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關節外科 主任醫師 李偉

  什麼是人工全膝關節置換
  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是一種人工關節置換外科手術,是指切除機體已無法自行修復的關節面,用人工關節部件替代損壞的關節,矯正肢體力線,消除膝關節疼痛,維持關節穩定性,恢復膝關節功能的一種治療方法。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適合什麼樣的患者?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適用於嚴重的骨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溼關節炎等疾病所致的膝關節破壞、膝內外翻或屈曲攣縮畸形等膝關節疼痛、不穩、畸形,日常生活及活動嚴重受限,經過保守治療無效或效果不顯著的病人。膝關節有活動性感染、結核、伴有肌肉及神經功能嚴重障礙者不適於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
  什麼年齡適合人工膝關節置換?
  人工膝關節置換的最佳年齡應是55-75歲,隨著人工關節技術的不斷髮展及手術技術的提高,以及平均壽命的延長,人工膝關節置換的年齡範圍有擴大的趨勢。年齡並非膝關節置換首要考慮的問題,而是根據病人健康狀況和症狀、膝關節病變程度來決定。
  人工關節材料及使用壽命
  目前的人工關節材料主要包括金屬、高分子有機材料及生物陶瓷,這三類人工關節材料各有優缺點,三者之間的合理搭配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假體的壽命,目前,對於機械效能要求較高的人工髖關節的股骨頭、膝關節的股骨髁的表面,一般採用鈷鉻鉬、鈦合金等金屬材料組成;對構成關節面的材料,要求有很好的表面光潔度和耐磨性的人工髖關節的髖臼部分、人工膝關節的脛骨平臺部分,多選用陶瓷、超高分子聚乙烯材料組成;還有一種固定材料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俗稱骨水泥,用於人工關節假體與骨組織的固定。近年來,新材料不斷得到開發並應用於臨床,如新的耐磨聚乙烯材料,全陶瓷人工關節等。

  人工關節材料能夠使用多久呢?這個問題一直是患者最關心的問題,專家指出,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問題,主要決定於兩點,一是關節的磨損問題,人工關節表面非常光滑,平常自然磨損是非常緩慢的,但是病人關節置換以後就需天天使用,日積月累,總會慢慢地磨損;二是磨損顆粒造成的假體鬆動。人工關節材料的強度和耐磨性是經過上百次的磨損檢驗的,優質的進口人工關節,一般可以滿足患者正常使用20-30年以上。隨著材料科學的發展,目前用於臨床的人工關節使用壽命較前大大延長。
  當然,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還和許多因素相關,如患者的原發疾病情況、關節區域性骨和軟組織的質量、醫生的手術技術、假體的設計和材質、患者對"新關節"的使用情況等。根據國外的長期臨床隨訪結果來看,一般情況下,20年假體的生存率可以達到90-95%以上。但總的來說,年齡越輕,體重越重,活動量越大,關節使用的年限就越短。目前,骨科界正在與工程師和材料學家等一道,不斷改進人工關節材料、工藝和手術技術。而這種技術的進步,對於那些選擇關節置換來改善生活質量並希望健康無痛地活動的患者來說,無疑是福音。
  怎樣選擇人工關節?
  據患者的年齡、對手術的期望值、經濟情況、運動量等,以及關節外科醫生的經驗和推薦,可選擇不同型別的假體。建議採用進口產品。

  人工膝關節置換有那些併發症和危險?
  任何手術都可能出現併發症,重要的是根據您的狀況作出評估手術風險及併發症發生率,並作出相應處理及預防。膝關節置換是骨科中等的手術,可能發生各種各樣的併發症有:
  1、感染:包括面板感染和傷口深部感染。預防方法為術前、術中、術後應用抗菌素、無菌操作等。術後傷口會有1―2根引流將傷口內的出血引出,防止傷口積血感染,一般放置24―48小時後拔除。
  2、血栓:下肢血栓較多見,絕大部分可以治癒。預防方法為應用抗凝劑、靜脈泵的應用、肌肉收縮練習等。下肢抬高放於一軟墊上固定以減輕疼痛並有助於下肢血液迴流,防止下肢血栓形成和腫脹。
  3、神經血管損傷:見於解剖結構不清或畸形嚴重的病例。
  4、骨折:術中骨折多見於嚴重骨質疏鬆病人,術後骨折多由外傷引起;
  5、假體鬆動:多發生於關節置換術後遠期。假體鬆動後疼痛或關節功能不佳需要再次手術。
  6、心、肺、腦併發症:較少見,但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人工膝關節置換怎麼選擇麻醉?
