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康復的一般問題
1、 康復目的
(1) 過肌力增強訓練,加強膝周屈伸肌的肌力,並促進全身體力及狀態恢復。
(2) 通過行走或其他協調性訓練,改善膝關節周圍肌力及其軟組織平衡協調性,保證關節穩定。建甌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骨科林章旺
(3) 通過關節活動度訓練,使膝關節活動能滿足日常生活及部分社會活動參與的需要。
(4) 通過膝關節主、被動活動,防止術後關節粘連,改善區域性或整個下肢血液迴圈,避免某些術後併發症的發生。
(5) 改善患者的精神心理面貌,激發生活熱情
2、 康復原則
(1) 個別對待原則:由於不同患者的體質、病情、心理素質、主觀功能要求、手術過程等不盡相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康復不存在統一的常規,應因人而異。
(2) 全面訓練原則:膝關節只是行走負重關節中的一個,而且類風溼關節炎累及多關節、多器官,因此,單純處理膝關節並不足以改善患者的功能,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康復必須兼顧身體其他部位。
(3) 循序漸進原則:接受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有較長期的疼痛、畸形及功能障礙,膝關節周圍軟組織及骨質都受到侵犯,所以患者的功能水平只能逐漸提高,切忌操之過急,以至發生不應有的損傷。
3、 康復指徵及禁忌症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是康復活動的絕對指證。即使不行膝關節置換術,區域性膝關節疼痛、畸形、功能障礙也是康復的絕對指證。
康復禁忌證包括;
①高熱
②安靜時心率大於100次/分
③收縮壓小於13.33KPA,有低血壓症狀
④舒張壓大於16KPA,有高血壓症狀
⑤心、肺、肝、腎、腦等重要器官嚴重功能障礙,從內科治療角度要求絕對安靜者
上述禁忌並非絕對,仍可適當進行被動運動及肌肉固定位訓練,但必須充分考慮全身狀態並在監護下進行。此外,對於疼痛劇烈者仍可在持續鎮痛泵定時鎮痛劑或麻醉下積極進行康復訓練;對於病情不重,但明顯衰弱無力,無運動意願的患者應在心理支援下進行康復鍛鍊
4、 康復程式
首先是掌握患者的全身狀況、區域性狀況及心理狀態,根據各種方法判明患者目前的功能障礙程度,分析妨障礙的因素,預計患者恢復的程度及可能性。在上述評價的基礎上,根據經驗,設計預期的目標,下一步即根據患者身體及心理現狀,制定達到預期目的的個體化康復計劃。根據此計劃,由患者本人、家庭及醫護人員進行康復計劃的實施,再根據患者的反應及功能恢復程度,定期反覆進行評價,修正康復計劃,使患者功能得到逐步恢復,此時再決定患者是否能自理生活,是否參加適當的社會工作,以及進一步的康復計劃,以保持或增進已改善了的功能。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康復前評價
康復評價目的在於收集患者有關情況,逐項分析其意義,而作為設計康復目標及制定康復計劃的原始判定資料。
評價所需情況包括原發疾病有關因素(包括病程及經過,既往治療手段及效果、診斷等)區域性膝關節情況、全身狀態及併發症、精神心理智力狀態、年齡、性別、經濟能力等社會背景資料
1、原發疾病有關因素的評價
這一評價包括原發疾病病程及經過、既往治療手段及效果、診斷等。以類風溼關節炎為例,對康復有特別意義的專案包括:目前臨床症狀、類風溼關節炎臨床及X線分期、相關關節及肌群的功能、化驗檢查(如ESR、CRP)、既往激素應用史、臥床或活動明顯減少的年限等。
有關類風溼關節炎的評定參考“類風溼關節炎病人調查表”以及“日常生活活動(ADL)調查表”。
2、區域性膝關節情況的評價
