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關節外科 主任醫師 張福江

  人工關節知識簡介

  人工關節是在冶金學、生物材料學、生物力學和矯形外科學發展的基礎上設計出來的人工器官,用來替代已經破壞和失去功能的人體關節,達到緩解症狀,改善功能的目的。人們根據全身各關節的特點,設計了各種不同的人工關節。目前人工關節是療效最好的人工器官,而人工關節中又以人工髖關節和人工膝關節的效果最為肯定。其他關節,如人工肩關節、肘關節和踝關節置換等目前也在開展之中。

  人們從19世紀就開始嘗試用人工關節來治療晚期關節疾病。經過長期的探索,英國醫生Sir John Charnley於1962年設計出金屬股骨頭與高分子聚乙烯髖臼組合的髖關節假體。由於其具有低摩擦、穩定和鬆動率低等優點,使人工髖關節置換得到巨大的發展。至今,Charnley人工髖關節仍被作為衡量其他人工髖關節的“金標準”,因此他也被公認為現代人工關節之父。

  在人工髖關節成功的基礎上,人們又對其他關節進行了深入研究,人工膝關節首先開始在臨床上使用。經過30餘年的臨床實踐,隨著加工工藝和材料科學的進步,相繼推出多種型別的人工膝關節。人工膝關節的療效也進一步得到提高,使之成為目前療效最好的人工器官之一,美國醫生John N. Insall 在此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為什麼要進行人工關節置換

  人工關節置換術是將己經失去功能的關節加以修整,置入特定的人工關節使其重新獲得功能,達到緩解疼痛、穩定關節、矯正畸形和改善關節活動的目的。人工關節對於那些關節破壞已到晚期,其它治療辦法無效的患者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人工關節的出現,使過去許多不能治療的關節疾病有了治癒的方法。使許多隻能依賴柺杖行走的晚期關節嚴重破壞的患者,能像正常人一樣行走,使部分長期臥床的患者,重新獲得行走功能,開始了新的生活。

  人工關節置換術的效果

  人工關節置換術的效果決定於病人的信心,醫生的技巧,生物工程學以及假體與器械的設計。半個世紀以來,人工關節技術經過不斷地發展與完善,已成為骨科領域治療晚期關節病變的一種主要的手段,被譽為二十世紀骨科發展的里程碑。目前,人工關節手術已經成為一種十分成功的手術,它可以緩解和消除關節疼痛,恢復關節的活動功能。使長期受關節病痛折磨的人們手術後可以像正常人那樣行走、外出旅行、工作、購物和進行體育鍛煉等。由於人工關節手術療效的確切性和可預期性,使更多的病人樂意接受這種手術。目前,僅美國每年約有55萬人接受人工關節置換手術,而且有逐年增多的趨勢。

  什麼是人工髖關節和髖關節置換

  人工髖關節由股骨假體和髖臼假體兩部分構成。假體由與人體組織相容性好的金屬合金和耐磨損的高分子聚乙烯襯墊構成。股骨假體包括球部和幹狀的體部,球部由光滑堅固的合金製成,體部多呈錐形,可插入人體股骨上段骨髓腔內,與股骨緊密地結合,頭部與體部可組裝在一起。另一部分為與骨盆結合的臼部,它的內層為高分子聚乙烯襯墊,與金屬球頭構成光滑耐磨的關節。

  人工髖關節置換即用人工假體代替人體病損失去功能的髖關節。人工髖關節置換分單純人工股骨頭置換和同時置換髖臼和股骨頭的全髖關節置換。根據固定方式的不同又分為骨水泥固定型和非骨水泥固定型(生物固定型)。骨水泥型全髖關節包括三部分:聚乙烯髖臼假體、金屬球頭和金屬股骨柄假體。非骨水泥型全髖關節包括四部分:金屬外杯、聚乙烯內襯、金屬或陶瓷球頭和金屬股骨柄假體。人工關節型別及固定方式應由醫生根據病人的年齡、髖關節病變情況以及骨質條件等作出選擇。