  可選用腰部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腰麻患者屬於清醒狀態,恢復快,但手術時姿勢不變稍累;老年患者、腰椎增生腰麻困難患者及自己要求的患者可選用全麻,術中睡覺,睡後叫醒。據患者要求是否選用止痛泵。
  手術大致是如何做的?
  手術進行“表面置換”,切除已經破壞的軟骨,增生的骨贅、滑膜和小部分硬化的骨皮質,植入金屬假體包裹股骨、脛骨,中間植入聚乙烯墊;解除疼痛,恢復膝關節力線,增加屈伸活動範圍。
  人工膝關節置換後疼痛嚴重嗎?
  術後第1日疼痛會比較明顯,醫生會用鎮痛藥物或使用靜脈止痛泵進行止痛。可做到術後基本無痛,24小後疼痛會逐漸減輕。開始功能鍛鍊時也會有一些疼痛加重,可口服止痛藥物,但會很快減輕。
  膝關節置換需住院多少時間?
  入院後經1-2天的必要術前檢查及化驗,如果無手術禁忌證即可手術,術後14天拆線。
  高血壓、心臟病及糖尿病的病人能做膝關節置換嗎?
  一般來說,高血壓、心臟病及糖尿病的病人做膝關節置換要慎重。如果高血壓患者能通過藥物控制血壓在正常範圍,無高血壓引起的其它併發症,也可以行人工膝關節置換。如果有心臟病但心功能良好,無嚴重的心律失常及心絞痛等症,也可以行關節置換。糖尿病病人可以先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無嚴重的糖尿病導致的併發症,均可行膝關節置換手術。糖尿病的病人術後感染風險較高,所以手術後應長期用藥控制血糖在正常範圍。患有上述疾病的病人需要進行完善的術前檢查,請相關科室作出綜合評估治療後可考慮手術。
  一次做雙側人工膝關節置換行嗎?
  可以,根據患者的年齡和身體情況而定。許多骨性關節炎的病人多為雙側發病,雙膝均需關節置換者也可以一次住院、同時手術,既可減輕痛苦,又可降低費用,減少再次住院手術次數。是否行雙膝同時手術應根據醫生的評估及患者自己的選擇決定。
  人工膝關節磨損或鬆動以後,能再次置換嗎?
  可以。發生率很低,人工膝關節一旦出現感染或鬆動,就需要進行“關節翻修手術”。有專門特製的膝關節假體及手術器械。翻修手術相對複雜,可能需要植骨、更換關節假體型別或使用特製假體等。經過翻修術後,絕大部分病人可以獲得理想的手術結果。
  如何預防跌倒外傷?
  1、     跌倒後會造成軀體損傷,嚴重者甚至會危及生命
  2、     患者躁動不安、意識不清或無法自理時,應將床擋拉起,預防墜床
  3、     改變體位時應遵守“三部曲”:床上做起至少30秒,站立至少30秒,再行走,避免突然改變體位,尤其夜間。
  4、     下床行走時需有人扶持並穿防滑布鞋
  5、     大小便時建議床邊進行,勿去衛生間,避免滑倒
  6、     術後第一次下床需經主管醫師同意並有專業人員指導
  7、     術後下床需使用輔助器械並有專人陪同
  8、     如您在站立或行走時出現頭暈、雙眼發黑、下肢無力、步態不穩等異常情況時,請立即原地蹲坐下或者靠牆,呼叫他人幫助
  9、     請不要在溼滑及不平整地面行走
  10、  您需要幫助時請按呼叫鈴,醫務人員會及時給予幫助
  術前如何準備?
  心理準備:瞭解手術情況,減少患者的手術恐懼;術前2周戒菸戒酒;練習床上大小便,防止術後床上不習慣;保持身體清潔,治療感冒、肺炎等存在的感染灶;治療合併的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其他疾病;術前指導:首先應加強患肢股四頭肌的靜力性收縮練習,以及踝關節的主動運動,要求股四頭肌每次收縮保持10秒,每10次為1組,每天完成5~10組。患者坐於床上,進行患肢的直腿抬高運動及踝關節抗阻屈伸運動,次數可根據患者自身情況而定,每天重複2~3次。
  手術後飲食有哪些注意事項?
