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外科 住院醫師 趙勝豪

  脊髓損傷:是指由於外界直接或間接因素導致脊髓損傷,在損害的相應節段出現各種運動、感覺和括約肌功能障礙,肌張力異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應改變。脊髓損傷的程度和臨床表現取決於原發性損傷的部位和性質。在中醫學屬外傷瘀血所致“腰痛”、“痿證”、“癃閉”等病證範疇。脊髓損傷可分為原發性脊髓損傷與繼發性脊髓損傷。

  前者是指外力直接或間接作用於脊髓所造成的損傷。後者是指外力所造成的脊髓水腫、椎管內小血管出血形成血腫、壓縮性骨折以及破碎的椎間盤組織等形成脊髓壓迫所造成的脊髓的進一步損害。

  臨床症狀:

  實驗研究證明,原發性脊髓損傷常常是區域性的、不完全性的,而損傷後在區域性有大量兒茶酚胺類神經遞質如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的釋放和蓄積,使脊髓區域性微血管痙攣、缺血,血管通透性增加,小靜脈破裂,產生繼發性出血性壞死。這種脊髓損傷後脊髓中心部分大面積出血性壞死的自毀現象簡稱為出血性壞死,是脊髓損傷後繼發的重要病理過程。

  脊髓損傷是脊柱骨折的嚴重併發症,由於椎體的移位或碎骨片突出於椎管內,使脊髓或馬尾神經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傷。胸腰段損傷使下肢的感覺與運動產生障礙,稱為截癱,而頸段脊髓損傷後,雙上肢也有神經功能障礙,為四肢癱瘓,簡稱“四癱”。

  1、脊髓損傷

  在脊髓休克期間表現為受傷平面以下出現馳緩性癱瘓,運動、反射及括約肌功能喪失,有感覺喪失平面及大小便不能控制,2-4周後逐漸演變成痙攣性癱瘓,表現為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並出現病理性椎體束徵,胸段脊髓損傷表現為截癱,頸段脊髓損傷則表現為四肢癱,上頸椎損傷的四肢癱均為痙攣性癱瘓,下頸椎損傷的四肢癱由於脊髓頸膨大部位和神經根的毀損,上肢表現為馳緩性癱瘓,下肢仍以痙攣性癱瘓。

  脊髓半側損傷綜合徵:又名Brown-Sequard徵。損傷平面以下同側肢體完全性上運動神經元癱瘓和深感覺喪失,表現為該側的痙攣性癱瘓,深反射亢進並有病理反射;而對側的肢體痛覺、溫度覺喪失,或於損傷略高節段水平有感覺過敏。

  前脊髓損傷綜合症:頸脊髓前方受壓嚴重,有時可引起脊髓前中央動脈閉塞,臨床表現為損傷水平以下立即出現四肢癱瘓,淺感覺如痛覺、溫度覺減退或喪失,而位置覺、振動覺等深感覺存在。有時伴括約肌功能障礙。

  後脊髓損傷綜合徵:臨床表現為感覺障礙和神經根刺激症狀為主。

  中央脊髓損傷綜合症: 多數發生於頸椎過伸性損傷。頸椎管因頸椎過伸而發生急劇容積變化,脊髓受皺褶黃韌帶、椎間盤或骨刺的前後擠壓,使脊髓中央管周圍的傳導束受到損傷,表現為損傷平面以下的四肢癱,上肢重於下肢,上肢為2-3節段的支配區表現為下運動神經元損傷,下肢為上運動神經元損傷。手部功能障礙多明顯,嚴重者有手內在肌萎縮,恢復困難。

  2、脊髓圓錐損傷

  正常人脊髓終止於第1腰椎體的下緣,因此第1腰椎骨折可發生脊髓圓錐損傷,表現為會陰部面板鞍狀感覺缺失,括約肌功能喪失致大小便不能控制和性功能障礙,兩下肢的感覺和運動仍保留正常。

  3、馬尾神經損傷

  馬尾神經起自第2腰椎的骶脊髓,一般終止於第1骶椎下緣,馬尾神經損傷很少為完全性的。表現為損傷平面以下馳緩性癱瘓,有感覺及運動功能障礙及括約肌功能喪失,肌張力降低,腱反射消失,沒有病理性椎體束徵。

  併發症:

  1、呼吸衰竭與呼吸道感染

  這是頸脊髓損傷的嚴重併發症,人體有胸式呼吸與腹式呼吸兩組肌肉,胸式呼吸由肋間神經支配的肋間肌管理,而腹式呼吸則來自膈肌的收縮。膈神經由頸3、4、5組成,頸4是主要的成分,頸脊髓損傷後,肋間肌完全麻痺,因此傷者能否生存,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腹式呼吸是否倖存。頸1、2的損傷往往是傷者在現場即已死亡。頸3、4的損傷由於影響到膈神經的中樞,也常於早期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即使是頸4-5以下的損傷,也會因傷後脊髓水腫的蔓延,波及中樞而產生呼吸功能障礙,只有下頸椎損傷才能保住腹式呼吸。由於呼吸肌力量不足。呼吸非常費力,使呼吸道的阻力相應增加,呼吸道的分泌物不易排出,久臥者容易產生墜積性肺炎,一般在一週內便可發生呼吸道感染,吸菸者更是提前發生,其結果是傷者因呼吸道感染難以控制或痰液堵塞氣管因窒息而死亡。

  氣管切開可以減少呼吸道死腔,及時撥出呼吸道內分泌物,安裝呼吸機進行輔助呼吸,還可以經氣管給以藥物;然而氣管切開後為護理構成帶來很大的困難,因此何時作氣管切開最時宜尚未定論,一般認為下列病員應作氣管切開;

  (1)上頸椎損傷:

  (2)出現呼吸衰竭者:

  (3)呼吸道感染痰液不易咳出者:

  (4)已有窒息者。 選用合適的抗生素與定期翻身拍背有助於控制肺部感染。

  2、泌尿生殖道的感染和結石

  由於括約肌功能的喪失,傷員因尿瀦留而需長期留置導尿管,容易發生尿道的感染與結石,男性病員還會發生副睪丸炎。

  防止方法:

  (1)傷後2―3周開始導尿管定期開放,其餘時候夾閉,使膀胱充盈,避免膀胱肌萎縮,並教會傷員在膀胱區按摩加壓,排空尿液,訓練成自主膀胱,爭取早日拔去導尿管,這種方法對馬尾神經損傷者特別有效;

  (2)教會病人遵循嚴格無菌操作法,自行定時插導尿管排尿;

  (3)需長期留置導尿管而又無法控制尿生殖道感染者,可作永久性趾骨上膀胱造瘻術;

  (4)多飲水可以防止泌尿道結石,每日飲水兩最好達3000ml以上。感染者加用抗生素。

  3、褥瘡

  截癱病人長期臥床,面板知覺喪失,骨隆突部位的面板長時間受壓於床褥與骨隆突之間而發生神經營養性改變,面板出現壞死,稱為褥瘡。褥瘡最常發生的部位為骶支部、股骨大粗隆、骼嵴和足跟等處。

  它可分成四度:

  (1)第一度,皮膚髮紅,周圍水腫;

  (2)第二度,面板出現水泡,色澤紫黑 ,有淺層面板壞死,因此有淺二度與深二度之分;

  (3)第三度,面板全層壞死;

  (4)第四度,壞死範圍深達韌帶與骨骼。

  巨大褥瘡每日滲出大量體液,消耗蛋白質,又是感染進入的門戶,患者可因消耗衰竭或膿毒症而自私只有致死。褥瘡是護理不當的後果,是可以避免的。防止方法是:

  (1)床褥平整柔軟,可用氣墊床:保持面板清潔乾燥;

  (2)每2-3小時翻身一次,日夜堅持;

  (3)對骨隆突部分每日用50%酒精擦洗,滑石粉按摩;

  (4)淺表褥瘡可以用紅外線燈烘烤,但需注意發生積繼發性灼傷;

  (5)深度褥瘡應剪除壞死組織,勤換敷料;

  (6)炎症控制,肉芽新鮮時,可作轉移皮瓣縫合。

  4、體溫失調

  頸椎髓損傷後,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受傷平面以下面板不能出汗,對氣溫的變化喪失了調節和適應能力,常易發生高熱,可達40度以上。處理方法是:

  (1)將病人安置在設有空調的室內;

  (2)物理降溫,如冰敷、冰水灌腸,酒精擦浴;

  (3)藥物療法,輸液和冬眠藥物。

  病理:

  按照損傷部位或程度分析:

  (1)脊髓震盪:與腦震盪相似,脊髓震盪是最輕微的脊髓損傷。脊髓遭受強烈震盪後立即發生弛緩性癱瘓,損傷平面以下感覺、運動、反射及括約肌功能全部喪失。因在組織形態學上並無病理變化發生,只是暫時性功能抑制,在數分鐘或數小時內即可完全恢復。

