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工作中,碰到不少使用抗結核治療出現血小板減少的患者,大多數患者只是輕度的減少,經過觀察及調整抗結核治療後患者也順利的完成了治療方案,結核病治癒。但有很少一部分患者不但無法治療結核病,若未及時觀察及及時治療,甚至患者會由於嚴重血小板減少導致出血死亡。
最容易引起血小板減少的抗結核藥物是利福平,但是包括異煙肼、左氧氟沙星、乙胺丁醇等也可能導致嚴重的血小板減少。此類患者多為中老年男性患者,有些患者有免疫低下的疾病如糖尿病,最多見的是合併肝臟疾患,他們在用藥前可能血小板正常或輕度的血小板減少,用藥後血小板急劇下降。下面就談談病因及治療方法。
藥源性血小板減少症(DITP)是由某些藥物所致周圍血液中血小板計數減少(低於正常值),從而導致的出血性疾病。當藥物所致血小板計數低於100×10 9/L時可診斷為血小板減少症,重症可致血小板數減少至5. 0×10 9/ L以下。使用抗結核藥引起的嚴重血小板減少多發生在用藥後1~2周,表現為面板淤點、淤斑和黏膜出血,可伴有鼻出血、牙齦出血;症狀嚴重者可有消化道出血、血尿或陰道出血,甚至顱內出血,同時可出現全身症狀,如寒戰、發熱、全身痠痛、噁心、嘔吐、頭痛、腹痛、關節痛、面板瘙癢與潮紅。但少數患者由於病情較重,自訴症狀不典型可能猝發死亡。
抗結核藥物引起的血小板減少症的治療要點有哪些?
1、若血小板計數高於50×10 9/L時,無明顯的出血症狀,暫不停抗結核藥,繼續觀察並短期複查。若血小板計數低於50×10 9/L時,要停抗結核藥及其它可能導致血小板減少的藥物。
2、建議做骨穿排除其它血液系統的疾病及瞭解骨髓的造血功能。
3、若血小板計數低於20×10 9/L時要及時行血小板輸注治療。
4、血小板計數低於10x109/L,可接受大劑量免疫球蛋白靜脈輸注治療。
5、有嚴重出血癥狀者,停藥後短期內應用皮質激素可促進血小板數回升,但使用激素治療要慎重。
因此奉勸在抗結核治療的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要觀察有無出血的跡象,要按照醫生的醫囑定時複查血象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