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核醫學科 副主任醫師 林志春

  目前臨床上預防宮頸癌常用的篩查方法為傳統的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以及近些年逐漸興起的宮頸人乳頭瘤病毒(HPV)檢測。研究人員已經完成了4個關於這兩種篩查方法預防宮頸浸潤癌效果對比的臨床試驗,但是由於4個隨機對照試驗各自例數較少而都不足以獨立說明哪種篩查手段更適宜預防宮頸浸潤癌的發生。

  因此,目前尚缺乏精確的直接比較評估HPV篩查與細胞學篩查對宮頸浸潤癌預防效果的差異,以及根據年齡、癌症分期、形態學特徵和防癌的期限長短,每種防癌手段的效能變化情況。義大利癌症流行病學與預防中心Guglielmo Ronco博士等對來自上述4個臨床試驗的資料進行彙總分析,並隨訪宮頸浸潤癌的發病情況,發現宮頸HPV篩查可有效預防宮頸浸潤癌的發生,該結果發表在2014年2月6日的The Lancet上。

  研究彙總來自瑞典(Swedescreen)、荷蘭(POBASCAM),英格蘭(ARTISTIC)和義大利(NTCC)的四個臨床試驗資料,將176464名年齡20~64歲的女性隨機分配到HPV篩查組(實驗組)或細胞學篩查組(對照組)中,隨訪時間中位數為6.5年(1214415人-年),通過篩查、病理學和癌症登記的聯絡發現107例浸潤性宮頸癌,分別計算宮頸浸潤癌的累積檢出率和研究調整率比(實驗組vs對照組)。

  四項臨床實驗研究流程特點分析

  點選檢視大圖

  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和對照組在隨訪第一個2.5年時,宮頸浸潤癌的檢出率類似(0.79,0.46 -1.36),但在隨後的時間裡實驗組宮頸浸潤癌檢出率顯著降低(0.45,0.25 -0.81)。

  入組時篩查結果陰性的婦女中,實驗組宮頸浸潤癌3.5年和5.5年時累積檢出率分別為4.6/105(1.1-12.1)和8.7/105(3.3 -18.6);對照組宮頸浸潤癌3.5年和5.5年時累積檢出率分別為15.4/105(7.9-27.0)和36/105(23.2-53.5)。

  發病率率比值不受癌症分期影響,但受病理型別和年齡影響,其中宮頸腺癌(0.31,0.14-0.69)比鱗狀細胞癌(0.78,0.49-1.25)率比值要低,女性年齡30-34歲率比值最低(0.36,0.14-0.94)。

  研究結果表明,每5年一次宮頸HPV檢測比每3年一次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更能有效預防宮頸浸潤癌的發生,因此推薦臨床對女性從30歲開始實施宮頸HPV篩查,檢測時間間隔最少為5年,從而早期阻止癌變的發生、發展,減少宮頸浸潤癌的發病率。

  實驗組和對照組相比宮頸浸潤癌累積檢出率情況

  點選檢視大圖

  研究背景

  宮頸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宮頸癌發病率有所上升且趨於年輕化。而宮頸癌與HPV感染密切相關,且HPV是人類腫瘤發病中唯一可以完全確認的致癌病毒。目前已分離出130多種型別,不同的型別引起不同的臨床表現,可分為低危型和高危型。

  該病毒感染多數不能持久,常自然被抑制消退或消失。許多HPV感染婦女並無臨床症狀,當HPV感染持久存在時,可誘發宮頸上皮內瘤變(CIN)的發生,而CIN2、CIN3為宮頸癌的癌前病變,宮頸癌的發展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若能在病變早期進行篩查,就能早期阻止癌變的發生、發展。

  有研究顯示,對於接受過一次HPV篩查的婦女相比從沒有篩查過的婦女,其宮頸癌(II期及以上)累積發病率明顯偏低;然而,HPV檢測是否可作為傳統宮頸細胞學篩查的替代手段,以及兩種篩查手段對於預防宮頸癌的發生效能差異尚未有足夠的資料支援。

  HPV篩查在細胞學發現情況之前可識別出持續的高級別CIN,從而提高病變進一步惡化之前治療的可能性;另外,不同的篩查方案結果類似,意味著防癌效能的比較主要依賴於篩查手段的不同而不是篩查方案的不同,這為進一步對這四個臨床試驗進行彙總分析提供強有力的可行性根據。

  這種直接的評估結果對於普及實施宮頸HPV篩查作為常規檢測手段,並確定篩查策略如開始篩查的年齡和最佳的篩查間隔等方面都是至關重要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