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副主任醫師 朱高平

  失眠的概念

  失眠:指入睡困難和睡眠維持困難,失眠是睡眠障礙的一種。失眠的主訴包括入睡難、夜間或清晨易驚醒、醒後不易再入睡、醒後感到疲乏或缺乏清醒感等。患者日間思睡,同時兼有頭痛、心悸、健忘、煩躁等症狀。

  治療方針

  改善睡眠質量和(或)增加有效睡眠時間,恢復社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或消除與失眠相關的軀體疾病或與軀體疾病共病的風險。

  藥物治療

  一般的治療推薦非苯二氮卓類藥物:如艾司佐匹克隆、唑吡坦、唑吡坦控釋劑、佐匹克隆等,治療失眠時必須到專科醫師處就診,根據醫師開出的處方服藥。

  其他治療

  1、心理行為治療

針對失眠的有效心理行為治療方法主要是認知行為治療。心理行為治療對於成人原發性失眠和繼發性失眠具有良好效果,通常包括睡眠衛生教育、刺激控制療法、睡眠限制療法、認知治療和鬆弛療法。這些方法或獨立、或組合用於成人原發性或繼發性失眠的治療。

  2、物理治療

  重複經顱磁刺激是目前一種新型的失眠治療非藥物方案,可以和藥物聯合治療迅速阻斷失眠的發生,特別適用於婦女哺乳期間的失眠治療,特別是產後抑鬱所導致的失眠。

  3、放鬆療法

  放鬆是治療失眠的有效療法。方法是逐步放鬆和緊張全身不同的肌肉群。這種方法對整天都保持高警覺度的失眠病人非常有效。

  4、矛盾意向療法

  矛盾意向療法是勸說失眠病人從事他們最害怕的睡眠行為,即不睡。這種療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消除焦慮,因為焦慮可以抑制睡意。如果病人不再試圖去睡著,而是自然而然地保持清醒狀態,這樣將會減輕焦慮症狀,反而可能更容易睡著。由於對這種療法病人反應不一,所以究竟適合哪一種失眠病人目前還不清楚。

  5、生物反饋療法

  生物反饋療法是給患者提供視覺和聽覺反饋,幫助他們控制某些生理因素(如:肌肉緊張度)以減輕軀體的覺醒度。

  6、限制睡眠療法

  限制睡眠療法主要是縮短病人呆在床上的總時間,將病人的睡眠時間限制為實際睡著的時間。限制睡眠療法有輕度睡眠剝奪效果,能加快病人入睡、提高睡眠效率、減少病情波動。為防止白天過分瞌睡,每晚的睡眠時間不應少於5小時。

  7、綜合(認知)行為治療

  綜合(認知)行為治療是心理治療和行為治療相結合的一種治療方法。心理治療的目的是改變病人對失眠的看法和態度。行為治療包括刺激控制、限制睡眠和放鬆療法。由於綜合療法現在越來越普遍地被作為一個整體模式應用,所以將它歸為單獨的一類。

  8、睡眠衛生教育

  睡眠衛生教育的目的是讓病人更瞭解哪些保健措施和環境因素可能會對睡眠造成有害或有益的影響,從而提高睡眠質量。

  9、想象訓練

  想象訓練是讓病人想象某些令人愉快的或不帶感情色彩的畫面。這種療法實際上是放鬆療法的一個分支。

  10、認知療法

  認知療法力圖改變病人對睡眠的認識和態度。目的是減少失眠、情感性抑鬱、認知功能障礙和進一步睡眠障礙的惡性迴圈。

  認知療法糾正的觀念包括:

  (1)對睡眠不現實的期盼。

  (2)對失眠原因的錯誤認識。

  (3)誇大失眠後果。

  (4)試圖控制睡眠過程而引起的症狀性焦慮。

  11、光療法

  光療法的依據是:視網膜丘腦束將光資訊傳送至交叉上核,從而使人體內在的“晝夜節律起搏器”達到與明暗週期同步化。光療法對睡眠時相提前綜合症和睡眠時相延遲綜合症療效較好。對時差綜合症、倒班綜合症和非24小時睡眠-覺醒綜合症的療效不很確切,但也可選用。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