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康復治療師 龍森洋

  痙攣型腦癱患兒的肌張力明顯高於正常兒童,其下肢常出現交叉,跟腱緊張導致扶站時足底無法放平,只能腳尖著地。究其原因,就是患兒雙下肢內收肌肌群的肌張力異常增高,導致雙下肢出現交叉步態(剪刀步),從而影響翻身、爬行、站立和步行等基本能力。

  對於因肌張力過高導致的交叉步態,可採用康復訓練配合FSPR術進行治療:

  首先,是進行術前康復訓練:

  1、被動運動:患兒爺臥於三角墊上,治療者用自己的N窩控制患兒一側膝關節,雙手控制患兒另一側下肢,依次屈曲患兒髖關節、膝關節和距小腿關節,進而外展、外旋下肢,然後伸展下肢同時保持距小腿關節背屈姿勢,維持一定時間後回到起始位。該動作應反覆進行以達到牽拉內收肌的目的,應注意循序漸進,角度從小到大;患兒騎在玩具木馬進行適量的運動,會產生持續性牽拉內收肌的作用。

  2、主動運動:患兒仰臥位或側臥位,治療者手中拿一玩具放於患兒身體外側是,用語言指導患兒踢玩具,以達到患兒主動牽拉內收肌的任用 對於具有步行能力的患兒,可以使其扶牆壁橫走,在運動中主動牽拉內收肌,此項訓練可促通患兒的運動感知和運動認知能力。同時,讓患兒坐在小椅子上,屈曲髖關節和膝關節,可降低內收肌的肌張力。

  其次,對符合手術指徵的患兒在2.5歲至6歲期間進行手術:

  此處的手術特指FSPR術(功能性選擇性脊神經後跟部分離斷術),通過多導聯電生理技術進行術中監測,決定脊髓神經後根的切除比例,使切除感覺神經的範圍和比例更科學更客觀。全面調整患者的肌肉張力,使痙攣肌肉的肌張力盡量接近正常狀態。值得一提的是,FSPR只是選擇性阻斷部分神經後根纖維,而不會影響支配肌肉運動的神經前根及運動功能。具體的手術部位,可以根據患者具體病情而定:在腰椎部進行手術可解決下肢痙攣,在頸椎部進行手術可解決上肢痙攣。當然,部分患兒在FSPR後還應施行相應的矯形手術。

  最後,手術之後繼續堅持長期針對性的康復訓練:

  1、患兒取側臥位,使髖充分伸展,治療師輔助上面的一側下肢主動抬起,不能屈膝,必要時可以負重,如人為的阻力或沙袋負重。

  2、患兒取仰臥位,膝屈曲雙足底著床,治療師固定此姿勢,囑患兒主動抬起臀部做搭橋樣動作。

  3、單雙膝跪立位訓練,患兒取跪立位,治療師固定其骨盆處,防止屈髖,達到一定能力後就可進行單膝立位訓練,一側下肢跪於墊面,另一側下肢屈髖屈膝足底著墊固定,兩側下肢交替訓練,以訓練骨盆周圍肌力及雙下肢的交替運動。

  4、患兒取手膝位姿勢,治療師輔助患兒骨盆處使骨盆向患兒前方充分伸展後再復位,如此反覆多次,以訓練患兒的伸髖能力(劃小船)。

  要提醒一句,在進行康復訓練時,患兒的主動運動最為重要,康復師可以根據患兒情況給予負重,以達到理想效果。只要嚴格按照醫生的指導堅持科學規範的治療,痙攣型腦癱患兒就能得到較好的康復效果。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