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性室性心律失常可分為兩大類:原發性心電疾病與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原發性心電疾病指無器質性心臟病的一類以心電紊亂為主要特徵的疾病,包括長QT綜合徵(LQTS),Brugada綜合徵,特發性室顫(IdiopathicventricularFibrillation,IVF),兒茶酚胺介導的多形性室速(CPVT),孤立性室顫,可能還包括遺傳性心臟傳導阻滯,不可預測的夜間猝死綜合徵,嬰兒猝死綜合徵,短QT綜合徵等。
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則是心肌病伴發室速,包括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擴張型心肌病(DCM),肥厚型心肌病(HCM)。近十多年來,分子遺傳學,基因技術的發展與心畦病學的結合使這些疾病的分子致病機制得以闡明。到目前已知絕大多數的原發性心電疾病都是由編碼各主要離子通道亞單位的基因突變引起的,因此這類病可通稱為“通道病”。相反在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中發現的致病基因主要影響肌纖維膜和細胞骨架蛋白,以下概述主要心臟離子通道病的進展情況。
一、長QT綜合徵
LQTs綜合徵是指具有心電圖上QT間期延長,T波異常,易產生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尖端扭轉性室速(TdP),表現為暈厥和猝死的一組綜合徵。按病因可分為獲得性和遺傳性兩種型別。獲得性LQTS通常與心肌區域性缺血、心動過緩、電解質異常和應用某些藥物有關。遺傳性LQTS又有兩種形式Romano―Ward(RWS)綜合徵和JervellLange-Nielsell(JLN)綜合徵。RWS綜合徵患者只有ECG上QT間期延長,偶爾還發生非心臟性異常。RWS綜合徵最常見,多數RWS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後代患病的機率為50%。JLN綜合徵相對少見,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其臨床表現除與RWS綜合徵患者一樣的症狀外,還有神經性耳聾。JLN綜合徵患者OT間期比RWS綜合徵患者要長,發生暈厥和猝死等惡性事件的概率也高。已發現7個基因與LOTS有關,它們分別是KCNQl(LQTI),KCNH2(LQT2),SCNSA(LQT3(LQT4),KCNEI(LQT5),KCNE2(LQT6),KCNJ2(LQT7)(表1)。其中主要的基因型為LQT3、但最近來自美國的張莉博士認為LQT4和LQT7實際上不應該包括在LQTS裡,因為這兩型的特點是u波的異常,而非T波異常。
二、Brugada綜合徵:
1、BRS的有以下特徵:
①特異性胸前導聯(V1-V3)ST段抬高伴或不伴有RBBB;
②心臟結構正常;
③命性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反覆發作傾向。在BRS患者的ECG上,QRS綜合波以一種正向的偏斜(或突出的J波)結束,緊隨ST段斜向下抬高,OT間期一般正常甚至縮短,T波倒置。v"導聯改變突出,即在相鄰導聯ST段抬高的程度逐漸減小,可與不同程度的RBBB相聯絡在v、導聯。QRS複合波的終末部分呈~種r型抬高或在負向偏斜部分結束的,由斜向下抬高ST段緊隨的J波,相鄰導聯的變化相似,但sT段的抬高幅度通常不及v、導聯明顯。右胸導聯的ST段抬高不伴對應導聯ST段壓低是BRS最明顯的特點。
目前已確定BRS可以有如下3種心電圖改變、1型,以突出的“穹隆型”ST段抬高為特徵,表現為J波或抬高的ST段頂點大於0、2mV,伴隨T波倒置,很少或無等電位線分離;2型,j波幅度大於0、2mV,引起ST段逐漸下斜型抬高,緊隨正向或雙向T波,形成“馬鞍型”ST段形態。3型,ST段抬高小於0、1mv,可以表現為“馬鞍型”或“穹隆型”,或兩者兼有。BRS心電圖的ST段改變是動態的,不同的圖型可在同一個患者身上先後觀察到,或在應用特殊的藥物如鈉通道阻滯劑後出現。
2、Brugada綜合徵的分子生物學研究進展顯示BRS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伴不完全外顯,目前證實的基因只有鈉通道基因SCN5A。已經發現SCN5A上引起Bs的基因突變位點有8個,它們多位於I和11區之間,1II和IV區之間的胞內連線部分,DIII區的P環以及C末端。
SCN5A上能引起Bs的基因突變位點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導致心肌細胞膜上有功能的Na+通道數降低,另一種為引起Na+通道的生物物理學特性改變。將移碼突變的SCNSA之eDNA注入爪蟾卵母細胞或將R1432G突變通道在tsA一201細胞中表達都未能檢測到Na+電流。拼接位點突變到底以何種方式影響通道尚不得而知。Nat通道密度的降低預期可降低AP幅度,從而使1相復極開始的電壓變負。作為這種變化以及心外膜細胞上更明顯的瞬間外向鉀電流(110)共同作用的結果,氟卡胺選擇性地縮短心外膜AP,引起2相折返。而且,鈉電流(INa)的降低可能是相當一部分病人存在傳導障礙的原因。