  術後約6小時後可進食,由流質、半流質逐漸改為正常飲食;糖尿病患者堅持糖尿病飲食,高血壓、高脂血症患者低鹽低脂飲食;術前2周戒菸戒酒;適當增加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飲食;多吃易消化食物,蔬菜、水果(如香蕉)增加纖維素,防治便祕(並多坐起,減少平躺時間);改變“做手術不能吃海鮮魚腥”的誤導,多吃魚類能很好地增加蛋白質。
  術後冷療法作用
  ⑴小血管收縮滲出減少,利於組織修復
  ⑵  感覺神經纖維傳導速度減慢,有較明顯鎮痛效果
  ⑶降低肌肉興奮性,有較好的解痙作用
  ⑷區域性組織代謝降低,有利於早期炎症及軟組織的治療
  ⑸降低感覺神經的興奮性,肌肉鬆弛,有鎮痛作用
  ⑹消除運動後的疲勞
  全膝關節置換術後康復目的
  通過肌力訓練,加強膝周圍屈伸肌的肌力,並促進全身體力及狀態的恢復。通過行走或其他協調性訓練,改善膝關節周圍肌力及其軟組織平衡協調性,保證關節穩定通過關節活動度訓練,使膝關節活動能滿足日常活動及部分社會活動的需要防止術後關節粘連,改善區域性或整個下肢血液迴圈,避免一些術後併發症改善患者精神心理面貌,激發生活熱情。
  康復計劃
  1、手術當日:肺功能的鍛鍊,如深呼吸及咳嗽,預防肺炎。麻醉消失後,踝關節背伸跖屈,足趾運動
  2、術後1日:可取坐位,有利於咳嗽,預防肺炎;進行上肢的鍛鍊,有利於日後的行走練習;進行股四頭肌的等長收縮運動
  3、  術後第2日:拔除引流管,拍片確定假體位置適當後,使用CPM(下肢活動器)進行功能鍛鍊。從30º開始,被動屈曲膝關節。此時可下地站立,高抬腿行走,主動及被動的屈曲或伸直膝關節。在1周內儘量使膝關節屈曲達到或超過90。練習直腿抬高,可用健足放於患肢下面,幫助患肢抬高。患肢做股四頭肌靜力性收縮,每次保持10秒,每10次為1組,每天10組;患者坐於床上,患肢做直腿抬高運動,不要求抬起高度,但要有10秒左右的滯空時間;
  4、  術後3-7天:行走50-100米;膝關節被動活動屈曲100-110º,主動活動屈曲80-90º;直腿抬高時肌力為Ⅲ級(表現為能主動抬腿)
  5、  術後8-14天:膝關節被動活動屈曲120º,主動活動屈曲90º以上,伸膝達0º;肌肉加強鍛鍊,騎固定自行車15-20分,能上下樓梯
  如何練習抬腿
  從術後第一天起要練習抬腿。具體的做法足:先用力使腳背向上勾,再用力將腿繃直,然後將整條腿抬到半高,維持在這個高度10秒鐘後將腿放下,並完全放鬆,以上為一次練習。練習應分組進行,每組5~10次,每天3~5組。具體運動量要根據體質而定。如果一開始運動量太大,會出現腿後部疼痛。
  如何練習彎腿
  開始時練習打彎可在床側進行。腿憑藉重力垂到床下,就能達到90度。然後再用健肢放到患肢小腿前方,幫助向後壓,即可增加屈膝角度。用力的大小以能夠忍受為度,如果能維持用力幾分鐘,效果更好。
  如何做壓腿練習
  將腿伸直放在床上,並將雙手放在膝蓋上方,輕輕下壓,使腿儘量伸直,每次都要維持5分鐘左右,這是鍛鍊腿伸直的最好方法。
  如何掌握運動的量
  訓練量由小到大,循序漸進,以不引起患膝明顯疼痛、腫脹不適為宜。
  每天的屈伸活動不在數量,而在質量,要儘量伸直關節和屈曲關節,達到一定的程度,使每天都有進步,  如果活動次數過多會出現關節腫。出現這種情況時必須  減少屈伸活動次數。通常術後3個月內活動量大了,會出現關節腫。
  出院後如何繼續康復訓練?
  出院後繼續主動直腿抬高、抗阻力鍛鍊,增強肌力;伸膝、屈膝鍛鍊,增加關節活動範圍;逐漸減少柺杖與助行器的使用,一般2-3月後可獨立行走。
  膝關節置換術後日常注意事項?
