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面板科 副主任醫師 蘆源

  鍼灸減肥的特色優勢及操作規範

  一、 操作規範

  1、取穴

  胃熱溼阻型:主穴DD區域性取穴

  配穴DD曲池、合谷、內庭、足三裡、豐隆、陰陵泉,瀉法或平補平瀉。

  痰溼蘊結型:主穴DD區域性取穴

  配穴DD中脘、陰陵泉、三陰交、豐隆,瀉法或平補平瀉法。

  肝鬱氣滯型:主穴DD區域性取穴

  配穴DD期門、太沖、肝俞,瀉法或平補平瀉法。

  脾胃氣虛型:主穴DD區域性取穴

  配穴DD足三裡、脾俞、公孫、氣海,補法。

  脾腎陽虛型:主穴DD區域性取穴

  配穴DD脾俞、腎俞、命門、關元、氣海,補法。

  2、器具

  0.35mm,40mm長針灸針,無菌酒精棉球,無菌幹棉球,電針儀

  3、注意事項

  (1)選擇良好的針具:用針尤其應針尖鋒利、光滑,以新針為宜。

  (2)嚴格消毒:採用高壓蒸氣滅菌法醫生的手指在施術前要用肥皂水洗刷乾淨,或用酒精棉球塗擦後,才能持針操作。施針部位要用75%酒精棉球從中心向外繞圈擦拭。

  (3)行鍼時捻轉角度不能過大過快,更不能單向捻轉,留針時囑患者不要隨意變動體位,以免彎針或滯針。

  (4)精神過度緊張或大汗出、飢餓、勞累、大瀉、大出血後不宜進針,體質虛弱者行鍼手法要輕,以免暈針。對暈針者應迅速出針,使患者頭低腳高位平臥,鬆開衣帶,注意保暖,輕者靜臥片刻,給溫開水或熱茶後可恢復,重者在上述處理基礎上,可指壓水溝、內關、湧泉等穴,或溫灸關元、氣海穴即能甦醒。臥位一般不會暈針。

  (5)面板有感染、潰瘍、瘢痕或腫瘤的部位不宜針刺,糖尿病患者不宜針刺,以防感染。有凝血障礙的患者不宜針刺,以防出血不止。

  (6)對於有傳染性的損容性疾病,如扁瘊或患有其他傳染病的患者,如肝炎,所用針具要單獨存放和嚴格消毒,必要時使用一次性針具,以防交叉感染。

  二、實施措施

  雙手進針法:雙手配合,協同進針。左手拇、食兩指或食、中兩指將腧穴部面板向兩側撐開,右手持針從食、中兩指之間刺入。

  直刺:針身與面板表面呈90°角垂直刺入。留針時間的長短,一般以留針20-30分鐘為好。

  選擇6-8處主要穴位,配合使用電針儀以加強刺激,每次治療可適當更換。

  出針:先以左手拇、食兩指用消毒幹棉球按於針孔周圍,右手持針作輕微捻轉並慢慢提至皮下,然後退出。

  前三天連續治療三次,以後隔日一次,15次為一療程。每療程之間可間隔10-15天。

  三、特色優勢

  單純性肥胖其直接原因大多為飲食不節,消耗能量少,導致入多於出,因此脂肪在體內堆積,鈉水瀦留。而中醫認為肥胖的發生多為胃、腸、肝、脾等臟腑功能失調所致,而肥胖症多為本虛標實,本虛主要以氣虛為主,兼見陰虛、陽虛,病位以脾為主,標實以痰濁為主,可兼血瘀、氣滯。應用針刺取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足太陽膀胱經、任脈等經之穴位,以健脾除溼、調和營衛、通利三焦,使水溼得以正常排洩,從而恢復正常的水液代謝功能及大腸傳導功能而獲得滿意療效。

  現代醫學同時研究表明,運用中醫鍼灸方法,可起到雙向調節作用,調整內分泌失調,並調整胃腸道蠕動,促進代謝:其一,通過調節植物神經,使胃的活動水平降低及餐後胃排空延遲,並可以抑制胃酸分泌過多,同時調節下丘腦“飽食―飢餓”中樞的平衡,糾正異常的食慾;其二,調節內分泌,通過對“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和“交感腎上腺皮質”功能的調節,使內分泌紊亂得以糾正;其三,肥胖症患者的體中過氧化脂質高於正常值,通過鍼灸調節脂質代謝過程,可以使人體中過氧化脂質含量下降,加速脂肪分解。

  因此,運用鍼灸療法是目前最有效的一種健康減肥方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