包括五個方面,即受累膝關節的關節活動度(ROM)、股四頭肌及N繩肌肌力、膝關節評分、膝關節X線片表現及術中情況
(1) ROM:患者原則上取俯臥位,如髖關節有屈曲攣縮不能俯臥位時,亦仰臥位測定,量角器兩臂分別縛於大轉子與股骨外髁連線及腓骨小頭至外髁連線,測出膝關節的屈伸活動度。
(2) 股四頭肌及N繩肌肌力:肌力檢查常用方法包括
①徒手肌力檢查法(Lovett法):其特點是不需用器具,結果可靠、有效並得到公認。但對肌肉的耐力及協調性存在一定的侷限性。
②器械肌力檢查法:在肌力達Ⅲ級時為了進一步作定量評定,可用專門器械測定。器械測定有定量指標,但只能用於某些部位,只能測肌群,而不能分別個別肌肉。包括握力器、等速肌力測試(Cybex)、等張肌力測試(EN-Tree M Explosive pulley)等
(3) 術前應在有經驗的醫師指導下,對膝關節進行HSS膝關節功能評分、運動評分,以便術後進行評估和作為修正康復計劃及對比長期療效之依據。
(4) 膝關節X線片表現:通過手術、前後X線片著重瞭解區域性骨質情況及假體位置,後者包括平面假體的傾斜情況、髕股關節及脛骨關節對合情況等。
(5) 術中情況:著重瞭解膝關節入路選擇、骨質切除量、軟組織平衡情況、假體位置、假體選擇、是否使用骨水泥、關節對合情況、膝關節術中ROM、關節穩定性等。
3、全身狀態及併發症
類風溼關節炎可因原發病或治療反應等出現心肺肝腎等器官的病症。骨性關節炎病人多為老年,可伴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系統性疾病。血友病患者則伴有出血傾向。此外,這些病人由於長期慢性病患,活動減少,導致體質虛弱,因而在手術打擊下可能出現許多系統性併發症。因此,手術前後嚴格的全身狀況評價及治療有助於康復鍛鍊,這些因素可以決定康復鍛鍊開始時間、鍛鍊強度、康復計劃的調整等。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併發症包括血栓形成及栓賽、傷口癒合不佳、感染、關節不穩、骨折、髕腱斷裂、腓總神經損傷、髕骨脫位及半脫位、假體鬆動、假體磨損、假體變形及斷裂等。在康復鍛鍊過程中,必須注意避免上述某些併發症的發生。一旦發生,必須及時修改康復計劃。
4、精神、心理、智利狀態
根據此項檢查,可以瞭解患者從心理上或精神上能否耐受康復鍛鍊,能否協助理解醫護人員的指示,這是一種對阻礙康復因素調查。這一調查並不一定需要心理醫生的直接診療,醫護人員通過與患者簡單的談話和交往既可判斷,必要時可行IQ及CMI測驗,檢查患者的智力水平和性格特徵。比較多見的是一類體力上可耐受康復鍛鍊,精神智力上亦無障礙,但由於長期患病缺乏康復慾望和要求者,這一點事先必須做出預測。
5、年齡、性別、經濟能力等社會背景資料
這些是與疾病無關的,患者原已具有的因素,可用以判斷患者康復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一般來說13~50歲,鍛鍊很少受年齡影響,超過50歲則其體力和對康復的慾望則明顯降低,康復鍛鍊失敗率增多,尤其是術前病症較嚴重且年齡較大,容易滿足於術後較差的功能。女性的康復積極性一般低於男性,尤其是高齡女性,此種傾向更為顯著。
通過交談,康復工作者要詳細調查患者的社會背景,包括生活史、教育史、工作經歷、家庭成員及家庭關係、居住情況、經濟情況、個人愛好、性格特徵、處世方法等。尤其重要的是患者對疾病和生活的態度,將直接影響患者的康復意願以及醫務人員的協作態度。根據這些只了資料,在病人出院時才能向病人提出合乎實際並能為病人接受的工作及生活指導。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康復方法
由於膝關節功能主要體現在關節活動度及股四頭肌、N繩肌肌力,所以康復的主要內容是ROM鍛鍊及股四頭肌、N繩肌肌力增強鍛鍊。此外,為配合行走及恢復體力,可附帶進行體力恢復鍛鍊。
1、ROM鍛鍊及股四頭肌、N繩肌肌力增強鍛鍊的一般問題
