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科 副主任醫師 張波

  勁椎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好發於40―60歲的成人,男性多於女性。頸椎痛是由於人體頸椎間盤逐漸地發生退行性變、頸椎骨質增生,或頸椎正常生理曲線改變後刺激或引起的一組綜合症狀。本病主要的臨床症狀有頭、頸、臂、手及前胸等部位的疼痛,並可有進行性肢體感覺及運動障礙,重者可致肢體軟弱無力,甚至大小便失禁、癱瘓,累及椎動脈及交感神經則可出現頭暈、心慌、心跳等相應的臨床表現。

  哪些人容易罹患頸椎病:

  1、從年齡上講,中老年人患頸椎病者較多。隨著年齡的增長,頸椎的慢性勞損會引起椎間盤變性、椎體邊緣骨刺形成、韌帶增厚等一系列退行性改變, 而這些都是頸椎病形成的因素。

  2、從職業上講,長期低頭伏案工作或頭頸常向某一方向轉動者易患頸椎病。這些職業包括辦公室工作人員、打字員、計算機工作人員、手術室護士、長期觀看顯微鏡者、交通警察等。這些工作由於長期低頭,造成頸後肌群、韌帝等組織勞損,因而發病率較高。

  3、從睡眠姿勢上講,枕頭過高、過底或枕的部位不當,不良睡姿持續時間長,均易造成椎旁肌肉、韌帝、關節平衡失調而產生不同程度的勞損。因此,喜歡臥高枕者及反覆“落枕”者易患頸椎病。

  4、有頭部外傷史及有頸椎先天性畸形者也易患頸椎病。

  一、頸椎病的臨床表現

  頸椎病的臨床表現依病變部位、受壓組織及壓迫輕重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其症狀有的可以自行減輕或緩解,亦可反覆發作,個別病例症狀頑固,影響生活及工作。根據臨床症狀大致分為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及交感神經型。然而在臨床上常可見各型之間症狀、體徵彼此參雜的混合型。

  (一)神經根型頸椎病

  多見於40歲以上的人,起病緩慢,多無外傷史,當頭部受到外傷時可誘發本病要症狀有頸肩背疼痛及頸神經刺激或者受壓表現。具體可有以下表現:

  1、頸部有不同程度的畸形及僵硬現象。

  2、痛點在受累頸脊神經的頸椎橫突下方及其背支支配的區域。

  3、臂叢神經牽拉試驗陽性。

  4、椎間孔壓縮試驗陽性。

  5、肩部下壓試驗陽性。

  6、頸神經受到刺激時,其遠隔部位早期表現為疼痛過敏;當受到壓迫較重或者時間較久時,其遠隔部位表現為感覺減退。

  7、支配肱二頭肌及肱三頭肌腱的主要神經受到興奮時,腱反射活躍,反之,則腱反射減退或消失。

  8、神經根受到壓迫後,輕者所支配肌肉力量減弱,重者還可見肌肉萎縮。

  (二)脊髓型頸椎病

  臨床上根據壓迫物位於脊髓的中央還是偏於一側可分為單純脊髓型和脊髓神經根混合型。其主要臨床表現為:

  1、上肢症狀:出現於一側上肢或兩上肢的單純運動障礙,單純感覺障礙或者同時存在的感覺及運動障礙。

  2、下肢症狀:出現於一側下肢或兩側下肢的神經機能障礙。

  3、偏側症狀:出現於同側上下肢的感覺運動障礙。

  4、交又症狀:出現於一側上肢和對側下肢的感覺或運動障礙

  5、四肢症狀:出現於四肢的神經機能障礙。

  6、頭部症狀: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暈。

  7、骶神經症狀:表現為排尿或排便障礙。

  (三)椎動脈型頸椎病

  本型頸椎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

  1、推動脈供血不全的典型症狀:發作性眩暈、複視伴有眼震,有時出現噁心、嘔吐,甚至耳嗚、耳聾。

  2、猝倒或昏迷。

  3、腦幹症狀:肢體麻木、感覺異常,持物落地。

  4、枕部跳痛。

  (四)交感型頸椎病

  本型頸椎病主要是交感神經症狀,包括交感神經抑制症狀,如頭昏眼花、眼瞼下垂、流淚、鼻塞、心動過緩、血壓偏低,胃腸蠕動增加或暖氣等;以及交感神經興奮,視野內冒金星等。

