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肛腸科 主治醫師 張志謙

  便祕的治療是個世界性的難題。便祕分為三種:結腸慢傳輸型、出口梗阻型,混合型。結腸慢傳輸型變現為便意少,出口梗阻型表現為有便意感但排出困難,混合型是前述兩種型別的混合。

  長期便祕的患者建議做以下檢查,明確病因及便祕分型,治療更有針對性。

  一、排糞造影

  通過向病人直腸注入造影劑,對病人“排便”時肛管直腸部位進行動、靜態結合觀察的檢查方法。它能顯示肛管直腸部位的功能性及器質性病變,可用於診斷直腸脫垂、直腸前突、盆底肌痙攣綜合徵等出口梗阻型便祕。此外該檢查還可以診斷小兒巨結腸。

  二、結腸傳輸實驗

  通過讓患者口服一粒膠囊(裡面含有不透光的標誌物20小粒)。在第24、48、72小時分別進行放射檢查,通過觀察標誌物不同部位來判斷結腸的蠕動功能。

  三、球囊逼出試驗

  球囊逼出試驗是對直腸排便功能的一項輔助檢查,對判斷盆底肌、外括約肌反常收縮及直腸感覺功能下降有重要意義。測定方法:將導尿管插入球囊內,用線紮緊球囊的末端,球囊外部浸水潤滑,將球囊插入直腸壺腹部,注入50ml水(或空氣),用夾子夾住導管、在注水的過程中,詢問病人有無便意感,剛開始引起便意時,紀錄注入的水量(直腸感覺閾值)。矚患者採取蹲位和側臥位做排便動作將球囊逼出,同時紀錄排出的時間。5分鐘將氣囊排出為球囊逼出試驗陰性,屬出口功能正常;排出時間超過5分鐘甚至排不出為球囊逼出試驗陽性,系患者有出口阻塞疾患。

  四、肛門直腸測壓

  可通過測量直腸靜息壓、肛管靜息壓、肛管收縮壓、主動收縮壓、肛管高壓區長度、直腸感覺閾值、直腸順應性、直腸肛門抑制反射等指標,用於便祕分型診斷,可從以上幾個指標診斷出先天性巨結腸、內括約肌失遲緩、恥骨直腸肌痙攣綜合徵、盆底痙攣綜合徵等疾病。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