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科 副主任醫師 盧微波

  目的:總結半椎板切開減壓,椎弓根內固定及植骨融合的療效。

  方法:對31例腰椎滑脫患者應用GSS-III型內固定系統半椎板減壓後內固定,30例取自體髂骨植骨融合,1例置入椎間融合器,觀察治療效果。結果:完全復位24例,不完全復位7例,術後達骨性癒合時間6-12個月,12個月後X線提示均融合滿意,術後腰腿痛症狀均明顯改善。觀察2年療效均穩定。結論:半椎板減壓椎弓根內固定植骨融合治療腰椎滑脫療效肯定。

  我科自2002年至2007年手術治療腰椎滑脫33例,採用GSS-III型內固定系統31例,30例行椎間植骨融合,1例應用椎間融合器。

  1、病例資料

  本組病例31例,男11例,女20例,年齡30至69歲,病程最短6個月,最長15年,其中I度6例,II度14例,III度8例,IV度3例。腰31例,腰410例,腰520例,真性滑脫6例,假性退變滑脫25例。所有病例均有腰痛,下肢肌力減退13例,感覺減退15例,4例肛門括約肌功能減退。

  2、手術方式

  全麻,患者取俯臥位,後側正中切口,長約定12cm,取髂後上棘骨塊剪成火柴棒樣備用,保留棘突,行半椎板切除減壓,探查椎間盤摘除椎間盤27例,對側半側椎板開窗。通過橫突基底部植入椎弓根釘,同時通過C型X光機確認滑脫椎體置入提拉釘,通過提拉釘復位並固定,完全復位24例,不完全復位7例,將盡量多的皮質骨添入椎間隙,將椎板外側、關節突背面去除部分骨皮質,將髂骨骨條行區域性植骨,1例行椎間融合器並植骨。術後均行負壓引流24至48小時。

  3、結果

  本組病例31例,隨訪12月至60月,平均24月,術後腰腿痛症狀明減輕,無感染,1例合併腦脊液漏保守治療後癒合,無下肢或腰痛加重,有7例仍遺留下肢覺減退症狀,術後複查拍片未見斷釘及滑脫復發現象,12個月後X片示骨性融合明顯,無症狀復發或加重病例。

  4、討論

  腰椎滑脫的發病率據國內外的報道成人達5%,其外科治療已有60年曆史。腰椎滑脫目前的手術適應證有:

  1、持續的腰背痛以及下肢痛通過保守治療無效;

  2、滑脫呈現進行性加重;

  3、滑脫大於50%;

  4、進行性的姿態或步態異常。現手術方法多主張椎管減壓滑脫椎體復位及植骨融合,重建脊柱正常的序列和穩定性。隨著外科技術的進步以及對腰椎滑脫生物力學的研究,現已發現椎弓根是脊柱的最堅強的部分,通過兩側椎弓根進入椎體的螺釘,不但可以與椎骨牢固結合,而且可以有效控制椎體,具有三維固定和矯形功能。手術方法已由原來的椎板減壓、植骨融合外固定發展到現在的椎板減壓、椎弓根內固定植骨融合。自Harrington首次使用短階段椎弓根釘固定系統以來,臨床實踐已證明該系統具有良好的復位能力,其滑脫復位率達到90.5%。伴隨著內固定材料的快速發展,復位後椎體間的穩定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椎板減壓、椎弓根內固定植骨融合已成為目前腰椎滑脫常用的治療方法。

  腰椎滑脫的主要病因是椎體間的減切應力增大和前柱及中柱的缺損,而小關節是減切應力受力最大的部位,所以從理論上除內固定植骨外,保留部分小關節具有生物力學優勢,因此我們在手術中保留部分小關節,行半椎板減壓,所有病例均行橫突間及椎間植骨、椎弓根內固定。在保證脊柱的三維固定的同時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滑脫復發等術後併發症。

  因減壓不徹底導致術後神經根症狀加重是較常見的併發症,其直接影響到治療效果。

  我們的預防措施是:

  (1)對側半側椎板開窗,均切除上關節突內側部分以擴大側隱窩,檢查神經根確無骨性壓迫。

  (2)儘量保持椎間隙高度,以保護神經根免受復位帶來的壓迫。

  (3)確認椎管內骨片去除完全,以防骨片壓迫神經根。為了降低滑脫的複發率,我們所有病例均行椎間骨融合,以確保復位後的穩定性。所有病例未出現神經症狀加重或腰椎滑脫復發併發症。

  總之,通過臨床觀察發現半椎板切開減壓,椎弓根內固定及植骨融合治療退行性腰椎滑脫能達到滿意的療效,該術式與全椎板切開減壓相比具有創傷小,術後併發症少的優勢,臨床治療效果滿意。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