  二、頸椎病的預防知識

  頸椎病的預防應該及早開始,並要持之以恆,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1、閱讀一些有關頸椎病防治的書籍,瞭解頸椎病的發生與頸部損傷、落傷、風寒溼、枕頭高矮不當等有關,從而針對這些發病因素進行預防。

  2、保持樂觀態度,樹立與疾病艱苦抗爭的思想,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減少復發。

  3、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鍊,堅持做有關醫療體操。

  4、養成良好的起居、生活姿勢習慣。如避免高枕睡眠;伏案工作者應定時改變頭部體位;談話、看書時要正面注視,保持脊柱的正直;頭頸應避免過度疲勞,不負重,坐車不要打瞌睡,勞動、行走時要防止跌閃、挫傷。

  5、注意頸肩部保暖,避免風寒溼邪侵襲。

  6、及時、徹底治療頸、肩背軟組織勞損,防止頸椎病的發生。

  7、飲食上應經常服用有補腎益髓、強筋壯骨的胡桃、山萸、黑芝麻等食物都有推遲頸椎關節退變的作用。

  三、頸椎病的檢查與診斷

  (一)頸椎病的體格檢查

  1、前屈旋頸試驗:今患者頸部前屈、囑其向左右旋轉活動。如頸椎處出現疼痛,明頸椎小關節有退行性變。

  2、椎間孔擠壓試驗:今患者頭偏向患側,檢查者左手掌放於患者頭頂部、右手握拳輕叩左手背,則出現肢體放射性痛或麻木、表示力量向下傳遞到椎間孔變小,有根性損害;對根性疼痛厲害者,檢查者用雙手重疊放於頭頂、間下加壓,即可誘發或加劇症狀。

  3、臂叢牽拉試驗:患者低頭、檢查者一子扶患者頭頸部、另一手握患肢腕部,作相反方向推拉,看患者是否感到放射痛或麻木。

  (二)頸椎病的x線檢查

  正常50歲以上的男性,60歲以上的女性約有90%存在頸椎椎體的骨贅。但有x線平片改變的患者, 不一定都有臨床症狀。頸椎病的x線表現i要有:

  1、曲度的改變:頸椎發直、生理前突消失或反彎曲。

  2、骨贅:椎體前後接近椎間盤的部位均可產生骨贊及韌帶鈣化。

  3、椎間隙變窄:椎間盤可以因為髓核突出,椎間盤含水量減少發生纖維變性而變薄,表現在x線片上為椎間隙變窄。

  4、項韌帶鈣化:項韌帝鈣化是頸椎病的典型病變之一。

  (三)頸椎病的CT和MRI檢查

  CT和MRI檢查對於診斷頸椎病,瞭解脊髓壓迫情況,決定頸椎病的治療方法等方面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

  (四)頸椎病的肌電圖檢查

  不論是頸椎病還是頸椎間盤突出症都可使神經根長期受壓而發生變性,從而失去對所支配肌肉的抑制作用。由於損害神經根的範圍較廣,出現失神經支配的肌肉也較多。通過肌電圖檢查,可以瞭解失神經支配的肌肉範圍,判斷神經根的壓迫情況。

  頸椎病的診斷:

  在排除其它疾患的前提下,頸椎病的診斷標準有兩條:

  1、臨床表現與x線片所見均符合頸椎病者,可以確診。

  2、具有典型的頸椎病臨床表現,而x線片上尚未出現異常者。

  四、頸椎病的治療

  目前,國內外治療頸椎病的方法很多,可分為非手術療法和手術兩大類。

  (一)頸椎痛的非手術治療

  非手術治療可使頸椎病症狀減輕、明顯好轉,對早期頸椎病患者尤其有益。頸椎病非手術治療的適應症:

  ①頸椎間盤突出;

  ②神經根型,交感神經型和椎動脈型頸椎病;

  ③年邁體弱或心、肝、腎功能不良,不能耐受手術者;

  ④有嚴重神經功能症,或精神失常兼有頸椎病者。

  頸椎病的非手術治療有手法治療、中西藥治療、頸部圍領、頸枕、頸椎牽引、區域性封閉、理療、鍼灸及功能鍛鍊,可根據不同情況選用其中一種或;至三種方法,同時施行或交替應用之。