  什麼疾病需要行人工髖關節置換

  全髖關節置換手術適合於由疾病或損傷導致的髖關節破壞、關節疼痛、活動障礙,並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及生活質量,經保守治療無法緩解和改善症狀者。常見的有股骨頭壞死、骨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髖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髖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等所致的髖關節破壞、疼痛及功能受限。另外還有先天性髖關節脫位,髖臼發育不良、髖關節陳舊性脫位或半脫位引起的繼發性骨關節炎等。對於老年患者移位或頭下型股骨頸骨折,由於骨折不癒合和股骨頭壞死發生率很高,也多主張通過人工關節置換使患者早日康復,生活自理,提高生活質量,以避免長期臥床帶來的諸多併發症。

  全髖關節置換術後康復

  全髖關節置換術是一種療效十分確切的手術,術後早期康復訓練對促進體力恢復,保持關節穩定,增強肌肉張力,改善關節活動度,恢復動作協調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術後一天內,一般依據麻醉情況應平臥,6小時內不宜用枕頭。

  術後當天即可進行踝關節主動屈伸活動,促進下肢血液迴流,減少深部靜脈血栓形成的機會。術後第2天 病床可搖升至60°,主動進行踝關節屈伸練習及股四頭肌等長收縮,以保持肌肉張力。術後3~4天 病床可搖升至80°~90°,主動進行髖膝關節的屈伸練習和直腿抬高練習,增加靜脈迴流,防止股四頭肌萎縮。注意屈髖應小於70度,下肢不要內收。

  術後一週左右 進行坐位到立位練習,重心移至健側,雙手撐床,保持患腿外展,慢慢將患肢移到地下,再將健肢移到地下,坐於床邊。然後通過雙柺支撐站起,進行行走練習。

  術後第二週開始練習行走:助步器 適用於初期的行走訓練,為使用柺杖或手杖作準備。患肢基本不負重,先邁患肢,重心前移,重量分佈在助步器和健肢上,健肢跟進。 三點式腋杖行走步態 適用於一側下肢功能正常,另一側下肢無法負重者。雙柺與患肢一起前進,再移動健肢。

  根據假體材料不同,術後負重練習的方法和時間也不同。

  骨水泥固定假體,術後3~5天即可下地活動,最初在步行器幫助下練習步行,一週後可利用雙柺練習正常行走。

  非骨水泥固定假體,早期堅固的機械固定是必需的,一般情況下,術後1~2周患肢可開始部分負重,1.5~3個月後去拐完全負重,骨組織可充分長入假體微孔內,降低術後遠期假體鬆動率。

  全髖關節置換術後早期避免做髖關節內收外旋及髖關節過度屈曲等動作,術後3個月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不坐矮的凳子或軟的沙發、不翹“二郎腿”、不彎腰拾物,以免發生關節脫位等併發症。

  請注意,每一位病人都有其自己本身的特殊情況和條件,功能鍛鍊的具體方法應在您的手術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什麼是人工膝關節和膝關節置換

  人工膝關節是在冶金學、生物材料學、生物力學和矯形外科學發展的基礎上設計出來的人工器官,用來替代人體原來的膝關節。人工全膝關節包括股骨假體,脛骨假體和髕骨假體,由金屬製成的股骨髁、脛骨託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稀製成的脛骨墊和髕骨假體幾部分組成。與人體組織相容性好的鈷/或鈦合金和耐磨損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稀是目前人工膝關節中常用的兩種生物材料。

  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即用人工假體取代已嚴重損壞而不能行使正常功能的膝關節表面,從而達到消除疼痛、矯正畸形、恢復其穩定性和活動度、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術中醫生利用特殊的精密器械將磨損的關節表面切掉,再根據您的關節大小和損害程度為您選擇合適的金屬和聚乙烯假體植入關節內。髕骨關節面是否需要置換,則由醫生在手術檯上根據您的髕骨關節面損傷嚴重程度決定。不是每位患者的髕骨都需要植入髕骨假體。

  人工膝關節的固定方式主要分骨水泥固定和非骨水泥固定兩類。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是骨水泥固定,患者在術後第二天即可下地,3~4天后即可開始練習行走。

  什麼疾病需要行人工膝關節置換

  人工關膝節置換術適合於由疾病或損傷導致的膝關節軟骨磨損破壞,引起膝關節嚴重疼痛、畸形、不穩定、活動障礙等,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及生活質量,經保守治療無效或效果不顯著的病人。人工膝關節置換治療的疾病有多種,如骨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溼關節炎、創傷等疾病所致的膝關節破壞、膝關節內翻、外翻或屈曲攣縮畸形等。

