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旁路移植手術作為外科治療冠心病的主要方法,其技術日趨成熟。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橈動脈材料被廣泛應用於臨床,人們對其作為橋血管的應用寄於很大的希望。在過去的20年,非體外迴圈下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和全動脈化旁路移植的優越性已被肯定。橈動脈在全動脈化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中已作為僅次於胸廓內動脈的優選動脈橋血管,而且其療效也已被肯定。但冠心病患者橈動脈和尺動脈的粥樣硬化可能性也同樣增大,所以我們在應用Allen’s試驗的基礎上同時加用改良Allen’s試驗、無創血氧飽和度測量和血管多普勒超聲檢查,全面準確地瞭解前臂橈、尺動脈和側支迴圈的情況。本組術前、術後尺動脈內徑及血流速度明顯高於對側,且手術前後的末梢血氧飽和度均無顯著差異,這說明尺動脈的代償作用能滿足術側前臂供血、供氧的基本需求。本研究有3例早期患者在橈動脈切除後出現大魚際區域和拇指面板感覺異常,考慮為術中操作不熟練,電刀熱力損傷或過度牽拉前臂外側皮神經及橈神經淺支所致,但全部患者均在術後2周內恢復,後期熟練操作後均未出現術側前臂面板感覺異常。
術後移植血管橋痙攣是冠脈旁路移植患者圍手術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們術前嚴格篩選病例,熟悉前臂的解剖,選擇正確的解剖層次,採用不接觸技術,操作輕柔,避免暴力牽拉血管,以減少對橈動脈血管的侵擾;同時我們採用含有異搏定的保護液,並於術中和術後早期應用鈣離子拮抗劑,從而有效地預防了術後動脈橋痙攣的發生。
綜上所述,通過熟悉橈動脈解剖、完善的術前評估、術中使用不接觸技術、及時應用含異搏定的保護液及鈣離子拮抗劑,使得在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中應用橈動脈作為血管橋可以獲得很好的臨床效果。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