(1)運動量:運動量以運動強度×時間來表示。決定運動量時,必須考慮多種因素。首先,初次量限制在最小限度,與其過量,不如小量漸增;其次,根據運動後及次日的反應(全身狀態、疲勞、區域性腫脹、疼痛等)予以增減運動量。與其讓病人十分疲勞,影響次日的鍛鍊及康復信心,不如逐漸增量,還能讓病人看到每日鍛鍊後的功能進步,有助於增強康復信心,最好鍛鍊後不發生區域性疼痛、腫脹等,如發生也宜在幾小時內緩解,不允許持續到第二日。再次,均勻分佈運動量,給病人短時間休息。另外,與隔日長時間運動相比,每日短時間的運動更有效。最後,根據不同康復時期的需要及功能恢復的情況,調節運動強度、時間及方式。
(2)康復前、後的處理:康復鍛鍊通常事先不必做準備,但如有可能,在輕微的全身體力恢復鍛鍊後,再正式開始為好。另外在膝關節區域性腫脹、疼痛時進行紅外線、超短波、熱敷等溫療法,或應用寒冷療法,使區域性由於疼痛引起的肌肉痙攣得到緩解,推拿、按摩等亦有類似療效。對膝關節屈曲攣縮或屈曲受限進行伸展時,為緩解疼痛、軟化組織、鬆弛肌肉,可進行水療法中的溫熱療法。疼痛嚴重或對疼痛比較敏感的病人,鍛鍊時可加小量鎮痛藥,如嗎啡、可卡因、非甾體類解熱鎮痛藥等。對術後2周,膝關節ROM仍達不到90°(或術後9°~10°天,屈膝達不到75°~90°,伸膝達不到-5°~-10°),應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被動活動膝關節。
(3)康復鍛鍊的場所:鍛鍊本身的場所沒有特別的要求,幾乎所有的地方均可鍛鍊,但為便於病人集中注意力,場所宜安靜,鍛鍊最好在監督下進行,尤其是對康復意願不強烈者
(4)康復鍛鍊前準備:服裝宜寬鬆,但不要影響活動,穿底面不滑的鞋,以免摔倒。鍛鍊前特別是老年人,必須排尿排便,避免醒後30~60MIN內或起床後馬上鍛鍊。
(5) 聽覺刺激:在鍛鍊中,用聲音給病人以刺激,可以給病人以鼓勵,使病人最大限度地發力,特別是對肌力低下和活動度受限者,鍛鍊時家屬或醫護人員說“堅持一下”、“在來一次”、“再加把勁”等是非常有效的,尤其是在出現疲勞時。經驗證明,這種方法有時可以使運動能力倍增。
(6)不同鍛鍊形式的配合;膝關節疼痛會引起關節活動度受限,嚴重時導致肌力下降,相反,鍛鍊時ROM及肌力應同時鍛鍊,不可偏廢。事實證明,即使被動的膝關節ROM已達到要求,如果患者肌力低下,那麼已獲得的ROM也會部分喪失。
(7)維持性康復鍛鍊;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經一段時間康復鍛鍊,患者的肌力及ROM幾達正常水平,此時必須長時間甚至終生維持康復鍛鍊,否則已獲得的功能可能減退,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尤其如此。因為通過運動可能使失用性肌萎縮得以改善,但肌炎引起的肌萎縮仍然存在,必須持續地鍛鍊才能保持或增進已獲得的功能。
(8)對患者的講解:鍛鍊前要向患者及家屬說明鍛鍊的目的和方法,共同配合努力鍛鍊。常常是讓患者瞭解到鍛鍊的結果,增加其康復信心。
(9)相關關節功能的鍛鍊;膝關節只是負重行走關節中的一個,其他關節及肌群的鍛鍊也十分重要。尤其髖關節ROM及肌力鍛鍊。
(10)術後鍛鍊時傷口的保護:術後鍛鍊過程中,如傷口尚未確切癒合,必須特別注意避免汙染傷口,一旦傷口暴露,應馬上消毒,更換敷料
2、ROM鍛鍊
術後通過ROM鍛鍊,牽拉攣縮軟組織,避免粘連,使周圍組織能保持適當應力刺激,避免退變,促進下肢血液迴圈,防止深靜脈血栓形成和栓塞。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前ROM鍛鍊亦十分有益,ROM鍛鍊在術後2周內尤為重要。
根據Kettelkamp報道,在日常活動中膝關節所需的屈伸範圍是:步行約需67度,上臺階需83度,下臺階需90度,從椅中站起則約需93度.上下臺階時膝關節所需範圍還與身高和臺階高度有關.
