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糠疹中醫稱為風熱瘡,亦稱風癢,是一種斑疹色紅如玫瑰,脫屑如糠秕的急性自限性面板病。其特點是初發多在軀幹部先出現玫瑰紅色母斑,上有糠秕樣鱗屑,繼則分批出現較多,形態相仿而較小子斑,皮損橫列、橢圓,長軸與皮紋走行基本一致。
玫瑰糠疹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面板病,具體發病原因並不清楚,但大多數學者認為和病毒感染之後的過敏反應相關。好發於青年和中年人,以春秋季多見。
【臨床表現】
基本皮損最先在軀幹和四肢某處出現一個約如指蓋或稍大的圓形或橢圓形,淡紅色或黃紅色鱗屑斑,稱為原發斑或母斑,這種母斑,這種母斑易被患者忽視。母斑出現1~2周後,即在軀幹及四肢近端出現多數與母斑相同而形狀較小的紅斑,稱為子斑或繼發斑。皮損橫列、橢圓,長軸與皮紋走行基本一致,中心略有細微皺紋,邊界清楚,邊緣不整,略似鋸齒狀,表面附有少量糠秕狀細小鱗屑。多數孤立不相融合。子斑出現後,母斑顏色較為暗淡。斑疹顏色不一,自鮮紅至褐色、褐黃或灰褐色不等。皮損好發於胸、背、腹、四肢近端,頸部,尤以胸部兩側多見,少數也可見於股上部,但顏面及小腿一般不發生,粘膜偶有累及。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瘙癢,部分患者初起可伴有周身不適,頭痛、咽痛,輕度發熱,頸或腋下B核腫大等全身症狀。
本病預後良好,一般約經4~6周可自然消退,面板恢復正常,不遺留任何痕跡;亦有遷延2~3個月,甚至更長一些時間才痊癒。愈後一般不復發。
【鑑別診斷】
1、花斑糠疹:中醫稱為紫白癜風、汗斑。多發於胸背、頸側、肩胛等處。皮損為黃豆到蠶豆大小的斑片,微微發亮,先淡紅或赤紫,將愈時呈灰白色斑片,表面有細碎鱗屑。真菌鏡檢陽性。
2、體癬:相當於圓癬。一般損害數目不多,雖呈環形,邊界清楚,中心有自愈傾向,表面脫屑,四周有丘疹、小水皰等。真菌鏡檢陽性。
3、銀屑病:相當於白H,人們常稱為牛皮癬。皮損為紅斑,斑丘疹上堆集較厚的銀白色鱗屑,搔抓後有薄膜現象,點狀出血,病程較長,易復發。
4、梅毒:由梅毒螺旋體引起,二期梅毒疹最早在胸部開始,而後漸及腰腹、四肢屈側,顏面及頸部,最後是手部,皮疹早期為直徑約0.5cm大小的圓形或橢圓形淡紅色斑,各個獨立,不融合,亦可進一部出現丘疹,鱗屑性丘疹及膿皰疹等。掌跖可見脫屑性斑疹,黏膜可出現粘膜斑,外陰及肛門可發生扁平溼疣,頭髮可呈蟲蛀樣脫落,淺表B核腫大。不經治療可持續1~2月,抗梅毒治療後會迅速消退。
【治療】
一、中醫辨證論治
1、風熱蘊膚型:發病急驟,皮損呈圓形或橢圓形淡紅紅斑片,中心有細微皺紋,表面少量糠秕狀鱗悄。伴有煩口渴,大便幹,尿微黃。舌紅,苔白或薄黃,脈浮數。治宜疏風清熱止癢,方用風散加減。瘙癢甚者,加白鮮皮、地膚子。
2、風熱血燥:斑片鮮紅或紫紅,鱗屑較多,瘙癢較劇,伴有抓痕血痂。舌紅,苔少,脈弦數。治宜涼血清熱,養血潤燥,方用涼血消風湯。血熱甚者,加水牛角。
二、西醫治療
1、口服抗組胺類藥物,如依巴斯汀,10mg/次,日1次,口服;鹽酸左西替利嗪,5mg/次,日1次,口服。
2、複方甘草酸苷片,2~3粒/次,日3次,口服。
3、可配合板藍根沖劑、蒲地藍口服液等清熱解毒藥物。
三、外治
1、用5%~10%硫黃膏外塗,或三黃洗劑、甘霖洗劑、複方黃柏洗液外搽,每天3~4次。
2、苦蔘片30g,蛇床子30g,川椒12g,明礬15g,煎湯外洗患處。
3、派瑞鬆乳膏、丹皮酚乳膏、氟芬那酸丁酯乳膏等,日1~2次,外用。
【注意事項】
1、注意面板清潔衛生,避免外邪侵襲,預防感冒;
2、忌用熱水燙洗,減少洗浴次數;
3、保持心情舒暢,不食辛辣及魚腥發物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