  怎樣保護術後的人工關節

  絕大多數病人經過全膝關節置換手術後,疼痛會明顯減輕,功能得到改善,可以恢復正常生活,但手術不會使髖關節或膝關節的功能比發病之前更好。

  人工關節置換術後,需要養成良好的生活及活動習慣,以維護關節的穩定性。術後可以進行騎車、行走、跳舞、游泳、打高爾夫等運動,但不鼓勵進行跑、跳等劇烈運動以及長距離行走、爬山等運動,應禁止做高撞擊接觸性運動。正常活動情況下,人工關節會產生少許磨損。但過度的活動與負重,會加速假體磨損,有可能導致假體鬆動。

  特別注意不要跌交和受傷,如果人工關節周圍骨折一般需要手術治療。

  全膝關節置換術後康復

  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是一種療效十分確切的手術,只把手術成功寄託在手術技術上而不進行有效的康復訓練,則不能達到手術應有的效果。對於膝關節置換術來說,功能鍛鍊與手術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它關係到今後膝關節的功能和活動度。在醫生的指導下,功能鍛鍊開始得越早越好。功能鍛鍊應以主動活動為主,被動活動為輔。練習膝關節伸直與屈曲一樣重要,甚至更加重要。早期活動時感到疼痛是正常的,不能因怕疼而不敢活動,失去最佳的練習活動期(術後一週之內),而影響膝關節的功能。

  術後康復的目的在於通過早期功能訓練,恢復患者肢體的功能和生活自理的能力。

  踝泵動作:麻醉甦醒後即可開始足和踝關節伸屈活動,每次2~3分鐘,每小時2~3次。

  股四頭肌練習:術後第二天,開始進行股四頭肌練習以保持肌肉的張力。盡力背伸踝關節,伸直膝關節做抬腿動作,持續5秒,放鬆5秒後再重複,直至大腿肌肉感到疲勞為止。

  伸膝抬高練習:下肢伸直,如同作股四頭肌練習,將腿抬離床面十幾釐米,維持5~10秒鐘,慢慢放下,重複此動作,直到大腿感到疲勞為止。也可以在坐位時做直腿高舉練習,通過收縮大腿肌肉,使膝關節伸直並保持5~10秒。

  伸膝練習:仰臥位,在足跟上方放一小枕頭使足跟懸空,收縮大腿肌肉,使膝關節完全伸直,併力圖使膝關節後方接觸到床墊,維持10~15秒,重複此動作,直到大腿肌肉感到疲勞為止。

  足跟滑移屈膝練習:引流管拔掉後開始。仰臥,使足底在床上向臀部滑動,同時使膝關節屈曲到最大限度,並在此位置保持5~10秒鐘,重複多次,直到腿部感到疲勞為止。

  坐位輔助屈膝練習:下地後開始, 坐在床旁或椅上,慢慢將膝關節自然下垂屈曲到到最大限度。然後將一側足移至另一側足的背部,利用重力壓迫使膝關節再儘量屈曲,並維持5~10秒鐘,重複多次,直到腿部感到疲勞為止。

  早期下地活動

  術後第二天即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下地練習站立。術後第3~4天,術後炎症反應消退後,即可開始做短距離步行練習。這些早期練習有助於重獲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改善關節活動度和恢復平衡協調性。

  步行練習

  正確的步行是幫助膝關節恢復的最好方法,開始時需要藉助步行器或柺杖行走。首先在直立時應感到舒適並能保持平衡,然後先把步行器或柺杖向前移動少許距離,術側膝關節伸直向前移動,先使足跟著地,身體前移,再將足部放平,最後由足趾離地。行走頻率、步伐距離及速度要均勻。當肌力和耐力都增加以後,可以逐步延長步行時間。

  上下樓梯

  上下樓梯需要力量和協調能力,是增強肢體力量和耐力的最好鍛鍊,開始需要有人幫助,直到重新獲得足夠的力量和平衡協調性為止。

  由於病人的體質、病情、心理素質、主觀要求、手術過程等不盡相同,全膝關節置換術後康復應因人而異。另外,由於接受全膝關節置換的病人均有膝關節長期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礙的病史,因此功能鍛鍊應掌握循序漸進的原則,切忌操之過急,避免發生不應有的損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