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幹骨折
1、生活調理
病人可以生活自理,做些簡單勞動,如掃地擦桌、澆花等。內固定手術拆線後3天方可洗澡。如為石固定,可用塑料包裹石膏,再進行淋浴。日常生活自理是較好的康復手段,可儘快脫離傷病狀態。休息期間保持正常生活規律,按時作息,多參加戶外活動,如散步、郊遊、購物,根據個人愛好參加文體活動。
2、特殊護理
保持正確體位:可採用半臥位、仰臥位或健側臥位。半臥位或仰臥位時,患肢墊一軟枕,保持患肢抬高於心臟水平,床尾可拴一根帶子,起床活動時健手可拉帶子便於起身活動,也可先將身體翻向健側再起身下床,患肢用三角巾懸吊於胸前。
觀察患肢血液迴圈情況:應注意觀察患肢感覺、運動,面板色澤和溫度及橈動脈搏動情況,對有迴圈障礙,即面板紫紺或蒼白,肢體感覺、運動障礙,面板溫度降低等症狀時,及時到醫院就診。
疼痛與不適的處理:固定後的早期可能會感覺疼痛和不適,一般疼痛和不適可逐漸減輕至正常。特別是兒童,家長要耐心勸說,給予安慰和鼓勵,參加有興趣的活動,以分散注意力,消除疼痛與不適感。不要自行開啟固定物,切勿盲目隨便應用止痛藥,隨便應用止痛藥可掩蓋病情。外固定時間一般成人6―8周,少年兒童4―6周。具體依據骨折癒合情況決定。內固定物可在1年後取出。
併發症的預防和處理
(1)橈神經損傷:肱骨中下段骨折易損傷橈神經,復位前後應檢查手及腕部感覺和運動功能。
(2)感染:傷後體溫已降至正常,不明原因又出現發熱或傷口疼痛者,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3)骨化肌炎:骨折合併肘部損傷者易發生骨化肌炎。受傷肢體經長時間固定而不注意功能鍛鍊時,會使靜脈血和淋巴迴流不暢,造成肘關節內、外組織纖維粘連,致關節僵直和功能喪失。因此,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早期功能鍛鍊,防止靜脈血液和淋巴迴圈障礙。
3、功能鍛鍊
固定後即可做伸屈指、掌、腕關節活動。患肢上臂做主動肌肉收縮活動:這有利於血液迴圈,消除腫脹;可加強兩骨折端在縱軸上的擠壓力,防止骨斷端分離,促進骨折癒合,防止脫鈣;維持一定的肌肉收縮運動,防止廢用性肌萎縮。這些活動也利於改善病人情緒,增強新陳代謝,改善呼吸、迴圈、消化系統功能,防止發生合併症。
肩、肘關節的活動:傷後2-4周除繼續以上訓練外,應逐漸做肩、肘關節活動,其方法是:將健手托住患肢腕部,做肩、肘前屈、後伸,然後屈曲肘關節,同時上臂後伸。
旋轉肩關節:病人身體向患側傾斜,肘關節屈曲900以上,健手握住患側手腕部,做肩關節旋轉動作。即劃圓圈動作。
外展、外旋運動:上臂外展、外旋,用手摸自已的頭後部。
雙臂輪轉:患肢屈肘,前臂置於胸前,掌心向後、向上;健側上肢伸直,外展於體側,掌心向下。患肢向外上方經外下方再向內劃弧圈,回至原處;同時健側上肢向下經內上方向外劃弧圈,回至原處。如此迴圈往復。此法可使肩、肘、腰、腿、頸部均得到鍛鍊。以上鍛鍊方法每次不少於15分鐘,每天3-4次。康復治療的目的是最大限度恢復關節活動範圍和肌力。以儘快恢復日常生活能力工作能力。
4、複查
(1)閉合復位外固定者,在固定後第1周內複查1-3次,然後每2周到醫院複查1次。複查時將每次拍攝的X線片保管好,以供醫生判斷骨折癒合情況。
(2)切開復位內固定者應在手術後第10天到當地醫院拆線,以後每4周拍攝X線片1次,待骨折癒合1年後取出內固定物,取內固定物手術最好在手術醫院進行。
(3)複查時可乘公共汽車自行前往醫院,不可自已騎車或開車前往。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