具有Brugada綜合徵ECG特點的部分家系成員長期無症狀發作,提示Brugada綜合徵患者致病基因的不完全外顯。目前,Brugada綜合徵的分子生物學研究方面進展相對緩慢,主要原因是和先天性長QT綜合徵相比,Brugada綜合徵的家系較小,累及的家系成員較少,不便於進行連鎖分析。
三、特發性室顫fIVF:
如果沒有明顯的結構性病變,心肌缺血、藥物作用、電解質或代謝異常及中毒存在,IVF伴不明原因心臟驟停的情況很少見,但實際情況似乎要比人們原來預想的多見。IVF約佔總猝死病例的6%~12%(總人口中發病率5/10000),但小於40歲的年輕個體的百分比會更高。其中Brugada綜合徵作為1VF的特例佔20%~40%。Ia類抗心律失常藥物可高度預防室速的再次誘發,確診後1年的猝死率為11%,這些期前搏動發生在前一個T波峰頂的40ms之內,未發現間歇依賴型的心律失常。與Brugada綜合徵類似fIVF的病死率很高,心臟驟停倖存病人的5年再發率高於30%。
四、兒茶酚胺介導的多形性室速(CPVT):
CPVT是一種惡性室性心律失常,最早由Leenhardt等於1995年提出。指運動或兒茶酚胺在3個以上連續心搏可引起兩種以上的室速形態,多為雙向(bVT)和/或多形室速(pVT);同時無電解質紊亂,藥物或器質性心臟病等可導致多形性室速/室顫的因素存在。
ECG上應與Brugada綜合徵,短聯律間期的尖端扭轉型室速相區別。區分這3種疾病之所以重要,不僅在於它們都和兒童青少年的猝死有關,而且還因為從治療上後兩種只有埋藏式心臟復律除顫器(ICD)有效,而CPVT患者多數可用β受體阻滯劑治療,β阻滯劑可降低心律失常,但仍有約30%的患者需要ICD。運動誘發CPVT的成功率100%,兒茶酚胺誘發率75%,程式刺激不能誘發CPVT。
CPVT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形式和貯鈣蛋白2基因的保守區突變有關。這些突變似乎是干擾了ca2+和貯鈣蛋白的結合,從而在運動時引起遊離ca2+從肌漿網中滲漏,而兒茶酚胺則驅動RyR2的開放。3、RyR2突變致CPVT的機制。
DAD可能是CPVT雙向室速的形成原因。最近有研究發現,強心甙可通過對RyR2的直接作用導致通道的開放機率增加。RyR2通道突變或被強心甙作用後,通道功能發生異常,舒張期肌漿網釋放過多的Can,引起DAD,在ECG上就表現為雙向室速。有幾種因素可增加DAD的幅值,從而有可能使其達到閾電位。這些因素包括增加觸發動作電位(AP)的頻率(對應於心率的增加),增加胞內c礦+負荷。強心甙和幾茶酚胺就能通過這兩種途徑增加DAD的幅值。電生理學研究的直接證據證明,給CPVT患者注射兒茶酚胺產生DAD的同時,的確引起了雙向室速。攜帶RyR2基因突變的CPVT患者,其突變的結果使通過RyR2通道釋放的ca2+有所減少,作為反饋機制,,細胞將通過Ca"/ATP酶泵再攝取更多的ca2+進入肌漿網中以補償這神釋放不足。這就導致肌漿網Cal+含量被維持在一個更高濃度的穩態。在兒茶酚胺引起的磷酸化作用下,RyR2可能會獲得它的正常功能,由此產生的變化足以克服突變的抑制效應。使肌漿網將過度負載的ca2+全部釋放出來。然後,運動期間的磷酸化效應將進一步促進肌漿網的ca2+負荷,以克服突變的ca2'釋放抑制效應,這些過程中引發的過度ca2+釋放將引起DAD和觸發性心律失常。
4、CPVT的治療策略對CPVT治療的關鍵是要維持完全和持續的β阻滯。要做到這兩點很困難,尤其對兒童,他們對目前的大多數β阻滯劑代謝太快,聯合應用1類藥物或胺碘酮是無益甚至有害的。
五、短QT綜合徵(SQTS):
所有患者心電圖上均顯示恆定不變的短QT間期。對來自2個家系的6個患者進行廣泛的有創和元創檢查,包括系列靜息ECG、彩色多普樂超聲心動圖,心臟MRl,運動試驗、Holter動態心電圖、訊號平均心電圖等。其中4個進行了電生理學評估,包括程式心室刺激,所有個體均排除了結構性心臟病。基礎情況ECG上顯示,所有患者表現OT間期≤280ms。伴短OT間期的猝死發生在各代男女均有,這提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的方式。
2004年初有研究發現SQTS可由HEItG基因的N588K突變所引起,與引起LQT2的突變機制相反,N588K突變導致Ikr電流的功能放大,從而引起復極相外向電流的增加。另外還發現KCNQI基因上的V307L也能引起SQTS,提示SQTS的發病機制有遺傳異質性。
隨著對心臟結構正常的遺傳性心律失常研究的深入,發現同一基因不同位點引起不同疾病的現象越來越普遍,甚至同一位點不同突變就可以引起發病機制完全相反的兩種疾病,提示基因突變引起人類疾病的確切機制是複雜的,對其進行深入研究任重道遠。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