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療(interventional treatment)是通過血管或面板上的微小腔道,或經人體原有的孔道,在影像裝置的引導下對病灶區域性進行治療的微創傷治療方法。子宮肌瘤是婦科領域介入治療應用最多的疾病,通過介入對瘤體血管阻斷或對瘤體消融破壞,達到縮小或消滅肌瘤,緩解臨床症狀的目的。子宮肌瘤介入治療的方法包括:子宮動脈栓塞術(UAE)、高強聚焦超聲消融(HIFU)以及射頻消融等。介入治療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有創手術,遏制了肌瘤的生長及其臨床症狀,也取得了一定的臨床療效。但是,目前仍然面臨較多的問題:(1)對較大肌瘤能否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2)對多發肌瘤如何減少殘留與復發(3)對卵巢功能遠期影響(4)再次妊娠子宮破裂的風險以及肌瘤惡變的風險等。
子宮動脈栓塞術
子宮動脈栓塞術(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是近年來新興的一項子宮肌瘤微創新療法。通過放射介入方法,行經皮股動脈穿刺,直接將動脈導管插至子宮動脈,並注入永久性栓塞顆粒,阻斷子宮肌瘤血供, 使瘤體發生缺血性改變而逐漸萎縮甚至完全消失,從而達到治療目的。其優點是創傷小,患者易耐受,可以保留子宮,住院時間短。UAE 治療可能引起嚴重的造影劑過敏、腎功能不全及凝血異常等UAE 可能引起卵巢功能衰竭,治療前後應測定基礎卵泡刺激素( FSH) 及雌激素水平,密切關注卵巢功能,欲保留生育能力的患者選擇UAE時應慎重。不是所有患者都適用UAE 術,目前該手術的絕對禁忌證包括妊娠、未治療的感染(特別是盆腔)、嚴重血管疾病、重症過敏、腎功能不全,相對禁忌證為黏膜下肌瘤、帶蒂肌瘤、近期接受過GnRHa治療、既往髂動脈或子宮動脈結紮和絕經狀態、迅速增大的子宮肌瘤。栓塞後的併發症主要有:盆腔疼痛、噁心、嘔吐、痙攣性疼痛、發熱,白細胞升高以及不適感,其表現的程度不一,並與症狀的緩解程度不相關。而且由於另有卵巢血管側支,在子宮動脈被栓塞後,可建立側支迴圈,使子宮肌瘤難以根治。
HIFU消融瘤體
HIFU 是近年來興起的新型能源治療方法,其將超聲源發出的聲能量聚焦於人體組織內某一區域,並使瞬間溫度達到65~100℃,使組織出現凝固性壞死,繼而被機體溶解吸收或纖維化。HIFU在破壞組織細胞的同時,也對肌瘤組織內微血管網路產生破壞效應。2004年獲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批准應用於治療絕經前、無生育要求的子宮肌瘤患者。目前臨床比較認同的適應證主要針對已完成生育,由於某些原因不願接受手術並希望保留子宮、瘤體直徑<250px的肌壁間肌瘤患者。
以下情況為治療禁忌:
(1)有惡性腫瘤家族史。
(2)短期內子宮肌瘤生長迅速者。
(3)肌瘤直徑>250px且有壓迫感或子宮體積小於妊娠20周。
(4)陰道出血嚴重。
(5)超聲聚焦預定的靶區與面板距離<25px者。
(6)腹部有縱行瘢痕的患者(因瘢痕可大量吸收超聲波,導致區域性過熱甚至灼傷面板,影響治療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HIFU治療引起的子宮肌壁區域性的凝固性壞死可能使妊娠子宮肌壁彈性降低,子宮破裂風險增加,通常選擇無生育要求的患者。近年來有學者對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也嘗試進行該項治療,並有成功妊娠的報道,但是,對於尚未生育的患者,目前仍首選手術剔除,HIFU仍要謹慎選擇。
子宮肌瘤消融術
射頻消融技術是近年來迅速發展起來的熱毀損技術, 它是一種高頻電磁波(540kHz),能夠產生60~90℃的溫熱效應。在B 超的引導下,將射頻治療源經陰道、宮頸等自然腔道,準確定點地介入到病變部位,其作用於組織,使組織溫度升高產生高熱,發生不可逆的凝固、變性、壞死,最後被機體吸收和排出,從而達到治療目的。治療量電磁波對患者及施術者均無影響, 該治療方法簡單、安全、創傷輕微,治療時間短,無需住院,療效確切,費用低,患者易接受,值得臨床推廣,被認為是毀損目標和範圍可控制的腫瘤治療方法。
射頻消融治療子宮肌瘤也具有一定的適應證及侷限性:①小肌瘤治療效果較好,且治療效果與肌瘤大小成反比,對於直徑<75px的肌瘤有可能完全排除或吸收,而對於直徑>125px的肌瘤難以一次性消融完全,且過多的壞死物質,易導致感染、敗血症等併發症。②當肌瘤位於子宮前壁、底部及宮頸部位時,穿刺電極易達到理想的位置,治療效果好。反之,側、後壁的肌瘤則較差;如為漿膜下肌瘤,為避免鄰近臟器或子宮穿孔性損傷而被迫放棄經陰道治療。③單個肌瘤比多個肌瘤的治療效果好。④對於術後腹痛、發熱、陰道排液等併發症及複發率等問題還有待進一步改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