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療是介於外科、內科治療之間的新興治療方法,包括血管內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療。經過30多年的發展,現在已和外科、內科一道稱為三大支柱性學科。簡單的講,介入治療就是不開刀暴露病灶的情況下,在血管、面板上作直徑幾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經人體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裝置(血管造影機、透視機、CT、MR、B超)的引導下對病灶區域性進行治療的創傷最小的治療方法。
對於需內科治療類疾病,介入治療相對與內科治療優點在於:
介入治療其特點是創傷小、簡便、安全、有效、併發症少和明顯縮短住院時間。
藥物可直接作用於病變部位,不僅可大大提高病變部位藥物濃度,還可大大減少藥物用量,減少藥物副作用。
對於需外科治療類疾病,介入治療相對與外科治療優點在於:
它無需開刀暴露病灶,一般只需幾毫米的面板切口,就可完成治療,表皮損傷小、外表美觀。
大部分病人只要區域性麻醉而非全身麻醉,從而降低了麻醉的危險性。
損傷小、恢復快、效果滿意,對身體正常器官的影響小。
對於目前治療難度大的惡性腫瘤,介入治療能夠儘量把藥物侷限在病變的部位,而減少對身體和其他器官的副作用。部分腫瘤在介入治療後相當於外科切除。
正由於以上諸多優點,許多介入治療方法成為了一些疾病(如:肝硬化、肝癌、肺癌、腰椎間盤突出症、動脈瘤、血管畸形、子宮肌瘤等)最主要的治療方法之一。
1、常用的技術:
按器械進入病灶的路徑分為:血管內介入和非血管內介入。
(1)血管內介入是指:使用1-2mm 粗的穿刺針,通過穿刺人體表淺動靜脈,進入人體血管系統,醫生憑藉已掌握的血管解剖知識,在血管造影機的引導下,將導管送到病灶所在的位置,通過導管注射造影劑,顯示病灶血管情況,在血管內對病灶進行治療的方法。常用的體表穿刺點有股動靜脈、橈動脈、鎖骨下動靜脈、頸動靜脈等。
血管疾病方面:包括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血管支架、溶栓治療、非血栓性缺血、控制出血(急慢性創傷、產後、炎症、靜脈曲張等)、血管畸形以及動靜脈瘻與血管瘤栓塞治療、下腔靜脈過濾器、TIPSS、血管再建、各種血管造影診斷、靜脈取血診斷等等。
腫瘤性疾病方面:包括腫瘤的供血栓塞與藥物灌注、動脈內照射、放射性損傷的預防、化療、術前栓塞腫瘤血管、血管作用性藥物及酒精等灌注。
(2)非血管介入是指:簡單的講就是沒有進入人體血管系統,在影像裝置的監測下,直接經面板穿刺至病灶,或經人體現有的通道進入病灶,對病灶治療的方法。
各種經皮活檢術、各種非血管性腔道的成形術(包括泌尿道、消化道、呼吸道、膽道等狹窄的擴張和支架)、實體瘤區域性滅能術(經皮穿刺瘤內注藥術、射頻消融術)、引流術、造瘻術(胃、膀胱等)瘻栓塞術、輸卵管粘堵和再通術、椎間盤突出介入治療、椎體成形術、神經叢阻滯術治療慢性疼痛等。
此外還有使用穿刺針直接經過體表穿刺至病灶供血動脈的治療方法。暫時被我們歸類為非血管介入。
2、治療方法:
支架技術:
(1)食管支架:晚期食管癌患者難以進食時,可經口咽將食管支架置入病變處,改善患者進食狀況,同時支架對腫瘤有一定壓迫作用,造成腫瘤缺血,延緩腫瘤生長。
(2)膽道支架:適合於因肝門、胰腺等部位腫瘤壓迫膽管引起的阻塞性黃疸,採取經皮肝穿,將膽道支架置於狹窄段,使膽汁直接進入十二指腸,是目前解決阻黃的首選方法。
栓塞治療:
(1)腫瘤的栓塞:肝癌、肺癌、盆腔等部位腫瘤均可通過導管將栓塞劑注入供血動脈,阻斷其血運,達到“餓死腫瘤”的目的。
(2)出血的栓塞:晚期腫瘤常引發大出血,如不及時控制,常引起其它併發症,導致死亡。如肺癌、膀胱癌、胃底食管靜脈曲張破裂等,該類患者應行急診介入治療,栓塞其供血血管,控制出血。如支氣管動脈、髂內動脈、胃冠狀靜脈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