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理諮詢科 主治醫師 王媛

       很少有人習慣於將這種心理疾患與自己的生活聯絡在一起。2005年,央視著名主持人崔永元自曝患上抑鬱症,使得“抑鬱”話題一度升溫,然而,在多數人眼中,抑鬱症,除了作為街談巷議的話題之外,依然只是一個與己無關的名詞,它的存在,彷彿只在遙遠的他處。

  真實的情形要比人們的印象嚴峻的多。抑鬱被形容為“心理病理中的普通感冒”,因為它發作頻繁,也因為幾乎人人都在一生的某些時間或多或少的體驗過。研究顯示21%的女性和13%的男性在一生中的某些時間患有抑鬱症。目前抑鬱症的全球患病人數已突破三億四千萬,預計到2020年可能將成為僅次於心臟病的人類第二大疾患,同時患病率還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在中國,抑鬱症的患病率持續增長。調查顯示,我國抑鬱症發病率約為3%~5%,目前已經有超過2600萬人患有抑鬱症。在抑鬱症患者中,有10~15%的人最終有可能死於自殺。

  抑鬱症的症狀

  抑鬱症按其症狀的嚴重程度分為輕、中、重度。抑鬱症以心境低落為主要特徵,抑鬱心境程度不同,可從輕度心境不佳到憂傷、悲觀、絕望。病人感到心情沉重,生活沒意思,高興不起來,鬱鬱寡歡,度日如年,痛苦難熬,不能自撥。有些病人也可出現焦慮、易激動、緊張不安。在此期間至少有下述症狀中的四項,且持續兩週以上,建議就要就醫治療。

  1、對日常活動喪失興趣,無愉快感;

  2、精力明顯減退,無原因的持續疲乏感;

  3、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越;

  4、自我評價過低,或自責,或有內疚感,可達妄想程度;

  5、聯想困難,或自覺思考能力顯著下降;

  6、反覆出現想死的念頭,或有自殺行為;

  7、失眠,或早醒,或睡眠過多;

  8、食慾不振,或體重明顯減輕或飲食量過大;

  9、性慾明顯減退。

  大部分抑鬱症患者的心境有晝重夜輕的變化特點。清晨或上午陷入心境低潮,下午或傍晚漸見好轉,能進行簡短交談和進餐。晝夜變化發生率約50%。

  抑鬱症的負面影響

  在抑鬱症患者眼中,整個世界就像是蒙上了一層黑紗,灰暗而壓抑。抑鬱症嚴重影響著人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它對人的軀體、思維、感受和行為都產生負面影響。思維聯想過程受到抑制,腦子也不轉了、反應也遲鈍了、說話也少了、語速也慢了。而思維的緩慢讓身體的各種活動也變得沒有激情和活力,人變得很懶散、木僵,不願意參加外界和平素感興趣的活動,喜歡一個人呆著瞎琢磨。鬱症狀未及時系統治療遷延不愈,就會轉化為慢性抑鬱。慢性抑鬱也會帶來一系列的生活問題,包括越來越多的無故曠工,飲酒過多,抽菸和身體狀況下降。

  很多抑鬱的人都會合並明顯的軀體症狀,這往往讓他們更加煩惱。如心悸、胸悶、胃腸不適、便祕、食慾下降和體重減輕,最明顯的就是越抑鬱越容易失眠,而越失眠越會加重抑鬱。

  出現抑鬱的人常會感覺到壓抑、無望,覺得自己像墜入一個深不見底的深淵,總是高興不起來。和家人、朋友都開始疏遠,不願意接觸人。

  抑鬱症病人會陷入一種“負性認知模式”,極易產生自責自罪的心理。總認為自己每天都在犯錯,什麼都幹不了,總給別人增添麻煩。嚴重時還會認為自己活著是他人的災難。比方說有個病人,認為社會上每天發生的車禍都是他造成的。這是一種典型的自罪妄想。這樣的心態發展到一定程度,心情的煩擾會超出對死亡的恐懼。自殺是抑鬱症最嚴重的後果。六成以上的抑鬱症患者有過自殺願望或行為,15%的抑鬱症病人最終以自殺死亡。

  複發率高,是抑鬱症的又一危險之處。抑鬱症首次發作的自然病程大約為半年至兩年,不經治療即使緩解,復發的危險性也高達50%,兩次發作病人的複發率達70%,3次發作病人的複發率達90%。