  1、適當的休息與運動  繼續行直腿抬高、行走、膝關節伸直及屈曲鍛鍊,踝關節主動背屈、跖屈活動,視耐受情況逐漸進行上下樓梯鍛鍊。注意漸進性增加您的活動量,避免太勞累,運動後要有適量的休息,讓關節在正常的姿勢下儘量放鬆
  2、繼續口服拜瑞妥抗凝10天。
  3、活動時注意安全,嚴防外傷。
  4、保持理想體重 以減輕膝關節的負擔。
  5、日常活動應避免膝關節的過度負擔,以減少關節磨損的機會 如過重的東西以推車來代替手提,上下樓梯多利用扶手等。
  6、膝關節手術後,請儘量避免下列動作:蹲馬步;爬山;跑;提重物;走遠路。
  7、遵守醫師給您的活動限制,直到下次複診。
  8、手術後六個月可以游泳,騎腳踏車,恢復到正常生活。
  9、如果有下列情況時應立即複診:傷口發炎,有分泌物時;疼痛加劇時;膝關節受傷並造成走路困難時。
  10、術後正常每1-2年拍片一次,保留資料,複查做對比使用。
  膝關節置換術後的“正常現象”
  1、為什麼傷口周圍出現“麻木感”或“過電樣”竄痛?
  這是由於支配刀口外側面板的神經皮支再生所致,不影響日常活動和康復訓練的進行。
  2.為什麼關節有腫脹和發熱的感覺,多長時間能恢復?
  術後3個月內,患肢膝關節常有低度發熱的症狀,浮髕徵弱陽性。這是機體對置換假體的反應或是由於功能訓練中膝關節活動刺激所致。這種炎症不是細菌感染造成的,但也有紅、腫、熱、痛等症狀;腫脹是關節積液造成,少量的關節積液可起到潤滑作用,有利於關節活動,大量的關節積液可進行關節穿刺抽取。上述症狀可在術後半年內逐漸消失。
  3、為什麼患肢晚上有疼痛或酸脹,早晨起床前有發僵的感覺?
  術後康復過程中,隨著訓練強度和頻率的增加,一些患者可以出現夜間關節的痠痛,早晨起床時關節發僵,尤其是白天較大活動時。疼痛強度與患者術前膝關節的功能狀態有關,膝關節功能評分越低,因訓練引發的疼痛可能越明顯。
  4、為什麼總感覺膝關節周圍發緊?
  這主要是由於術後疤痕形成所致,可以通過鍛鍊逐漸拉開疤痕組織,這種感覺就會消失。
  5、為什麼走路時會有發僵或不自然?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患者只要日常活動能自理且無關節疼痛症狀,關節曲伸達到預期程度,就可以認為達到預期效果。術後早期關節僵硬,多屬正常範圍,通常在6-8周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緩解,至術後3個月內膝關節活動度基本恢復。
  6、    什麼有的患者活動過程中膝關節內有“咳啦聲”?
  這種聲音一般是由於安裝時假體周圍的軟組織仍然鬆弛,肌肉無力,缺乏足夠的力量維持平衡所致。假體在活動時,特別是髖骨與股骨髁假體間碰撞所致。這種聲音很少有臨床症狀,但會引起患者的心理緊張。隨著時間的推移,軟組織自身修復平衡後,這種聲音會逐漸消失。但在症狀明顯時,應向專業醫生諮詢,以排除髖骨滑脫的可能。
  總之,上述現象屬於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後康復和功能訓練中的正常反應,患者不必對此過分擔心,以致於喪失進一步進行康復治療的勇氣和信心,影響術後關節功能的恢復。患者在出院以後除了利用門診複查機會聽取專業醫生對假體及患膝功能恢復的評估意見外,對於晚期康復過程中出現的其他問題應當及時向專業醫生諮詢來作出相應的鑑別。
  出現什麼現象時,必須立即到醫院找醫生?
  術後晚期感染是人工關節置換術後最嚴重的併發症,嚴重的甚至要取出假體,因此容易導致人工關節的徹底失敗。感染的症狀一般為患膝關節區域性明顯發熱、發紅或者有較多的積液。當患者感冒或者其他部位急性感染時,應當給予抗菌素預防晚期感染的發生;如果發現患膝區域性紅、腫或者有“紅包”突起時,應當先靜點抗菌素,並且立即到醫院就診,千萬別到當地非專業診所,以免延誤病情或出現錯誤的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