  1、頸椎牽引療法

  這是頸椎病較為有效並且應用較廣的一種治療方法, 此療法適用於各類頸椎病,對早期病例更為有效。它的治療作用是限制頸椎活動,有利於組織充血、水腫的消退;解除頸部肌肉痙攣,從而減少對椎間盤的壓力。通常採用枕領帶牽引法,有坐式和臥式兩種,輕症患者採用間斷牽引,每日l-3次,每次半小時至l小時。重症患者可行持續牽引,每日牽引6-8小時。牽引重量可自行3-4公斤開始,逐漸增加至5-6公斤,以後可根據患者性別、年齡、體質強弱, 頸部肌肉發育情況以及患者對牽引治療的反應,適當的調整牽引重量和延長牽引時間。療程:小重量牽引30次為一療程,如果有效,可繼續牽引1-2療程或更長,兩療程之間應休息7-10天,牽引時一般要求頸部輕度前屈20度左右,但最好是以病人自覺症狀得以減輕的體位為宜,不必強求某一特定的位置。牽引後,患者應戴頸圍進行保護。

  2、藥物治療

  藥物在本病的治療中可起到輔助的對症治療作用,可選擇應用止痛劑、鎮靜劑、維生素(如B1,B12,維樂生) 、血管擴張劑及中草藥等,對症狀的緩解有一定效果。

  3、理療

  在頸椎病的治療中,理療可起到多種作用,也是較為有效和常用的治療方法。一般認為,急性期可行離子透入、超聲波、紫外線或間動電流等;疼痛減輕後致用超聲波、碘離子透入、感應電或其他熱療。

  4、手法按摩推拿療法

  這是中醫治療頸椎病的主要方法,它的治療作用是能緩解頸肩肌群的緊張及痙攣恢復頸椎活動,鬆解神經根及軟組織粘連來緩解症狀,加寬椎間隙,擴大椎間孔以解除神經血管的刺激與壓迫,促進區域性血液迴圈而收到舒筋活絡、解痙鎮痛的效果。但手法的治療應在有經驗的專科醫師指導下進行操作,以防出現意外。

  5、臥床休息

  臥床休息可減少頸椎負重及其周圍組織的張力,使神經受壓和反應性水腫減輕,從而加速症狀的緩解。由於頸椎病患者下肢多不受影響而走動自如,以致病者甚至醫生常常忽視休息問題,故強調此點甚為重要。

  6、功能鍛鍊

  在急性期,病人疼痛症狀較重時宜適當休息,待症狀減輕,移位的患椎較為穩定後,病人才可以開始頸肩及背部的功能鍛鍊,鍛鍊時頸部活動的範圍要小一些,用力不宜過猛。

  (二)頸椎病的手術治療

  對於脊髓、神經根、血管受壓症狀進行性加重,或者反覆發作,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頸椎病患者,應考慮手術治療。頸椎病的手術治療有後路椎板切除減壓、前路椎間盤切除術、椎體間植骨術、骨贅切除術、椎動脈減壓術等,應根據患者病情選擇適當的方法。術前準備患者術前應在心理上消除對手術的顧慮和懼怕,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在生理上排除各種不利於手術的因素,增強對手術的耐受性。如果存在疑慮可向醫生詢問有關自己的病情、治療、治療效果等情況。手術前一日,對情緒過度緊張者,入睡前可服安定5mg,以保證有良好的休息。晚上十時以後,開始禁食禁飲。手術當日清晨,患者解盡大、小便。進入手術室前,取下假牙、手錶、耳環等隨身物品妥為保管。將各種檢查資料(X線片、CT、MRI等) 、術中用的抗生素等隨患者帝入手術室。術後護理術後患者應戴頸圍保護。病人搬運時,應保持其頭頸部置於自然中立位,切忌扭轉、過屈和過伸。搬動時,如患者出現血壓、脈搏及呼吸情況的變化,應停止搬動,並及時請醫生處理,以防意外發生。術後24小時拔除引流條,或12天拔除引流管。術後7天左右拆線。功能鍛鍊非常重要,術後功能的恢復和重建與鍛鍊情況有直接關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