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作為常見的難言之隱,有人熟悉,有人陌生,但大都有些模模糊糊的印象,身邊難免幾個親戚朋友患過這類疾病,尤其是在四川。
著名古代文獻《莊子?列禦寇》有這樣的記載:“秦王有病召醫,破癰潰座者得車一乘;舐痔者得車五乘。所治癒下,得車愈多。”身居高位的秦王,對於痔病的痛苦捨得用五匹馬拉的馬車去獎勵醫生,相當於現代的一輛豪車,加上與獎勵立下戰功的勇士等同的榮譽。
目前,現代醫學對痔病的發病機制尚眾說紛紜,闡發的學說達10餘種之多
主要包括:靜脈曲張學說、血管增生學說、動脈分佈學說、痔疝形成學說、肛墊下移學說、細菌感染學說、肛管狹窄學說、壓力梯度學說等。各個學說分別從某一個方面解讀痔瘡的成因,猶如瞎子摸象,大象是像簸箕還是像管子,或是像一堵牆?只針對一方面解釋往往是不全面的,有掛一漏萬之嫌,不能完整地詮釋痔病發展演變規律。
成都肛腸專科醫院楊向東教授認為,痔病的發生與發展機制符合生物退變的原理,據此提出痔發病機制的退變學說。
該學說的核心理念為:痔病實際上是直腸末端組織的退行性改變,即衰老退變。
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功能逐漸減退,痔病的發生是生理上的必然,是內因,是根本。
飲食辛辣、外感六淫、內傷七情等均屬次要因素,是外因,是從屬。
客觀的說,人類自從直立行走之後,便再也無法擺脫肛腸疾病的糾纏。
痔的退變,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血管的退變:直腸末端動脈血管相對豐富而穩定,但與之相反,直腸末端靜脈的平滑肌和彈性組織均較少,結締組織成分較多。基於這樣的組織解剖學差異,靜脈迴流血管在生命過程中,因各種原因(比如反覆炎症、組織衰退老化等)逐漸變得鬆弛,功能必然隨之降低,直腸末端動脈供應逐漸超過靜脈迴流的比例,導致靜脈血持續淤積,最終在直腸下端形成迂曲、擴張的靜脈團,引起痔病。
2.組織的退變:隨著年齡的增長及各種外因,如腹壓增高,下蹲用力排便等,直腸的部分肌肉、結締組織、粘膜發生變性、斷裂、撕裂而形成從上向下的移動,這種退行性改變,不僅僅侷限在直腸末端,而是直腸從上到下的一個整體改變,表現為整個直腸粘膜和粘膜下層組織與肌肉層的分離,即直腸粘膜內脫。這種退行性改變,是不可逆的,持續的。
中華中醫藥學會肛腸分會創始人史兆歧教授曾提出“消痔靈四步注射法”,不僅獲獎無數,更是廣受國內外的好評。
消痔靈四步注射的層次分別為:
(1)直腸上動脈分支;
(2)粘膜下層;
(3)粘膜固有層;
(4)竇狀靜脈下極。
四步注射的層次其實可以簡單地概括為“上、下、深、淺”四個方面。
“上、下”兩個層次注射消痔靈可以很好地起到封閉血管而斷流的作用。
“深、淺”這兩步是連續注射的,其主要目的是使退變的直腸粘膜層及其部分肌肉組織粘連固定及復位,即起到懸吊的作用。
幾十年來,國內外對四步注射療法運用了巨量臨床實踐,取得了可觀的成就,而這一切毫無疑問證實了退變學說的合理性。
為什麼痔瘡需要四步注射,分別針對退變的血管與退變的組織做治療?正是人體組織退化的必然特點,決定四步注射法的成功。
PPH(痔上粘膜環切吻合術)最初的理論基礎,是肛墊下移學說。在該學說的指導下,PPH在全球範圍內得到了快速的推廣運用。
成都肛腸專科醫院從2001年起開展了該項技術。按照肛墊下移學說的理論,採用PPH這項技術,從理論上應該使痔病的治療得到了根本性的“解決”,但臨床實踐又發現,PPH實際上也無法實現痔的完全“根治”。
在將直腸下段組織實行大容量的環切後,痔病居然照樣復發,甚至比例還不小,如高顯華[3]等通過對英文文獻的Meta分析顯示PPH術後複發率高於傳統痔切除術(CH)[17個研究,PPH組636例,CH組625例,OR 2.96,95%CI(1.57,5.56);P=0.0008)。我們如果按照退變學說的原理來分析,PPH技術實際上是無法“根治”痔病的,並且復發是不可逆的。
近年來,這個問題已經引起國內外一些臨床專家和器械研發工程師的重視。可喜的是,民族企業蘇州天臣國際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在很短的時間內已經研發並推出了專門器械―TST Starr+(Tissue-Selecting Therapy stapler與Starr術融合更優化的術式),並且經任東林、賀平、Autonio Longo、Gabriele Naldini等10餘位國內外資深肛腸專家的初步臨床試用,取得了非常好的臨床效果。
這個技術大大增加了以直腸粘膜為主的組織切割量。從退變學說理論上分析,與傳統的PPH技術相比,必將大大提高痔病的遠期治癒率,降低複發率。當然還需更多研究中心的更多的臨床實踐觀察,以找到其運用的規律性。
毫無疑問,痔病退變學基於醫生的臨床實踐的見解,大家所期望的,只是在痔病這種廣泛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的發生、發展、演變機制的研究中,為廣大的病患提供更加舒適、完善的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