(1)方法
1)持續被動活動器練習(contionuous passive motion,CPM):一般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膝關節於伸直位2~3天后開始使用CPM。2~3天的固定可以使術中鬆解的軟組織得到牽拉,這對術前屈膝攣縮嚴重者尤其重要。另外2~3天的制動可以減少術後出血。術後使用CPM可使關節活動比較容易,防止纖維攣縮和避免粘連,縮短恢復時間,增強康復信心。但是,CPM可能引起膝關節伸展滯缺和屈曲受限, 這一問題可以通過調整患者大腿和小腿與CPM各臂的長度及固定牢固而加以避免。此外,術後6~12個月時,即使不用CPM,通過主動活動,仍可獲得滿意的ROM。
2)主動膝關節屈伸活動:用於股四頭肌及過N繩肌肌力得到一定程度恢復,且術後疼痛較輕時,在使用CPM鍛鍊的同時進行。應要求患者儘可能地在CPM活動允許的範圍內同時鍛鍊ROM及肌力。具體方法包括輔助主動膝關節屈伸活動、隨意主動膝關節屈伸活動和抗阻力主動膝關節屈伸活動。輔助主動膝關節伸直鍛鍊股四頭肌肌力,輔助主動膝關節屈伸鍛鍊胭繩肌肌力,抗阻力主動膝關節屈曲需要胭繩肌收縮,抗阻力主動膝關節伸直需要股四頭肌收縮。
3)伸展滯缺及屈曲受限時的ROM鍛鍊:用於術後2周膝不能完全伸直或屈膝不能達90。目的在於剝離較新的粘連,伸長攣縮的軟組織,增加ROM。為使效果更好,一般手術後9~10天時患膝伸展滯缺超過5°~10°,屈曲小於75°~90°時,即開始以手法矯正,否則時間越長,效果越差。在病室麻醉、監護條件下,手法使膝關節被動伸直,並且屈曲達90°以上。麻醉作用消失後,口服非甾體抗炎藥,繼續原鍛鍊。
(2)ROM鍛鍊注意事項:
1)根據不同情況採用患者舒適的鬆弛體位,消除患者的精神緊張。
2)手法矯正時慎重考慮固定支援點和受力點,防止損傷。
3)不要急噪和使用暴力,要緩慢、均勻、分次進行。
4)鍛鍊後最好能用固定裝置維持一段時間,以保持療效,一般長期屈曲攣縮的膝關節即使在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也會因N繩肌的攣縮發生輕度膝屈曲畸形,而且正常人在休息位時膝關節也傾向於輕度屈曲,所以在睡覺時,伸膝位固定有助於維持ROM,一般術後須持續6~8周,以防止出現伸展滯缺
5)ROM鍛鍊與假體有關,由於人工膝關節假體很多,每一種假體均有其屈曲限值,這是在假體設計時就確定了的數值,如全髁型假體為100°~120°,PCA型為105°, YS型假體為140°,因此術後ROM鍛鍊時,屈膝不能超過此限度,否則會改變假體膝關節的生物力學,或引起組織損傷,此外脛骨平臺應後傾3°~7°,如果呈水平位或前傾,勢必會影響屈膝,因此ROM鍛鍊前必須通過X線片瞭解脛骨平面假體的傾斜度
6)相關關節功能亦影響膝關節ROM鍛鍊,尤其是同側髖關節功能。由於股直肌及縫匠肌分別起於髂前下棘和髂前上棘,止於脛骨結節和脛骨內上方,它們跨越髖、膝兩關節,收縮時既可屈髖,又可伸膝,所以屈髖位屈膝和伸髖位伸膝比較容易。故膝關節ROM鍛鍊時,髖關節應置於相應的體位。另外,髖、膝同為負重關節,其中一個的病廢勢必將影響另一個的功能,所以在鍛鍊膝關節ROM的同時,應同時鍛鍊髖關節ROM及肌力。對於髖、膝同時有關節置換指徵的病人,為便於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鍛鍊,目前多主張先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
