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肛腸科 副主任醫師 劉小球

  肛裂是一種常見的肛管疾病,初起僅在肛管面板上有一小裂口,有時可裂到皮下組織或直至括約肌淺層,裂口呈線形或稜形,如將肛門張開,裂口的創面即成圓形或橢圓形。通常情況下,肛裂的病因有四大學說:

肛裂學說一

解剖上的缺陷學說:肛裂多發生於肛門後位,主要是由於外括約肌淺層在肛管前後方各形成“Y”形薄弱區,恥骨直腸肌又加強肛管兩側的力量,因此肛門後部及前部不如兩側堅強,肛管向下後與直腸後壁形成一角度。排便時,乾燥的糞便對肛門後方薄弱區的壓力最大,又因肛管之後中線血運差,彈力較少,故造成肛門後方易受傷撕裂。這就是肛裂裂口的位置常發生於後方的原因。

肛裂學說二

感染學說:肛管上端齒線處的特殊結構如肛竇、肛門瓣、肛乳頭、肛腺等,容易被幹硬的糞團下移時所損傷,使區域性產生感染和炎症,或導致肛腺阻塞化膿,潰破後形成肛裂,由於區域性炎症刺激、括約肌痙攣、血液供應不足、傷口久不癒合,形成慢性潰瘍。

肛裂學說三

括約肌痙攣學說:肛門外括約肌皮下部由於病理性因素,纖維化而失去柔軟的特性,在肛門外括約肌淺層“Y”形薄弱區下端形成無彈性的橫閘,當乾硬糞團通過肛管時,此薄弱區容易破裂而出現裂口,裂口久不癒合形成慢性潰瘍。

肛裂學說四

外傷學說―肛門狹小學說:大多數學者認為乾硬糞團通過肛管時,易引起肛管撕裂,尤其是肛門先天性發育不良者,更易受到損傷。

  肛裂與區域性解剖結構有明顯的因果關係,可以說肛裂的發生是多種致病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長期大便祕結的病人,因糞塊幹而硬,便時用力過猛,排出時裂傷肛管面板,反覆損傷使裂傷深及全層面板。肛管後正中部面板較固定,直腸末端位置由後方向前彎曲,因此肛門後方承受的壓力較大,由此導致肛裂。

  肛裂綜合治療

  肛裂主要表現為排便疼痛、出血、便祕,除急性發作需就醫外,大多以家庭護理為主,那麼,我們如何做好自我調理肛裂症狀呢?專家給了我們下面幾點建議:

  1、通暢大便:

長期便祕是引起肛裂的最主要病因,因此,保持大便通暢,對該病的預防至關重要。病人應養成每天排便的好習慣,定時排便,適當地增加戶外活動,必要時可服緩瀉劑,如液體石蠟、果導片等,也可選用中藥大黃、潘瀉葉等泡茶飲用,可使大便鬆軟以利排便,便後用熱水坐浴,可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促進炎症吸收,減輕疼痛,緩解病人的緊張心理,以利排便。

2、調整心理:

加強肛裂衛生知識的宣教,向患者詳細講解該病的發病機理、轉歸及預後,以緩解患者的緊張心情,增強與疾病作鬥爭的信心,從而保持心情舒暢、平和。

3、調理飲食:

合理安排膳食,有利於保證大便通暢,膳食中應多食新鮮水果、蔬菜及粗纖維食物,少食或忌食辛辣和刺激飲食,多飲水可保證胃腸道有豐富的消化液分泌,有利於胃腸蠕動,防止便祕。

4、注重食療:

常食用粗纖維食物可刺激胃腸蠕動,有利於排便。一些具有補血潤腸作用的食物如桂圓肉、大棗、胡桃、胡麻、木耳、桑仁、松仁等可以常食,也可製成藥膳食療方食用,如桂圓肉粥、胡麻餅、松仁炒玉米、胡桃炒瘦肉等,可潤腸通便,促進裂口癒合。

5、注意衛生:

保持肛門處衛生、便後應及時清洗肛門,勤洗澡,勤更換內褲,可有效地防止感染,如出血量大,應到醫院就診,量少者應加強觀察,並注意食用補血的營養品及食物,以增強機體抵抗力。

6、堅持坐浴:

便前便後均用1:5000高錳酸鉀溫水坐浴,溫水為43℃-46℃,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鐘。坐浴可使肛門括約肌鬆弛,減輕疼痛,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促進炎症的吸收,有利於肛裂的癒合。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