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對尿路感染既存在著不少易感因素,也存在著許多防禦機制,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儘量避免各種易感因素,充分利用人體的防禦機制。
1、堅持大量飲水
腎臟排洩的尿液,對膀胱和尿道起著沖洗作用,有利於細菌的排出,每天大量飲水,2~3小時排尿一次,能避免細菌在尿路的繁殖,可降低尿路感染的發病率,這是預防尿路感染最實用有效的方法。在疾病的發作或緩解階段,每天大量飲水,亦有利於疾病的恢復,飲茶水或淡竹葉代茶飲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2、注意個人衛生
女性陰部及尿道口寄居著大量細菌,是發生尿路感染的先決條件。因此,要經常注意陰部的清潔,要勤洗澡,且不要用池浴或盆浴,要勤換內褲,在新婚、月經、妊娠和產褥期,尤應注意。女嬰要勤換尿布;
3、儘量避免使用尿路感染器械和插管
尿路器械易把尿道遠端的細菌帶入膀胱和上尿路,尿路插管後易發生持續性菌尿,因此,應儘量避免使用。在必須使用時,要嚴格消毒,在尿路器械使用48小時後,宜作尿培養,以觀察是否發生尿路感染。用尿路器械檢查之前,已經有細菌尿的病人,宜先控制感染。
有些患者當時雖無細菌尿,但以前曾有反覆發作的尿路感染史或有尿路異常,在尿路檢查或前後48小時宜服用抗菌素以預防感染。在留置導尿的頭三天,給予抗菌藥可預防或延遲尿路感染的發生,但3天以後給藥則無預防作用。另外,密閉式的引流系統連線尿路留置導尿管,可使尿路感染髮生率明顯下降;
4、去除慢性感染因素
糖尿病、慢性腎臟疾病、高血壓等多種慢性疾病,全身抵抗力低,易發生尿路感染,因此,對上述疾病給予積極治療,是平素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措施,也是治療尿路感染的重要環節。
癱瘓病人的尿路感染髮生為什麼較高
患有各種型別的與尿路有關的解剖或神經性疾病,特別是脊髓損傷造成的截癱或四肢癱瘓,致使發生功能性尿路梗阻或不能完全排空膀胱內尿液(殘餘尿增加),即所謂神經源性膀胱,尿路感染和腎盂腎炎的發病率明顯增加。在這些病人中常發生菌尿、敗血症,最後發生膀胱輸尿管反流和進行性腎臟瘢痕形成。
令人感興趣的是,引起這些病人發生尿路感染的病菌,與伴膀胱輸尿管反注、造成瘢痕形成的兒童尿路感染一樣,是非尿路致病病原體株。在這些病人中引發尿路感染的危險因素有:膀胱過度膨脹、高壓性排尿、大量殘餘尿、尿路結石、膀胱流出道梗阻、留置導尿管和尿路轉身手術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