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半-2歲
體格生長
1歲半-2歲孩子的體格生長速度仍較第1年慢,此時小兒一般已有12只牙,萌出上下尖牙。前囟門已經逐漸閉合,如果18個月以後,前囟尚未閉合,則為前囟閉合延遲,應去醫院檢查原因。
1歲半-2歲的孩子已開始能集中注意看圖片、看電視、玩玩具、念兒歌、聽故事等。但是,集中注意的時間較短,一般在15分鐘左右,並且以無意注意為主。記憶的內容也比較簡單,只能記些零散片段,面也較狹窄,一般是他們熟悉的生活內容,如做遊戲、分吃東西、玩玩具、看動畫片等。且記憶的時間短,很容易忘記。
雖然這個年齡對大人的依賴性還很強,但孩子的自我意識和獨立行動傾向正逐漸發展起來,做父母的會覺得孩子的獨立願望越來越強,不管是自己能做的還是不能做的,他都想自己去做,不願別人幫忙。例如,媽媽幫他穿衣服時,孩子不再只是配合,而是說:“我自己穿。”飯桌上,他不再滿足爸爸媽媽喂他,而是想要“我自己吃。”如果帶他出去,他會掙脫大人的攙扶,而要自己走。
除了以上這些,讓爸爸媽媽感到欣慰的還有,18個月以後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確實有了較大的發展。他們多數自己能脫外衣,有的還能試著穿衣服;到2歲時,大多數孩子都能自己較好地吃飯了,也會自己洗手了,還能用毛巾把手揩乾;而且多數已經能在白天完全控制大小便,2歲的孩子正值天熱的時候,還能自己解開褲子坐便盆。
營養與餵養
這個時期的小兒活動量日漸增多,胃容量可增加至300毫升,其生長、發育雖不象嬰兒那樣迅猛,但與成人相比,仍然是非常旺盛的,所以其食物的需要量、攝入量增多,然而其咀嚼和消化功能仍未十分健全,故不應過早地讓他進食一般的家庭膳食,在食物的選擇及烹調上仍應注意幼兒的特點,給其容易消化且營養豐富的食物,最好每餐仍能給孩子單獨燒一個菜,並經常變換花樣品種,注意細、碎、軟、爛等。
1)仍應保證孩子每天在早晚各進食1瓶牛奶。
2)食物仍應切碎煮爛,尤其是魚、肉等動物性食物。因為,儘管寶寶已經可以吃塊狀食物了,但因乳牙尚未出齊,咀嚼能力還較弱,所以不宜吃大塊狀的食物。
3)飯菜以低鹽食品為好,不吃醃製的食品;食品中最好不放味精、色素、糖精等調味品。
4)不吃帶刺激性的食品,如咖啡、辣椒、胡椒等;少吃油炸食物。
5)烹調時應注意儘量避免營養素的損失。如:淘米時間不宜過長、水溫不宜過高、淘米後不要浸泡;蔬菜應先洗後切、炒菜時應急火快炒、燒湯時應煮開後再加菜葉,煮的時間不能太長。
6)食物的烹調仍應做到色、香、味俱全。
7)幼兒愛吃帶餡的食品,如包子、餃子、餛飩等,可適當給孩子多做著吃。
此年齡的幼兒很喜歡弄杯握匙,自取食物,這是從餵食到自食的開端。大人要鼓勵寶寶自己進食。因為,自食不僅可以訓練孩子的動作發育及手眼協調功能,還可以培養孩子對飲食的興趣,增進孩子的食慾。孩子進食時,要注意訓練寶寶咀嚼和吞嚥固體食物的能力,每口食物吃進去要讓他充分咀嚼後再嚥下。因吸吮與咀嚼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進食動作,孩子必須通過訓練才能適應。並且咀嚼鍛鍊可促進上、下顎骨的生長髮育,為乳牙換恆牙作準備,也可避免牙列不齊及小兒咀嚼困難。
寶寶一日飲食舉例
餐次 時間 食物
早餐 7:00-7:30 牛奶肉末粥(鮮牛奶或奶粉200毫升,大米15克,雞肉10克
午餐 11:00-11:30 碎菜粥(大米25克,小青菜20克)、饅頭1只(麵粉25克)、肝泥碎土豆(豬肝25克,土豆50克,植物油5克)
午點 15:00-15:30 肉包子,水果(麵粉25克,豬肉10克,橘子50克)
晚餐 18:00-18:30 爛飯(大米30克)、蒸雞蛋(雞蛋50克)、菠菜湯(菠菜30克,植物油5克)
晚點 20:30-21:00 鮮牛奶或奶粉200毫升
生活照顧
1歲半以後的孩子,白天多數只在中午睡一次,約2-2.5小時,夜間再睡10小時,這樣每天可基本保證12-13小時的睡眠。做父母的應繼續培養和鞏固孩子自動入睡和單獨睡覺的習慣,這樣既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又可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
應繼續訓練孩子定時排便習慣,逐漸讓孩子自己主動去坐盆,但仍需大人在旁照顧。
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活潑好動,好奇心強,願意去戶外活動。只要不是颳大風、下雨、下雪,大人都應每天給孩子安排一定的戶外活動時間,並在旁照料,以防發生意外。活動地點以在居民小區的綠化地帶、庭院內或公園為宜。有些家長喜歡帶孩子逛馬路,卻不知道,馬路上人多車多,孩子缺乏安全意識,又喜奔跑,這樣很容易發生危險;而且,孩子的身高與汽車尾氣排放的高度相近,容易招致鉛及一氧化碳的吸入,對孩子的健康十分不利。
戶外活動時,可以讓孩子玩水、玩沙子,如居民小區有滑梯、蹺蹺板等設施的,也可以讓孩子玩,使孩子能從小體驗各種不同的感受,並認識周圍的自然景物。還可以讓孩子學著騎三輪童車,培養孩子的動作協調能力、平衡能力及獨立生活能力。在玩耍中,大人還應鼓勵孩子多與別的孩子一起玩,使他有更多的機會學習遊戲規則和與人交往。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