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發生的機制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認為神經末梢(傷害性感受器)受到各種傷害性刺激(物理的或化學的)後,經過傳導系統(脊髓)傳至大腦,而引起疼痛感覺。同時,中樞神經系統對疼痛的發生及發展具有調控作用。
一、傷害性感受器
包括感覺神經的遊離端、終末神經小體和無施萬鞘的末梢軸索。根據身體分佈的部位及接受刺激的不同,可將傷害性感受器分為面板、肌、關節和內臟傷害感受器。由這些感受器將接收到的刺激傳到脊髓,進而通過上行傳導束傳人大腦,形成疼痛感覺。
二、疼痛
在末梢的傳導 疼痛通過細的有髓鞘的Aa和無髓鞘的C傳導神經纖維來完成。
其中有髓鞘的A.纖維傳導速度快,傳導針尖樣刺痛和溫度覺;無髓鞘的C纖維傳導速度慢,傳導鈍痛和灼熱痛。疼痛通過Aa纖維和C纖維傳導至脊髓后角的T細胞,興奮後的T細胞再通過脊髓丘腦束將疼痛傳導到腦。
粗神經纖維不直接傳導痛覺,但由其傳人的衝動可通過"閘門"機制抑制痛覺向中樞的傳導。另外,由腦幹網狀結構發出的與疼痛有關的下行抑制通路,主要通過縫際核產生的5一羥色胺,以及網狀結構產生的腦啡肽和內啡肽,使脊髓后角的傳入訊號減弱。
三、疼痛在中樞的傳導
主要有兩條途徑:
1、經脊髓丘腦束到丘腦再逐漸傳至大腦度層,使機體感知疼痛的有無和發生部位;
2、經脊髓網狀系統傳至腦幹網狀結構、丘腦下部及大腦邊緣系統,引起機體對疼痛刺激的情緒反應和自主神經系統的反應。
四、疼痛的感知和識別
疼痛衝動傳人中樞後,其感知和識別需要經過整合及分析。其中,中央回負責感知疼痛部位;網狀結構、大腦邊緣系統、額葉、頂葉、顳葉等廣泛大腦皮質負責綜合分析,並對疼痛產生情緒反應,發出反射性或意識性運動。 i除了上述疼痛機制外,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外周敏化和中樞敏化過程在疼痛的發生機制中起著重要作用。
1、外周敏化
在組織損傷和炎症反應時,受損部位的細胞如肥大細胞、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等釋放多種炎症介質。同時,傷害性刺激本身也可導致神經源性炎症反應,進一步促進炎症介質釋放。這些因素使平時低強度的閾下刺激也可導致疼痛,這就是"外周敏化"過程。
外周敏化發生後可表現為:
(1)靜息疼痛或自發性疼痛:指在無外周傷害性刺激情況下所產生的痛覺,系由外周傷害性感受器自主啟用所致;
(2)原發性痛覺過敏:儘管疼痛刺激輕微,但疼痛反應劇烈,系因感受器對傷害性刺激反應過強所致;
(3)異常疼痛:受非傷害性刺激如輕壓時即可引起疼痛。
2、中樞敏化
組織損傷後,不僅受損傷區域對正常的無害性刺激反應增強,鄰近部位未損傷區對機械刺激的反應也增強,即所謂的繼發性痛覺過敏。這是因疼痛發生後,中樞神經系統發生可塑性變化,脊髓背角神經元興奮性增強,呈現“上揚”效應,也即中樞敏化過程。
在疼痛傳遞過程中,有許多神經遞質作用於脊髓的多種受體。其中,NMDA受體與脊髓背角的效應、中樞敏化的發生以及外周感受區域的擴大等現象密切相關。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