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科 主治醫師 王武煉

  目的:探討中青年(50歲以下)全髖關節置換術的療效。資料和方法:回顧性總結2000年12月~2010年2月我科收治的人工全髖置換患者74例(77髖)。男例49例,女25例,手術時年齡21-49歲,平均39歲。原始疾病為股骨頭壞死合併骨性關節炎49例,股骨頭壞死10例,強直性脊柱炎8例,股骨頭及股骨頸骨折內固定術後7例。術前準備:拍攝雙髖正位測量片和患髖包括股骨上1/3正側位片。對於股骨頭壞死的患者,行CT檢查明確髖臼變化以指導手術,幫助選擇假體型號。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應當在病情控制穩定後才可進行手術。

  手術時均採用髖關節後外側入路,術中清除髖臼周圍的骨贅,以前傾15°、外展45°角度磨臼至合適型號,股骨側均採用非骨水泥型生物固定,術後第二天即進行患肢股四頭肌功能及直腿抬高鍛鍊,術後5-7天開始扶雙柺下地不負重行走。所有病人均有術前術後Harris評分,隨訪間隔時間相同,均為術後1.5、3、6、12、18、30個月複查。所有74例都進行臨床及放射學評估。髖關節功能以Harris法評分,Harris評分85~96分,平均92分。優19例,良4例,一般1例,優良率95.83%。無感染、無血管、神經損傷、無假體鬆動、下沉,1例發生髖脫位。放射學隨訪結果:髖臼外展角度45-54°,平均51°,前傾15-25°,平均20°,無明顯骨吸收及鬆動徵象。結論:全陶人工關節在中青年全髖關節置換術中的應用,近期具有良好的近期穩定性,是一種的較為理想的關節材料。

  目的 髖關節假體失效是人工關節亟需克服的瓶頸。只有解決了人工關節無菌性鬆動的問題,才可以使諸如強直性脊柱炎伴雙髖強直的年輕患者受益,提高其生活質量。本組病例術後隨訪表明早期療效良好,假體穩定,

  極低的磨損率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吸引了大量的研究者對其進行生物磨擦學的研究

  相對一般的假體臼而言,使用陶瓷髖臼能夠使病人術後不久即可下床活動,這對那些年輕病人特別是具有全身疾患的病人至關重要;相對於傳統髖臼固定,陶瓷髖臼在理論上降低了遠期鬆動率,提高了手術治療的安全性。

  陶瓷髖臼應用於中年全髖人工關節置換術具有良好的近期穩定性。患者在術後1周即可以下床扶助行器行走,對骨質疏鬆的病例也能獲得很好的穩定。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