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消化內科 主治醫師 李一

  人類對周圍事物總是從不認識逐步走向認識,隨著對事物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形成共識。人類對疾病的認識過程也是如此,這個最終形成共識並具有臨床指導意義的檔案就是“規範”。人們對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認識過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項。

  一、國際上胰腺炎診治規範形成過程回顧

1889年,Fitz對急性壞死性胰腺炎進行了系統介紹後,在臨床上引起了重視,但是,由於對其病理了解甚少,治療混亂,因此療效極差,患者大都死亡,亦令醫者聞之生畏。1963年,國際上第一次提出了“首次胰腺炎分類法馬賽1963。該分類法將胰腺炎分為:

(1)急性胰腺炎;

(2)複發性急性胰腺炎;

(3)慢性複發性胰腺炎;

(4)慢性胰腺炎。

  二、我國的急性胰腺炎診治規範的形成

我國急性胰腺炎規範的形成過程雖然沒有國際規範那樣漫長,但也經歷了曲折的過程,這與過去較長時間裡我國與國外資訊交流不暢有關。在過去相當長時間裡,國際上對急性胰腺炎的治療是以內科治療為主流,直到1963年Watts採用全胰切除治癒一例壞死性胰腺炎患者後,外科治療才真正得到重視和開展。在我國,直到20世紀80年代早期傅培彬等提出手術治療壞死性胰腺炎時,仍然面對很大的阻力。然而,面對外科手術治療取得較好的效果以及療效不斷提高的事實,贊成手術治療的醫師逐漸增多。

  三、我國SAP指南的病理生理基礎與臨床含義

我國SAP指南在臨床分類系統與治療策略之間的紐帶是動態變化的病理生理過程。當患者出現早期臟器功能障礙或早期腹內高壓的時候,就要考慮到暴發性急性胰腺炎(FAP)的可能,要及時手術引流阻斷FAP的病情發展;當患者表現為全身感染,即膿毒綜合徵時,就要查詢感染源所在,如果是由胰腺壞死感染或胰腺膿腫所致,則需要及時引流,如果同時存在膽囊炎或膽管炎、膽管梗阻,則需要同時引流膽道。

如果在治療過程中明顯偏離指南要求的原則,病情的發展就可能出現難於應對的表現,如出現難治性休克、難治性感染、難治性腸功能障礙、腹腔間隔室綜合徵(ACS)與MODS。為了在實際工作中少走彎路,在應用指南的時候,要抓住主線,掌握主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