血管擴張引起出血。

  (二)繼發性出血:

  多發生在術後3―14天,是痔核脫落壞死,形成創面出血的時期,引起繼發性出血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內痔結紮、套扎、注射壞死劑後的3―14天,由於痔核組織的壞死和脫落,形成新鮮創面時,動脈血管未閉,血栓脫落,導致活動性大出血。

  2、痔核結紮線脫落後,由於縫針貫穿較深,傷及大的動脈血管,當痔核壞死脫落時,深部創面的動脈血管閉鎖不牢,就形成了大出血。

  3、創口損傷,術後痔核脫落及創面修復期間,劇烈活動或是大便祕結時,由於排便時用力過猛,造成傷口撕裂或動脈血管破裂,引起大出血。

  4、某些全身性疾病,如血小板減少,出血時間延長、門脈高壓、高血壓、再障和血友病等有出血傾向的全身疾病,術前被忽略或未治療,術後引起的大出血。

  出血的症狀和體徵:

  按出血的時間長短可分為:即時性出血和繼發性出血。

  即時性出血是指出血發生在術後當日或術後48小時以內,此種出血癥狀較明顯,能較早的發現,出血量相對較多,顏色鮮紅。

  繼發性出血是指發生在術後7---14天之內的大出血,多伴是直腸內隱性大出血,較嚴重。

  按出血流向部位可分為:向內出血和向外出血。

  向內出血;即直腸內大出血,起初可無感覺,隨著出血量的增多,出現下腹部墜脹,肛門灼熱,大便排出大量的黯紅色血液或黑色血塊,同時伴有心慌、頭暈、眼發黑,四肢無力更甚者暈倒,處理不及時可伴有出血行休克。

  向外出血,即肛門外大出血,出血由切口流出,浸染衣物,能夠早期的發現和治療。

  出血的處理與治療

  1、術後的少量出血,注意觀察,可不予處理,同時要保持大便的通暢,控制活動。

  2、大量出血時,應立即在局麻下或骶麻下,清楚腸腔內的積血,然後在肛門鏡下找出出血點,用組織鉗將創面拉出,用4#或0#腸線貫穿縫扎止血。

  3、滲血不止或位置較深的出血點不便結紮,可用凝膠海綿、油紗布、副腎素紗布填充止血。也可用氣囊壓迫止血。

  4、灌腸法,對於繼發性出血,出血量相對較少和出血速度較慢的情況下,採用明礬液灌腸存在很多的優點,是一種非手術性止血措施,具有簡、便、驗、廉的止血方法。

  5、術後結紮線脫落,術中止血不徹底而導致的出血,可在局麻下重新結紮出血點即可。在肛門鏡下縫扎止血。若為注射區感染壞死導致的大出血,在縫扎前應仔細清創,清除腸腔記憶體留的全部血塊,再行縫扎,若出血範圍比較大,結紮教困難,可採用高頻電刀電凝止血。在使用各種止血方法的同時,應積極配合液體療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