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內分泌代謝病科 副主任醫師 陳莉麗

       1、糖尿病的早期症狀你知道多少?

  糖尿病多尿、多飲、多食、消瘦的“三多一少”症狀相信很多人都是有所瞭解,但你可知道當這些症狀出現時,很可能說明你的糖尿病已經很嚴重了。對於糖尿病來說,及早的治療康復的機率就越大。
  那麼糖尿病的早期症狀有哪些呢?你又知道多少呢? 糖尿病患者不一定必有“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狀,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因而,出現以下情況也要懷疑是否得了糖尿病:
  (1)有糖尿病家族史。有明確的輕型糖尿病家族史者發生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很大,要引起注意。
  (2)有異常分娩史。如有原因不明的多次流產史、死胎、死產、早產、畸型兒或巨大兒等。
  (3)反覆感染。頑固性外陰瘙癢,或反覆外陰、陰道黴菌感染,或屢發癤癰者,有可能是患了糖尿病。不少女性病人就是因為外陰瘙癢去婦科就診而發現糖尿病的。此外,反覆的呼吸道、膽道、尿路感染,創口不癒合者,也就懷疑是否患有糖尿病。
  (4)陽瘻。男性病人出現陽痿,在排除了泌尿生殖道區域性病變後,要懷疑有糖尿病可能。
  (5)有多尿、口渴多飲或有近期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
  (6)偶有尿糖陽性而空腹血糖正常者也要懷疑是否有糖尿病,應作進一步檢查。

  (7)反應性低血糖。多發生於餐後3小時或3小時以上,表現為心慌、出汗、飢餓、顫抖等,如測血糖則在正常低值或低於正常,進食含糖食物後上述症狀可消失。在某些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可有所表現。
  (8)年輕患者發生動脈硬化、冠心病、眼底病變等應懷疑有糖尿病。
  (9)當老年人不明原因的知覺障礙,如肢體麻木,疼痛或感覺過敏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多汗,尤其是半身出汗,體位性低血壓,不明原因的尿瀦留;尿失禁、不明原因的腹瀉或腹瀉便祕交替.
  下肢血管病變,如下肢發涼、發泔、間歇性跛行、肢端壞死、水皰、潰瘍等;冠心病心肌梗死、腎病、腦血管意外等情況;不明原因的昏迷等時都應懷疑有糖尿病。
  2、沒有典型症狀的糖尿病是病嗎?
  糖尿病是由於人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作用障礙引起糖、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和繼發水電解質代謝紊亂的一種慢性疾病。
  在臨床上具備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狀的糖尿病患者易引起病人及醫生的注意,但有三分之二的病人缺乏臨床典型症狀,尤其是中老年患者較多,患者和醫生易將糖尿病漏診、誤診。
  如何從某些臨床徵象作線索及早發現糖尿病?
  (1)以“三多一少”症狀中某一個為突出表現。臨床上,糖尿病出現典型的“三多一少”4個表現者很少見,常常主訴4個症狀中一個或2個,其中以口乾多飲為常見症狀。