7)膝關節ROM鍛鍊時應注意到手術情況及併發症等。如果用倒“U”字形入路,術後鍛鍊ROM時必須注意避免過度牽拉股四頭肌,以免發生髕腱從其止點處撕脫。如果術前或術中證實有嚴重骨質疏鬆,鍛鍊時應注意避免發生骨折,特別是在手法矯正伸展滯缺和屈曲受限時。嚴重屈膝畸形時,脛骨旋轉比較大,術中難以準確安放假體,術後鍛鍊時應注意在整個膝關節ROM中保持關節面對合良好。人工膝關節置換術術中ROM是在麻醉下軟組織鬆弛狀態時的ROM,術後如發現腓總神經牽拉傷,術後鍛鍊伸展膝時應注意儘可能避免進一步牽拉腓總神經,以免影響今後的康復。如術後發生感染,不管是否二次手術,均應暫時制動膝關節,停止ROM鍛鍊,直至感染控制後
3、肌力增強訓練
患者由於患膝長時間病廢,活動減少,股四頭肌及胭繩肌肌力均有不同程度減退,在術前、術後均有必要進行肌力增強訓練。一般O~5級肌力,採用不同的訓練方法。
(1) 肌肉功能再訓練:用於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合併腓總神經麻痺時脛前肌群的肌力增強訓練,此時脛前肌群完全不能收縮(O級)或有肌肉收縮,但不能使踝關節背屈。這種方法類似被動ROM鍛鍊,但強調下意識地傳到中樞裡的肌肉運動的感覺。
方法如下:醫生用手指觸控側脛前肌群,並對患者說:從現在起鍛鍊脛前肌群,它的作用是使腳面上抬。這樣把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在脛前肌群上,接著被動使踝關節背屈,讓病人體會肌肉運動的感覺,可讓患者在健側做踝關節背屈,讓患者體會肌肉收縮和踝背屈的感覺,要求病人精神集中在脛前肌群上,無論肌肉有無收縮能力都要努力用勁,醫生通過言語鼓勵“往上抬腳面,再抬一次”,同時用手替病人背屈踝關節,讓病人努力實現此動作。訓練時醫生用手固定踝關節,每次做1~2組,每組由數節組成,每節之間休息1~2分鐘。開始出現肌肉收縮時,即肌力達1級,應儘量多做被動的踝背屈運動,以保持運動記憶。
(2) 輔助主動運動:股四頭肌及胭繩肌力達Ⅱ級時,即應設法減輕肢體自身重量造成的阻力,進行輔助運動。從肌力低下,始終需要輔助運動,一直到能克服輕微阻力全關節屈伸活動,這個恢復過程要隨肌力恢復程度不斷改變輔助方法。側臥位在滑面上主動屈伸膝關節,不能達到的部分用手力協助,肌力增強後逐漸增加運動面傾斜度。浴池中側臥位利用浮力協助主動屈伸膝關節,因浴池可兼有溫熱療法的作用,故特別適合於伴有疼痛的患者,而且水的浮力既可作阻力,亦可作助力,如果配用水中運動阻力板,能適合各種肌力水平患者作肌力增強訓練。肌力弱時在水平面運動。肌力稍能克服阻力後將掛鉤後移,使運動面傾斜,在斜面上運動,或用手加阻力。股四頭肌稍強可在垂直面上運動,達不到的部分由手協助;仰臥位主要鍛鍊股直肌,坐位主要訓練股中間肌及內、外側肌。