  長期追蹤研究發現,抑鬱症長久不愈,將對患者中樞神經系統產生不可逆的損害,病人認知功能出現明顯缺損,治療更加困難,也就是造成了所謂的殘疾。在世界前十種致殘或使人失去勞動能力的主要疾病中,五種是精神疾病,其中抑鬱症名列第一。

  為什麼會得抑鬱症

  抑鬱症的病因是非常複雜的。現代醫學已經證明,抑鬱症發病是生物學因素和社會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1、腦內神經遞質水平的改變:如5-羥色胺遞質。季節性情感障礙是從生物學取向瞭解抑鬱症的一個生動例子,也就是說遞質水平可以解釋抑鬱症季節性發病的特點。

  2、基因及遺傳: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抑鬱症的發生與基因因素有關,抑鬱症跟家族病史也有密切的關係。研究顯示,父母中有一人得抑鬱症,子女患抑鬱症的機率為25%;若雙親都是抑鬱症病人,子女患病率提高至50%~75%。

  3、環境誘因:如今社會發展速度過快節奏緊張、生活中的負性事件、無形的壓力以及誘發因素的刺激、不良認知和性格特點是比較常見的不良環境因素。如親人病故、心理受挫折、工作學習壓力太大、婚姻問題、人際關係的變化、經濟條件的變化、個人學業成敗(尤其是中、高考時期)等。生活中凡能造成強大的精神壓力,嚴重的精神創傷或不愉快的情感體驗等條件都可成為誘發抑鬱症的因素。

  4、個性:一些人具有抑鬱性格,如內向、悲觀、缺乏自信、容易自責等。此種性格的人常常過分憂慮事態的嚴重性,而且優柔寡斷;一般認為這種人總是少言寡語,過分沉著,膽小怕事,思慮過度;對一點點小事就會傷心流淚,對悲痛過分敏感,與正常人相比其悲痛持續時間長,總是很難忘卻;每每沉溺於困難和危機感中不能自拔,遇到責任重大之事時,不是著急去做而是充滿悲傷焦慮,感覺前途暗淡,沒有光明,心事重重。具有上述性格特點的人較易患上抑鬱症。

  5、軀體疾病:一些嚴重的軀體疾病,如腦中風,心臟病發作,激素紊亂等常常引發抑鬱症,並使原來的疾病加重。

  6、藥物因素:對一些人而言,長期使用某些藥物(如一些高血壓藥、治療關節炎或帕金森症的藥)會出現抑鬱症狀。

  7、抽菸、酗酒與濫用藥物:過去,研究人員認為抑鬱症患者藉助酒精、尼古丁與藥物來舒緩抑鬱焦慮的情緒。但新的研究結果顯示,使用這些東西實際上會引發抑鬱症及焦慮症。

  8、其他社會心理因素:嬰幼兒期不良撫養方式影響神經發育;童年成長經歷與性格的養成自身性格等都可能成為抑鬱症的促發原因。

  抑鬱症的治療和預防

  抑鬱症至今被很多人與“想不開”聯絡在一起,被作為單純的“思想問題”、“亞健康”而非作為一種疾病來對待。抑鬱症應該得到人們的重視,自我調節心情和釋放壓力是預防抑鬱症的根本。如果存在抑鬱症狀並且已經嚴重的影響社會功能,就應該到專業的心理醫院或心理科室諮詢和治療。及時發現及時治療是抑鬱症康復的先決條件。

  目前,抑鬱症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專業心理醫生常常綜合運用兩種手段,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藥物用來穩定心理狀態和提高生理的積極性,而心理治療則提供了找出抑鬱原因的途徑,發現自己治癒抑鬱症的力量。輕度的抑鬱症狀可通過心理療法和加強體育運動得到良好的康復,中、重度的抑鬱必須採用藥物治療。專業的心理醫生有一系列的辦法,用物理的方法調節情緒和用藥物來穩定。其實抑鬱症就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就像得了高血壓吃降壓藥,得了糖尿病吃降糖藥一樣。

  抗抑鬱藥物的種類很多,根據個人體質適合不同的藥物。精神醫學界普遍強調抑鬱症需要及時、足量、足療程服藥治療。一般第一次患病症狀消失後建議繼續服藥3―6個月,第二次復發建議服藥3―5年,如果復發3次以上就建議終身用藥。

  可見,抑鬱症的早期發現和治療非常的重要。抑鬱症的治療並不困難,關鍵是正視它的存在,尋找出正確的解決方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