  (2)以餐前出現低血糖症狀為突出表現。在40歲以上發病的成年型糖尿病,部分在餐前出現低血糖症狀,這是由於病人的胰島細胞胰島素分泌高峰延遲,在餐前胰島素水平相對較高,而出現低血糖症狀。
  (3)以某種糖尿病併發症為突出表現,病人以某種併發病為主訴,訴常見的是陰部瘙癢、白內障、面板、牙周反覆化膿感染、末梢神經炎、腦動脈硬化症、腦血栓形成、腎病、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
  (4)主要開始表現酮症酸中毒或高滲性非酮症昏迷,病人因昏迷急診,而且過去無糖尿病病史,因此不易想到糖尿病,後者常見老年人。
  (5)分娩巨大胎兒的孕婦,糖尿病孕婦產巨大胎兒的糖尿病發生率約為一般孕婦的10倍,產生巨大胎兒的直接原因是胎兒血高胰島素血癥,而胰島素有促進脂肪及蛋白質合成作用,所以胎兒發育巨大,故遇產巨大胎兒的孕婦應考慮患有糖尿病可能。
  (6)常與糖尿病伴發的某些疾病患者,如甲亢、特發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症、重症肌無力、惡性貧血、慢性甲狀腺炎、阿狄森氏病等與糖尿病並存,可能是它們共同的遺傳因素存在。
  (7)糖尿病家族史陽性者,糖尿病有遺傳傾向早已被公認。患糖尿病的夫婦,其子女患糖尿病率約50%以上,單卵孿生子糖尿病發病約48%左右,雙卵孿生子的糖尿病發病率約20%―22%,母親遺傳給子女的可能性比父親約大3倍,這些數字提示對家族史陽性者,應警惕有患糖尿病的可能性。
  (8)在臨床實踐中,因體檢發現,患有糖尿病的病例很多,老年性糖尿病30%系統檢查時發現。因此,建議對門診的中老年患者及住院患者應常規做尿糖、血糖測定。此外,糖尿病的不典型的症狀,常有面板瘙癢、疲乏無力、體重減輕、白內障、小兒遺尿、陽痿、足部潰瘍、尿瀦溜等應及時做檢查。
  綜上所述,糖尿病臨床表現常不典型,其表現各種各樣,只有對此有足夠的認識,才不致漏診、誤診。臨床徵象懷疑糖尿病後,就應常規檢查尿糖、空腹及餐後2小時血糖,若尿糖陰性,空腹血糖正常,為排除本病,需做葡萄糖耐量試驗方能下結論
  3、五大特徵識別糖尿病型別
  糖尿病有多種型別,但主要有1型和2型。1型糖尿病主要問題是缺少胰島素,2型糖尿病主要問題是胰島素抵抗。
  1型糖尿病需要用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一般不需要用胰島素治療。怎樣確定糖尿病的型別呢?對於表現複雜或不典型的糖尿病患者,可能確定型別有些困難,但對多數糖尿病患者確定型別並不是很困難。
  在這裡介紹一些基本方法,以幫助糖尿病患者作自我鑑別:
  (1)看發病時的年齡:年齡愈小1型可能性就愈大,年齡愈大2型可能性就愈大。30歲以下得病,1型可能性最大;30~40歲1型可能性最小,2型可能性大;40歲以上得病,2型可能性最大,1型可能性最小。
  (2)看發病前後的體型:體型愈瘦1型可能性愈大,而體型愈胖2型可能性愈大;如果體型比多數正常人瘦,1型可能性大,2型可能性小;如果體型和多數正常人相似,1型可能性小,2型可能性大;體型超重或肥胖,1型可能性最小,2型可能性最大。
  (3)看發病後有無酮症:酮症常常是1型的特點,而2型一般不出現酮症。
  (4)看治療反應:對口服降糖藥治療無效提示1型,對口服降糖藥治療效果較好提示2型。但少數1型患者發病初期對口服降糖藥有一定效果,但很快變得無效,這個期間我們稱之為“蜜月期”。
  (6)看胰島素水平:血胰島素水平低提示1型,正常或高於正常提示2型。
  人體的腦垂體前葉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促甲狀腺激素和生長激素,這些激素作用於腎上腺和甲狀腺,使人體內腎上腺皮質激素與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直接促使血糖升高.
  生長激素還通過抑制葡萄糖激酶而產生抗胰島素作用,使血糖增高。當腦垂體發生腫瘤時,有關功能下降,引起生長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及甲狀腺素的分泌減少,血糖值隨之下降。此時,糖尿病患者的症狀可自動減輕甚至消失。
  這類患者對胰島素比較敏感,易產生血糖下降且不穩定,甚至有嚴重的低血糖表現。還可以發生畏寒怕冷、毛髮乾枯、脫落、食慾不振、性慾減退、月經不調甚至閉經、血壓偏低等腎上腺皮質機能、甲狀腺機能與性腺機能減退的一系列症狀。
  臨床上,除對腦垂體腫瘤進行積極治療外,可給患者適當服用一些強的鬆、甲狀腺素及性激素,應儘量避免使用胰島素。如出現低血糖或腎上腺皮質機能減退危象時,在輸入葡萄糖的同時,應使用強的鬆及補充鈉鹽。
  4、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特點
  因為老年人各臟器功能減退,機體各方面的反應能力減弱,糖尿病便成了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其臨床表現也與一般的糖尿病病人有很大的差別。主要特點有:
  (1)病情輕,進展慢,比較穩定
  老年人糖尿病往往症狀較輕,也可僅有慢性併發症或伴隨症的臨床表現,如動脈硬化、冠心病、高血壓、高脂血症、肥胖、痛風、神經病變、腎臟病變、白內障、眼底病變等。當其發生腦血管意外,或因外科手術,或因伴發嚴重感染時,才發現糖尿病。因此,對老年人應定期檢查血糖及尿糖,以便及早發現糖尿病。
  (2)心血管併發症常較嚴重,為主要死因
  由於糖尿病病人糖、蛋白質、脂肪的代謝紊亂,大血管、微血管、心肌都常常累及,且往往在糖尿病的無症狀期即可發生。病人可有休息時心動過速,平臥時心率每分鐘大於90~120次,體位性低血壓,亦可發生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3)容易合併感染
  老年期是人一生中的多事之秋,機體對周圍環境特別是對外界氣溫變化的適應能力減弱,再加以機體內部的糖化使自身免疫力下降,肺通氣量和身體血流量都下降,這些都使身體素質降低。抵抗力降低以後,很容易併發呼吸系、泌尿系及面板感染等,感染重者可導致酮症酸中毒。
  (4)容易合併高滲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主要誘因為嚴重感染、手術、腦血管意外、胃腸道功能紊亂伴嚴重嘔吐、腹瀉,或在患其它疾病時,因補液給予大量葡萄糖液或進食甜飲料較多,血糖明顯升高,超過33毫摩/升,高者可達138毫摩/升,血鈉常大於 145毫摩/升,血漿滲透壓大於 330毫滲壓/升。
  病人表現有嚴重失水,反應遲鈍,嗜睡或煩躁不安、神志模糊、定向力喪失、昏迷,亦可有四肢肌肉抽動、撲擊樣震顫、局灶性癲癇大發作、偏盲、偏癱等。如未能及早診斷,積極搶救,病死率可達50%左右。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