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精神病人一直是被人歧視的弱勢群體,現在社會對精神病人的態度雖有所改變,但對精神病人的岐視和偏見仍普遍存在。針對這種現狀,精神病人該如何面對呢?
首先要自信,不能因為得了精神病,就自暴自棄,不再進取;要用樂觀的人生態度,積極的人生狀態向世人證明自身的價值,勇敢的走向社會。很多病人雖然經過治療已痊癒,但因擔心別人看不起,而不願意去上班,不主動與別人交往,總是呆在家裡,將自己封閉起來;也有部分病人不敢光明正大的去精神科看病,怕被熟人碰到,或怕別人用異樣的目光看自己,所以不能堅持治療,導致病情反覆發作。其實很多病人經過治療後效果很好,能正常的工作生活;走向社會,用行動證明自身價值,從事力所能及的工作,主動關心、幫助別人,也是給社會重新認識自己的機會。
其次,要鍛鍊病人、提高病人應對困難和挫折的能力。人的一生中會經歷各式各樣的不順和坎坷,不能因為得過精神病,屬於弱勢群體,就總期待著家人、朋友、同事的關心呵護,象溫室的花朵一樣,經不起風吹雨打,稍遇挫折就病情復發;病人自身更應該努力,要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有意識的改變和鍛練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力,正視生活中的各種負性事件,用積極的態度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困難。
再次,不能借病發揮,不能利用精神病人的“特殊”身份要挾周圍的人,或達到某些目的
。我曾聽一位病人聲稱:“精神病人有病,打了人是白打,殺人不用坐牢,不用承擔法律責任……”其實這種做法無異於自毀形象,徒增了人們對精神病人的恐懼心理,讓人退避三舍,也加重了歧視。以前因醫療條件的限制很多病人得不到及時治療,只能任由病情發展、加重,甚至做出傷害他人、危害社會的各種事情,在人們頭腦中烙下了不良的印記;現在醫學發展進步很快,各種新型藥物不斷問世,很多病人經過治療後效果很好,能正常的工作生活。可對精神病人的歧視由來已久,這種現象在短期內很難徹底改變。除了社會要加強精神衛生宣教,增進對精神病人的理解,同時也需要我們自身的努力,改變既往在人們頭腦中形成的不良形象,扭轉人們的歧視的態度。
另外,面對歧視,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即使沒有精神病,由於各種原因(如肢體缺陷、智力障礙、種族等)也有很多人受到歧視。即使做得再好,也不可能得到每一個人的認同。有的時侯我們的期望值不要太高,我們不能改變社會,但能改變自己適應社會。但丁說過:“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只要我們力所能及地為社會服務,過好自己的生活,活出價值,無愧於心,即使少數人不能理解又有何妨?
現在社會對精神衛生越來越重視,投身、熱心於精神衛生事業的各界人士也越來越多,精神衛生知識也在逐漸普及,相信不久的將來,精神病也會和其他內、外科疾病一樣,只是作為一種常見的普通疾病,人們能以一顆平常心對待;對精神病人的歧視也會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逐漸減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