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要求人工關節置換的許多患者朋友越來越多地關心關節假體的材料選擇和頭臼匹配的選擇問題。這個問題涉及到很多的專業知識。為便於理解,方便患者朋友選擇,簡要介紹一下。
人工全髖關節一般由四個部件組成:髖臼杯和內襯,股骨頭和股骨柄。髖臼杯和股骨柄是與骨骼固定在一起的(生物固定或骨水泥固定,在另外的文章中介紹),內襯固定在髖臼杯內,股骨頭固定在股骨柄上,兩者之間活動形成關節。頭臼匹配的選擇包括摩擦介面的選擇和頭臼大小的選擇。
製作人工關節的材料目前主要有鈷鉻鉬合金、鈦合金,生物陶瓷,高分子交聯聚乙烯等。鈦合金彈性模量比較接近骨骼,但不耐磨,只能製作髖臼杯和股骨柄假體,不適合製作股骨頭。鈷鉻鉬合金強度大,耐磨損,可以製作股骨頭、髖臼杯和股骨柄。生物陶瓷可用來製作股骨頭和髖臼內襯,高分子交聯聚乙烯只能用來製作髖臼內襯。
高交聯聚乙烯內襯對金屬頭、高交聯聚乙烯內襯對陶瓷頭(所謂的半陶)降低了磨損,可減少骨溶解。金屬對金屬、陶瓷對陶瓷的摩擦係數小,耐磨損性更強,骨溶解發生率更低,從而提高假體的存活率。金屬對金屬假體目前還有比較多的爭議。
摩擦介面的臨床選擇
影響全髖關節假體使用壽命的因素,以時間為序依次是手術技巧、固定強度、與摩擦介面磨損相關的骨溶解、假體疲勞失敗和假體周圍骨骼塑形程序。臨床上對摩擦副的選擇除了考慮假體相關的因素外,患者因素、手術因素的考慮同樣重要。
臨床上摩擦副的選擇主要考慮患者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齡、身體狀況、活動水平、預期壽命和經濟狀況。中國人年齡大於60歲、 活動量不大的患者,金屬對聚乙烯仍屬首選。常規選用金屬對金屬或陶瓷對陶瓷將明顯增加個人和社會的經濟負擔,既無必要也不合國情。而對於年輕患者,由於活動量大、預期壽命長,則應優先考慮更耐磨損的陶瓷對陶瓷或金屬對金屬假體,以期獲得較佳的遠期效果。選擇金屬對金屬摩擦副時,還必須排除金屬過敏和腎功能損害的患者。
頭臼大小的選擇
股骨頭的直徑目前應用的有22mm/28mm/32mm/36mm.22毫米股骨頭主要用於某些髖關節發育不良無法安裝標準髖臼的患者。28毫米股骨頭應用最多,也就是常說的標準頭,32毫米以上稱大直徑股骨頭,患者的髖臼必須有足夠的大小才能選擇安裝。股骨頭的直徑越大則人工關節的脫位率越低,關節活動範圍也越大,能夠更好地滿足年輕人的要求。大頭假體穩定性好,全髖關節置換後活動範圍接近正常人。對活動較多的年輕人,可選用大直徑的陶瓷對陶瓷假體或陶瓷對超高分子高交聯聚乙烯假體。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