(3)主動運動:肌力恢復到Ⅲ級能克服自身重力時即應開始主動運動,包括直腿抬高練習、仰臥起坐練習等。肌力Ⅲ級時(主要是股四頭肌),下地負重及行走有助於提高股四頭肌及N繩肌力,改善肌肉協調性,改善身體狀況,避免臥床引起的併發症,增強康復信心,但必須避免摔倒、剪下運動等意外的發生。如果膝關節不穩,可帶膝關節支架。以患肢單獨直立,負擔全部體重,通過體重縱向加壓,使股四頭肌和N繩肌均等長收縮,藉此增進肌力。用骨水泥的病人術後可早期下地,不用骨水泥的病人則應推遲5~6周,以免影響骨組織長入,達不到假體生物固定的目的。由於股四頭肌肌力不足,患者的行走姿勢可表現為屈髖後襬動骨盆,使髖外旋後,屈膝位將下肢擺向前方,同時彎腰向前探身,臂部後翹。這樣的姿勢起不到肌力增強的效果,是一種假性代償運動。正確的姿勢是抬頭挺胸收腹,站立位伸膝屈髖,通出第一步,站穩後身體略前傾,再邁出另一條腿。
(4)抗阻力主動運動:這種肌力增強訓練適合肌力已達Ⅳ~Ⅴ級,能克服外加阻力的病人。具體做法與輔助主動運動和主動運動相似。利用徒手、滑車和重錘、摩擦力、浮力流體阻力等進行鍛鍊。比如,屈膝90°坐位抬直腿鍛鍊,能夠抬50次以後,可在踝部加重物,從1kg開始,每次增加lkg,直至4.5kg;伸髖站立位屈膝能連續50次以後,可在踝部加重物,從o.5kg開始,直至2.25kg。此外,還有屈膝坐位起立、下蹲位起立、上下樓梯、靜態自行車等鍛鍊方式。
等長運動適合於肌力Ⅱ~Ⅴ級。股四頭肌等長運動方法是盡力背屈踝關節,儘量伸膝,股四頭肌收縮,使臏骨向近端牽拉,然後數5下,放鬆,即為一次。每小時可做50次,亦可手法加阻力以阻止膝關節主動屈伸而不出現關節活動,以此來使股四頭肌或胭繩肌等長收縮。此外,患肢伸膝位單腿站立亦為等長運動,可同時使股四頭肌及胭繩肌等長收縮。
等動運動用於肌力達Ⅲ~Ⅴ級者。在等動裝置上,病人在一選定的速度下做功,而等動儀將任何超過此速度的運動力量轉化為一種對抗運動的阻力,即超速越大,產生的阻力越大。這種阻力稱為適應性阻力,是在整個運動範圍內任何一點上隨病人發揮的力量的大小自動調節,此項鍛鍊要求病人盡力而為。
(5)肌力增強鍛鍊的注意事項:包括以下幾條。
1) 方法選擇:為了選擇最適宜於病人的訓練方法,要考慮多種因素。例如訓練目的(是維持原有肌力還是增進肌力,瞬時爆發力還是肌肉耐久力)、姿勢與體位、全身狀態、體力、地點、現有肌力、康復時期(術前、術後早期、中期、晚期)等。從肌電學立場考慮,下肢及軀幹肌的主要功能是長時間保持肌緊張,故等長運動在鍛鍊肌力的同時亦使ROM得到鍛鍊。所以,選擇鍛鍊方法時要綜合應用。此外,由於鍛鍊方法眾多,應根據已有條件選用或加以修改。
2) 阻力調整:根據患者現有肌力及ROM,必須適當增減阻力,並對姿勢、體位適當調整。
3) 固定:對股四頭肌及N繩肌鍛鍊時,應固定大腿,如固定不穩,肌肉難以用上力量。
4) 運動姿勢與體位;姿勢體位要便於運動,還要防止假性代償運動,以免過度疲勞或達不到鍛鍊目的。股四頭肌的代償肌包括內外旋肌(代償運動表現為髖內外旋同時伸膝)、臀大肌、腓腸肌(代償運動表現為站立位踝關節運動應該是“矢狀面上伸膝”)。N繩肌的代償肌包括腓腸肌、展髖肌群、縫匠肌(代償運動表現為不支援體重情況下,屈髖後出現屈膝動作,同時髖關節外旋),因此正確的N繩肌力增強運動應該是“矢狀面上屈膝”。
4、體力恢復訓練
為配合膝關節功能鍛鍊,使患者的行走負重功能得到增進,必須進行體力恢復訓練,尤其是長期臥床者、有激素使用史者、合併其他全身併發症者。這些病人體質弱,肌力差。這種訓練並不是針對肌力低下或關節活動度受限這一類損害,而是為了訓練全身所有肌肉、關節及心、肺功能等,是提高全身體力的訓練。此外,為適應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使用習步架及柺杖,必須鍛鍊上肢及背、腹部的肌肉。
