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腎內科 副主任醫師 王聖治

  最近我們收治了一位腎炎性腎病綜合徵的病人;由於他多方求治不愈,心中焦急起來,竟向一個沒有醫生資格的"醫生"求治,這個"醫生"是自己投靠某基層醫療機構執業的,自稱有祖傳祕方,專醫腎炎,這位病人"病急亂求醫",竟也相信了他。那個醫生拿了一些土黃色的中藥粉末給他,並告知他要戒肉類。病人按囑執行,結果病人不但病情日趨嚴重,而且發生水腫,水腫越來越利害,連陰囊、腹腔內、胸腔內都有積水,這才使病人和他的家屬害怕起來,託他的親友向我諮詢。

  我翻閱了一下他的病歷,24小時蛋白定量竟達10克之多,每升血白蛋白僅有18克,病人血裡蛋白質已經少了,再加上飲食中戒肉類(是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怪不得病人的水腫越來越厲害了。我勸他入院留醫,改用中西醫結合治療,他已有了好轉,水腫也消退了。幸而早一些改變治療方針,不然有生命危險。這件事說明了兩個問題,第一是不要隨便找不合格的"醫生"看病,這些人一般是能說會道,或者危言聳聽,或宣告包醫,使您受騙上當,"庸醫殺人",古有明訓,千萬不能將生命交到江湖騙子的手裡;另一方面,這件事也反映了群眾對慢性腎臟病的食物療法認識不足。

  腎病綜合徵的病人,每日從尿裡丟失大量蛋白,日久必然引起體內的蛋白質缺乏,這時如果不食入多一些蛋白質補充,就會越來越缺乏。要知道蛋白質是生命的源泉,人體內缺乏蛋白質,不但會水腫,而且會百病叢生,體質贏瘦,危及生命。所以,這些病人切勿聽 信社會上的流言,腎病病人要戒食肉類、蛋類、無鱗魚類等不科學的說法,相反地,這些病人倒要多吃這些蛋白質,特別是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瘦肉、雞、魚肉等。順便說一句,很多病人同時看西醫和中醫兩科,兩科醫生的囑咐有時不同,不知聽哪個的好;愚意認為,中、西醫各有所長,"中西醫結合"能夠取長補短,本來是最上策,但如中、西醫不經會診,而各行其道,則有可能背道而馳,互相抵消作用,這就不是"結合",而是"中西醫混合"了。所以,在腎臟病的治療上,最理想的還是由一個醫生同時開中、西藥治療,如果不能,還是由一個西醫或中醫治療較好。

  一般的慢性腎臟病,如隱匿性蛋白尿、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盂腎炎,在進食蛋白質方面,可以不作硬性的規定。但是,要提出的是,這些病人要三個月至半年左右,便要到醫生處檢查一下,並抽血驗一驗是否有血肌酐、血尿素氮升高,如果有升高,就叫氮質血癥。凡有氮質血癥的病人,就表示腎組織已經有2/3以上損壞了,應該立即診治,不然,再進一步發展,就會發生危及生命的尿毒症。在這個關鍵時刻,飲食上控制蛋白質的攝入,是治療上頗為重要的一環。在我的醫生札記裡有一段這樣的記錄,某青年氮質血癥病人,在我治療下,病情頗穩定,本來這個病人是我的同行介紹來擬作腎移植的,我覺得他尚能上班做輕工,腎移植對他似無好處,故給以保守治療。

  這個病人嗜食花生,中秋之夜,他妻子煮了一大煲花生給他吃,他忍不住一下子吃了許多,次日早晨發生了尿毒症。饞嘴吃了一頓花生,為何會發生尿毒症?原來吃進蛋白質過多,會加速慢性腎臟病的腎損害,氮質血癥病人的健康腎組織只有常人的l/3,再稍為損壞一點,就會發生致死的尿毒症。尤有甚者,花生含有許多非必需氨基酸,不是優質的蛋白,大吃一頓花生,當然會誤事。那麼,氮質血癥的病人完全不吃蛋白質,豈不更好?那也不成,蛋白質吃進體內後,經消化、吸收,會轉變為氨基酸,而必需氨基酸是人體新陳代謝必需的物質,是維持生命所不能缺少的。

  所以,醫學家認為:較輕的氮質血癥的病人,每日食入的蛋白質約40克左有為宜,應選食優質蛋白,即含有豐富的身體必需氨基酸的蛋白;首選為蛋類和乳類食物,一隻雞蛋約含6克蛋白質,一碗牛奶(約200毫升)約含6克蛋白質,50克瘦肉約含8克蛋白質,雞肉含蛋白質比瘦肉稍多,而魚類稍少。按上述,不難計算出一個氮質血癥的慢性腎臟病人,每日需攝入的蛋白量。應儘量少進食植物性蛋白。因其所含的必需氨基酸少,故不要食用花生和豆類及其製品。

  如上所說,限制蛋白質的攝入是很必要的,但人體每日需要一定的熱能才能活命,蛋白質食少了,就一定要多吃一些碳水化合物(如蔗糖、葡萄搪)和脂肪(最好是吃植物油)去補充,如病人的胃口不好,可給予中藥二陳湯(半夏、茯苓、陳皮、甘草)並加入炒谷芽,神曲等消導藥,以促進食慾。此外,在食物中應注意供給富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隨著氮質血癥的加重,食入的蛋白質也要減少。但是,如每日長期地攝入蛋白質過少(少於20克),病人就難以活命,這時,就要作透析療法,作透析的病人,就不須限制蛋白的攝入了。然而,透析療法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因為它的副作用不少,且費用昂貴。最上策還是嚴格進行飲食療法,以延遲需要透析的情況的到來。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