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1、真性前列腺囊腫
前列腺腺體在胚胎髮育期內受到障礙,引起前列腺導管狹窄,造成阻塞,內容物逐漸瀦留而形成,故屬於瀦留性前列腺囊腫。
2、先天性囊腫
為中腎導管與中腎旁管發育異常、管腔部分擴張而形成囊腫。起於中腎旁管的囊腫常位於前列腺後正中處,而起自中腎導管的囊腫則居於兩旁。這種囊腫實際並非起自前列腺,常與膀胱後壁粘連。其體積往往可長到很大,壓迫膀胱頸引起排尿困難,壓迫直腸引起肛門墜脹感與排便困難。先天性前列腺囊腫常伴有尿道下裂、隱睪、腎發育不全等先天性疾病。
3、後天性囊腫
系由堅韌的前列腺基質導致腺泡不完全或間斷性梗阻,逐漸使腺泡上皮變厚,終至發生瀦留性囊腫,可位於前列腺內的任何部位或突出至膀胱頸部,直徑為1~50px。
4、炎症性囊腫
系前列腺慢性炎症引起結締組織增生,導致前列腺導管狹窄、分泌物瀦留形成囊腫。
5、寄生蟲性囊腫
由寄生蟲引起,如包蟲能使前列腺管及周圍發生慢性炎症;或由肉芽增生,逐漸形成囊腫。
上述各種囊腫以瀦留性前列腺囊腫最常見,可發生於腺體任何部分。
臨床表現
前列腺囊腫由正常的腺泡組成,或為多房性,腺泡內襯柱狀上皮,有的為低立方上皮,囊內充滿漿液性或漿液血性液體。前列腺囊腫可併發感染及結石,較大的囊腫當其生長壓向尿道或膀胱頸時,可使尿流受阻。常見症狀有尿急、尿頻、排尿費力、尿線細、尿瀦留等,壓向直腸時可引起排便困難。囊腫較大時直腸指檢於前列腺部可觸及囊腫,尿道造影可見後尿道有弧形壓跡,超聲與CT可明確其位置。
檢查
1、膀胱鏡檢查
可見直徑1~50px的半圓形、或有蒂圓形的透明腫物,突出於膀胱頸部。多為後天性囊腫。
2、X線檢查
(1)靜脈尿路造影 可發現泌尿系畸形,如腎不發育等。
(2)尿道造影 因囊腫與尿道不相通而不顯示,無異常發現。
3、B型超聲檢查
可在前列腺區發現內壁光滑、邊緣清楚、無內部回聲的圓形或橢圓形的透聲區。經直腸超聲,顯示前列腺中央向後上方延伸之界清、圓形無回聲區,呈淚滴狀,借一小蒂與精阜相連。
4、CT檢查
前列腺大囊腫和苗勒管囊腫位於前列腺的中線後部,為圓形、邊界清楚的囊性病變,呈水樣密度。
5、直腸或會陰穿刺
如囊腫過大,可經直腸或會陰穿刺抽出囊液。後天性囊腫為澄清黏液,亦可為暗褐色或血色,囊液內可含精子。
診斷
前列腺囊腫的病理改變可以通過囊腫的病理切片診斷。瞭解前列腺囊腫的形成機理後對前列腺囊腫的診斷有很大幫助。
治療
較小而無症狀的囊腫可不必治療,較大的囊腫或有症狀的小囊腫可用手術治療,途徑有經膀胱、膀胱外、經會陰、經直腸等多種。常由於暴露欠佳致手術切除不完全,複發率高、併發症多。囊腫近會陰用經會陰入路手術切除易引起ED,青年患者慎用。有報道在B超定位下經會陰或經直腸行囊腫穿刺抽吸,然後注人凝固劑,但易復發。
囊腫近尿道膀胱或突入膀胱用經膀胱手術切除或經尿道電切,去除大部分囊腫頂部使其充分引流。腹腔鏡切除前列腺囊腫具有組織顯露清楚、手術時間短、不易損傷盆腔組織、創傷小、不造瘻、出血少等優點,是治療向尿道後方及膀胱頸突起的前列腺囊腫的首選方法。
對於近尿道或突入膀胱的囊腫,經尿道電切除囊腫則是手術最佳途徑,但是對於年輕患者,保留精阜對正常射精至關重要。當患者持續高燒不退、尿路症狀無明顯改善、尿道溢膿、大便不暢時,應考慮前列腺囊腫的可能,藉助B超等檢查確診後行膿腫切開引流或穿刺引流治療。只有當膿腫徹底消滅之後,以上症狀才會緩解。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