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頜面外科 主治醫師 宋大立

  一、術前

  1、患者入院後如為全麻手術,則需行全面的身體檢查來評價患者目前身體狀況可否承擔全麻手術治療。檢查內容包括:血常規、血型、血凝、生化常規、HIV、尿常規、心電圖、胸片等。以上檢查專案中患者出現異常,必須於術前行復查、外院檢查或會診,待異常指標基本正常後方可實施手術。

  2、術前行各項影像學檢查,包括:頭面部CT、X線檢查,通過影像學檢查,定位患者重要解剖結構具體位置,測量具體數值,最大限度地降低手術風險。若出現異位明顯的重要血管及神經,術中風險較大的,必要時中止手術。

  3、術前VTO(頭影預測分析),可根據患者具體面部形態,判斷術中骨段移動的距離,指導手術,避免術中根據主觀臆斷移動骨段引起骨壞死或不到位。

  二、術中

  1、手術過程中應用控制性降壓麻醉,血壓控制在90/50mmhg左右,可明顯降低手術中出血量,減少手術時間,增加手術安全性。

  2、手術時間預計超過3小時以上患者,需為患者下尿管,避免膀胱過分憋尿、充盈。

  3、術中應用經鼻腔氣管插管麻醉,咽部放置咽腔紗布,保證手術安全順利進行。

  4、止血粉的應用,針對術中出現的廣泛性滲血的鬆質骨骨創面,可聯合使用明膠海綿與止血粉壓迫於鬆質骨表面,主動止血功能可有效止血,使術野清晰,減少手術時間。

  5、動脈夾可於術中出現重要血管部分或全部斷開時應用,體積小巧,方便加持可立即止血。待血管縫扎後撤出。

  6、各種特殊保護拉鉤、磨頭裂鑽保護罩及冷光源等於術中具體手術部位使用,可清晰暴露術野並可極大降低重要解剖結構受損風險。

  7、手術完整結束後必須嚴格清點紗條、紗布數目並與洗手護士及巡迴護士及時核對。

  三、術後

  1、術後當日患者帶氣管插管返回復甦室,待麻醉師檢視患者評價患者一般狀況允許後,於復甦室拔除氣管插管,拔管後患者留復甦室至完全恢復,全程心電血氧監護,並備有氣管切開包等各種急救裝置設施。

  2、術後即開始應用抗菌藥物5-7日,並根據患者口腔菌培養結果有效更換抗菌藥物。

  3、術後每日為患者清潔口腔,確認術區有無明顯積液,檢查口內外創口癒合情況。

  4、飲食:術後1-5日為流質飲食,食物內容包括水、果汁、牛奶、營養餐、蛋白粉等,術後6-14日為半流質飲食,2周後開始進軟食。自術後開始每日進食後應用漱口液清潔浸泡口腔,保持口腔清潔。

  5、術後2周內術區腫脹部位使用紗布或紗布球,膠布或彈力繃帶加壓包紮,可壓迫術區減少滲出、侷限滲出物部位、加速腫脹消退吸收。2周後患者可應用彈力頭套繼續面部加壓包紮,加速腫脹消退並有面部塑形作用。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