  (2)脊髓挫傷與出血:為脊髓的實質性破壞,外觀雖完整,但脊髓內部可有出血、水腫、神經細胞破壞和神經傳導纖維束的中斷。脊髓挫傷的程度有很大的差別,輕的為少量的水腫和點狀出血,重者則有成片挫傷、出血,可有脊髓軟化及瘢痕的形成,因此預後極不相同。

  (3)脊髓斷裂:脊髓的連續性中斷,可為完全性或不完全性,不完全性常伴有挫傷,又稱挫裂傷。脊髓斷裂後恢復無望,預後惡劣。

  (4)脊髓受壓:骨折移位,碎骨片與破碎的椎間盤擠入椎管內可以直接壓迫脊髓,而皺褶的黃韌帶與急速形成的血腫亦可以壓迫脊髓,使脊髓產生一系列脊髓損傷的病理變化。及時去除壓迫物後脊髓的功能可望部分或全部恢復;如果壓迫時間過久,脊髓因血液迴圈障礙而發生軟化、萎縮或瘢痕形成,則癱瘓難以恢復。

  (5)馬尾神經損傷:第2腰椎以下骨折脫位可產生馬尾神經損傷,表現為受傷平面以下出現弛緩性癱瘓。馬尾神經完全斷裂者少見。此外,各種較重的脊髓損傷後均可立即發生損傷平面以下弛緩性癱瘓,這是失去高階中樞控制的一種病理生理現象,稱之為脊髓休克。2~4周後這一現象可根據脊髓實質性損害程度的不同而發生損傷平面以下不同程度的痙攣性癱瘓。因此,脊髓休克與脊髓震盪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節段性特點:

  由於脊髓不同節段的損傷所出現的症狀和體徵各不相同,從脊髓損傷的特點上可以判明脊髓損傷的節段。

  1、上頸段(頸1-4)損傷頸椎骨折佔脊柱骨折的10%.但頸髓,尤其是高頸段併發腦幹損傷者死亡率很高,可佔脊髓損傷死亡率的60%。上頸髓損傷四肢呈痙攣性癱瘓。因頸2-4段內有膈神經中樞,無論直接損傷或鄰近的下頸段脊髓挫傷後水腫波及均可引起膈肌麻痺,出現呼吸困難、咳嗽無力、發音低沉。

  2、下頸段(頸5-8)損傷 出現四肢癱,上肢遠端麻木無力,肌肉萎縮,肌腱反射減低或消失,表現為下運動抻經元性癱瘓;雙下肢則為上運動神經元性癱瘴.肌張力增高,膝、踝反射亢進,病理反射陽性。損傷節段平面以下感覺消失,並伴有括約肌障礙,約在傷後7-8周建立反射牲膀胱,總體反射明顯。

  3、胸段(胸1-12)損傷由於胸椎椎管較窄,脊髓損傷多為完全性,兩下肢呈痙攣性截癱和損傷平面以下感覺消失,中上胸段扭傷因部分助間肌癱瘓可出現呼吸困難。下胸段損害腹壁反射有保留或消失,如中胸段水平損害則上腹壁反射(胸7-8)可保留,而中下腹壁反射皆消失,可作為判斷損傷節段的體徵之一。脊髓休克階段如胸6節段以上壎傷可出現交感神經阻滯綜合徵,血管張力喪失、血壓下降、脈搏徐緩、體溫隨外界變動。脊髓休克期過後出現總體反射、反射性臍胱、射精反射和陰莖勃起等。

  4、腰膨大(腰1一骶2)損傷由於胸腰段脊椎骨折機會多,膝、踝反射和提睪反射皆消失。腹壁反射則不受累,因脊髓中樞失去對膀胱及肛門括約肌的控制,排便、排尿障礙比輕明顯突出。

  5、脊髓圓錐(骶3-5)及馬尾損傷 脊髓圓錐損傷一般不出現肢體癱瘓,可見臀肌萎縮,肛門反射消失,會陰部呈馬鞍狀感覺消失。脊髓圓錐記憶體排尿中樞,損傷後不能建立反射性膀胱,直腸括約肌鬆弛,出現人小便失禁和性功能障礙。腰椎2以下只能損傷馬尾神經,馬尾神經在椎管內比較分散和活動度大,不易全部損傷,多為不完全性損傷,兩側症狀多不對稱,可出現劇烈的疼痛和不等程度的感覺障礙,括約肌和性功能障礙多不明顯。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