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關節外科 副主任醫師 李曉輝

  全髖關節置換術是一種療效十分確切的手術,術後早期康復訓練對促進體力恢復,保持關節穩定,增強肌肉張力,改善關節活動度,恢復動作協調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術後一天內,應平臥,6小時內不宜用枕頭。術後當天即可進行踝關節主動屈伸活動,促進下肢血液迴流,減少深部靜脈血栓形成的機會。

  術後第2天 病床可搖升至30°,主動進行踝關節屈伸練習及股四頭肌等長收縮,以保持肌肉張力。

  術後3~4天 病床可搖升至60°,主動進行髖膝關節的屈伸練習和直腿抬高練習,增加靜脈迴流,防止股四頭肌萎縮。注意屈髖應小於70度,下肢不要內收。

  術後一週 進行坐位到立位練習,重心移至健側,雙手撐床,保持患腿外展,慢慢將患肢移到地下,再將健肢移到地下,坐於床邊。然後通過雙柺支撐站起,進行行走練習。

  術後第二週開始練習:助步器 適用於初期的行走訓練,為使用柺杖或手杖作準備。患肢基本不負重,先邁患肢,重心前移,重量分佈在助步器和健肢上,健肢跟進。 三點式腋杖行走步態 適用於一側下肢功能正常,另一側下肢無法負重者。雙柺與患肢一起前進,再移動健肢。

  根據假體材料不同,術後負重練習的方法和時間也不同。 骨水泥固定假體,術後3~5天即可下地活動,最初在步行器幫助下練習步行,一週後可利用雙柺練習正常行走。 非骨水泥固定假體,骨組織長入假體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穩定的介面環境,過早負重假體和骨之間因相對活動可以產生纖維性假膜。一般情況下,術後1.5~2個月患肢可開始部分負重,3個月後去拐完全負重,以保證骨組織充分長入假體微孔內,降低術後遠期假體鬆動率

  全髖關節置換術後早期避免做髖關節內收外旋及髖關節過度屈曲等動作,術後6個月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不坐矮的凳子或軟的沙發、不翹“二郎腿”、不彎腰拾物,以免發生關節脫位等併發症。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