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屑病俗稱“牛皮癬”,中醫稱之為“白H”,是常見的以紅斑鱗屑為臨床特徵的慢性炎症性面板病。銀屑病病因複雜,病情多變,易反覆發作。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銀屑病病因和發病機制與遺傳、感染、代謝障礙、內分泌失調、神經精神因素及免疫紊亂有關,目前尚缺乏對銀屑病安全、有效且遠期療效滿意的治療手段。近年來銀屑病發病率大幅上升,尤其是青壯年患者增多。據統計,銀屑病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顯示銀屑病在我國的患病率為0.123%。根據銀屑病的臨床特徵,一般可以分為尋常型、膿皰型、關節型及紅皮型銀屑病四種類型。
臨床分期標準:
(1)進行期(進行期):新皮疹不斷出現,舊皮疹不斷擴大,鱗屑厚積,炎症明顯,周圍有炎性紅暈,瘙癢。可見同形反應;
(2)靜止期(穩定期):病情穩定,基本無新疹出現,舊疹不見消退。
(3)恢復期(退行期):皮損變薄,炎症浸潤逐漸消退,鱗屑減少,皮疹縮小變平,遺留有暫時性色素減退的銀屑病白斑,或色素沉著斑。
中醫證候診斷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鄭筱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年5月版)、《中醫外科學》,參照《中醫證候鑑別診斷學》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中醫臨床診療術語》制定。
(1)血熱證
主症:皮疹多呈點滴狀,新疹不斷增多,原皮疹擴大,顏色鮮紅,層層鱗屑較多,瘙癢劇烈,颳去鱗屑可見點狀出血明顯。
次症:皮疹為新發或復發不久,口渴喜飲,咽紅疼痛,或心煩易怒,大便祕結,小便黃赤。舌質紅,舌苔薄黃或微膩,脈滑數或弦滑。
(2)血瘀證
主症:新皮疹較少出現,皮疹肥厚浸潤,顏色暗紅,覆有較厚乾燥白色鱗屑,伴有不同程度瘙癢或不癢。
次症:皮損經久不退,反覆發作,口乾不欲飲,女性可伴有月經量少色暗或有血塊、痛經;舌紫暗或有瘀斑、瘀點,苔薄白或薄黃,脈澀、沉澀或細緩。
(3)血燥證
主症:新皮疹較少出現,皮疹多呈錢幣狀或斑片狀,顏色淡紅、浸潤,鱗屑減少,乾燥或伴有皸裂,自覺幹癢或幹痛。
次症:病程較長,伴有口咽乾燥,大便祕結小便赤;舌質淡紅,苔薄,脈緩或沉細。
(4)溼熱證
主症:多發在腋窩、乳下、腹股溝等皺褶部位或身體屈側,皮疹紅而不鮮,紅斑潮溼、或有滲出,鱗屑粘厚,瘙癢;
次症:部分患者發病與受潮溼有關,多遇陰雨天病情加重。伴有下肢沉重、口苦咽乾不欲飲、腹脹、納呆食少、神疲乏力、便溏或先幹後溏,小便赤等。女子帶下量多色黃;舌質紅,苔黃膩或白膩,或舌體胖,邊有齒痕。脈滑或滑數。
(5)熱毒證:
多見於發病前患急性扁桃體炎或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特別多見於兒童和青年。多急性發病,皮損色澤鮮紅,伴發熱、咽紅腫痛、扁桃體腫大、區域性淋巴結腫大等全身不適,口乾口苦,便祕溲赤。舌質紅,脈數。
(6)風熱證:
發病前多有外感,起病急,皮損基底色紅,伴鼻塞、咳嗽、流涕、咽乾等,舌紅苔薄黃、脈浮數。
(7)肝鬱證:
皮疹復發或加重與情緒緊張或情志刺激有關,某些女性皮疹與月經或妊娠有關。伴經行乳房脹痛,脅肋痛、急躁易怒、心煩失眠、口乾、或伴抑鬱、頭暈腰痠等周身不適,舌質紅或淡紅,脈弦細或沉細。
(8)陰虛證:
皮疹顏色淡紅,鱗屑較少,面板乾燥,伴咽乾口燥,手足心熱,舌質嫩,少苔或有裂紋,脈細。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