體力恢復訓練有一系列的訓練體操,可參閱其他康復書籍。針對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簡化為“二、三、四、背、腹”鍛鍊,即肱二頭肌、肱三頭肌、股四頭肌、背肌、腹肌。簡單的方法有引體向上、支撐起坐、飛燕點水、五點支撐、仰臥起坐等。亦可根據肌力增強訓練的原則選擇相應的方法。
術後康復除上述內容以外,還包括作業療法、ADL訓練、綜合基本動作訓練,物理治療等等,因這些方法對人工膝關節置換術並非主要,故不贅述,可參考有關書籍。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一般康復步驟
1、術前期
此期鍛鍊的目的在於讓病人瞭解術後康復的一般程式,恢復體力,儘可能增強股四頭肌及胭繩肌力,增加ROM。但必須注意此期患者鍛鍊時常有疼痛,程度不一。因此不必要求過高,以免影響術後康復的信心,方法為主動膝關節屈伸(抗阻或不抗阻)、輕度肌肉電刺激等。
2、術後早期
即手術當日至術後第3天。此期疼痛比較重,而且膝關節伸直位固定。膝關節置換術後必須嚴密觀察病人,特別需注意病人有無心肺功能異常、休克、出血量過多等症狀。對高齡、有嚴重合並症的病人,術後可在重症監護室觀察數小時,待病情穩定後再回病房
抬高患肢,主動或被動踝關節活動(每小時屈伸10次),使用靜脈泵促進下肢血運迴圈。如發現腓總神經麻痺,應明確原因,如為敷料壓迫,應鬆解敷料,如為矯正畸形時牽拉所至,應予神經應養藥物。如維生素B1、維生素B12等。關節固定於中立位或被動踝關節活動防止足下垂
術後第3天,拔除引流管,引流管頂部及其管內凝血塊做細菌培養及敏感藥物實驗,拍膝關節正側位及屈膝45°髕骨軸位X光片
3、術後中期
術後第3天到第2周,此期鍛鍊的首要目的是ROM,至少為90°~0°,其次是肌力恢復訓練。膝關節功能主要體現在關節活動度及股四頭肌、N繩肌,所以全膝關節置換術後康復的主要內容是關節活動度鍛鍊及股四頭肌、N繩肌力增強鍛鍊。膝活動範圍鍛鍊,除恢復膝功能外,還有牽拉攣縮組織,避免粘連,促進下肢血迴圈,防止深靜脈血栓形成和栓塞作用。CPM是早期膝功能鍛鍊的主要手段。一般認為術後立即開始CPM鍛鍊,對術前屈膝攣縮嚴重者,作者主張術後先用石膏託於膝伸直位固定2~3天,以減少屈曲攣縮及術後出血。CPM鍛鍊方法為:術後第三天開始CPM活動,初次活動範圍為0°~45°,每天連續活動2h,每天增加活動範圍10°,出院前至少達到90°。CPM使關節活動比較容易,防止術後粘連,縮短術後恢復時間,增強病人康復信心。至術後6~12個月,即使不用CPM,通過主動膝關節屈伸活動,仍可獲得同樣的膝關節活動度。
使用骨水泥固定者,一般情況下,術後第4天在醫護人員或家屬的幫助下,即可練習下地行走,如關節不穩,可帶膝支架。對術前有較為嚴重的屈膝畸形患者,期間夜裡仍用石膏託固定於伸膝位,一般應持續4~6周
4、術後晚期
即術後14天至6周以內,此期目的以增強肌力為主,保持已獲得的ROM,如術後中期ROM未能達到90°~0°以上的屈伸度,應在此期以手法矯正。此外,還有其他康復鍛鍊,如ADL訓練、作業治療、理療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