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眼科中心 主治醫師 王世明

  圓錐角膜病是眼科最棘手的疾病之一!圓錐角膜是一種以角膜中央或旁中央向前膨出為特徵的非炎症性變薄疾病。此病常見於青年人,70%雙眼發病,我國發病率較國外低。雖然眾多學者對圓錐角膜進行研究,但至今病因不明。組織學上發現圓錐處纖維板層減少,膠原纖維直徑並未改變,故認為可能是 纖維板層間粘合不夠,板層相互滑脫,導致變薄。遺傳及變態反應性疾 病也是其可能誘因。由於角膜中央區或旁中央區進行性的變薄,導致角膜不規則散光度增加,近視度數也不斷加深,視力進行性下降,嚴重影響生活工作和學習,隨著病情進一步的進展,可能導致角膜穿孔,造成失明。目前一般通過硬性隱形眼鏡矯正,嚴重的做穿透性角膜移植,年輕人一生可能要做兩次角膜移植手術。臨床表現:

  本病好發於16-20歲的青年人,女性較多,開始常累單眼,繼而第二眼發病,在預後上,後者好於前者。

  1、早期以屈光不正為主,開始為近視,逐漸發展成為散光或不規則散光,一般鏡片可以矯正;2、中期視力進一步下降,一般鏡片不能矯正,須用接觸鏡矯正視力。裂隙燈檢查見角膜中央頂端逐漸變薄,向前突出,有時後彈力層發生破裂,房水侵入,角膜基質可發生水腫和混濁;3、晚期角膜頂端常形成不規則線狀瘢痕或混濁,角膜淺層有新生血管長入,視力高度減退,接觸鏡無法矯正視力。

  診斷依據:

  1、系先天異常性眼病,視力減退;2、角膜頂端變薄,呈圓錐形隆起;3、角膜曲率計檢查,常發現不規則散光,潑拉西多角膜盤檢查,角膜上同心環成為梨形;4、裂隙燈檢查,可見角膜錐頂後彈力層裂縫,基質混濁。

  臨床分期:

  1、潛伏期:圓錐角膜不明顯;如果一眼已經確診是圓錐角膜,另外一隻眼出現屈光不正時,應考慮是本病。

  2、初期:以屈光不正為主,開始為近視,逐漸發展為散光或不規則散光,一般眼鏡可以矯正視力,Placido環檢查出現角膜影像的同心環和軸出現歪曲現象。

  3、完成期:出現典型的圓錐角膜症狀,視力進一步下降,一般眼鏡不能矯正,只能用硬性接觸鏡矯正視力,臨床上出現四大徵象:

  1)Munson徵:患眼下視,角膜畸形被瞼緣彎度顯現出來;2)Fleischer環:角膜上皮的鐵質沉著;3)Vogt線:出現於角膜基地層後部,是由角膜基質層的皺褶增多,引起的垂直性壓力線;壓迫眼球時消失。

  4)急性水腫(急性圓錐)期:由於後彈力膜急性破裂,房水進入角膜,造成基質層和上皮 的急性水腫和混濁。  嚴重的前彈力膜破裂,被纖維組織瘢痕代替,瘢痕如果在視軸上,則嚴重影響視力!

  4、變性期:角膜上皮下出現變性,角膜中央形成線狀網狀瘢痕,視力銳減,硬性接觸鏡已不能矯正,角膜淺層有新生血管長入。

  臨床分類:

  0級:無圓錐角膜1級:裂隙燈檢查未發現圓錐角膜,用角膜曲率計及視網膜檢影,鏡檢查顯示有圓錐角膜。

  2級:角膜內面凹度增加,出現Vogt線,無角膜瘢痕。

  3級:角膜有Vogt線及角膜瘢痕,圓錐變薄。

  4級:接受角膜移植手術的圓錐角膜患者。

  進展期圓錐角膜用裂隙燈檢查已可診斷且影響患者視力,不可矯正,即能確診。

  治療原則:

  1、早期可用鏡片或角膜接觸鏡矯正視力;2、對不規則散光重及中央部角膜混濁,矯正視力低於0.2者可行手術治療,如板層角膜移植術或穿透性角膜移植術。

  ①板層角膜移植:近年來由於應用了顯微手術和不帶內皮的全厚角膜瓣,所以圓錐角膜的中後期患者首選板層角膜移植,在術後獲得了更好的視力,角膜移植後的排斥機率也更低!

  ②穿透性角膜移植:當圓錐角膜發展到後期,瘢痕嚴重,應採取穿透性角膜移植。現在多采用7.5~8.5毫米直徑的移植片。因為移植片太大,術後免疫排斥反應及合併症都比較多;如果太小,則圓錐不能得到矯正。

  3、用藥原則:術後全身及區域性用抗生素、皮質類固醇激素預防感染及抗排斥反應,輔以支援治療,必要時口服環孢黴素。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