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血管內科 副主任醫師 趙曉輝

  周圍動脈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的主要病因是動脈粥樣硬化,可導致下肢或上肢動脈狹窄甚至閉塞,是全身動脈粥樣硬化的一部分。本病表現為肢體缺血癥狀與體徵,多數在60歲後發病,男性明顯多於女性。在美國>70歲人群的患病率>5%。
  本病下肢受累遠多於上肢,病變累及主一髖動脈者佔30%,股一胭動脈者80%~90%,而脛-腓動脈受累者約40%~50%。
  症狀
  主要和典型的症狀是間歇性跛行(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和靜息痛;肢體運動後引發區域性疼痛、緊束、麻木或無力,停止運動後即緩解為其特點。疼痛部位常與病變血管相關;臀部、髖部及大腿部疼痛導致的間歇跛行常提示主動脈和髂動脈部分阻塞。臨床最多見的小腿疼痛性間歇跛行常為股、胭動脈狹窄。踝、趾間歇跛行則多為脛、腓動脈病變。病變進一步加重以致血管閉塞時,可出現靜息痛。
  體徵
  1、狹窄遠端的動脈搏動消失、狹窄部位可聞及收縮期雜音;若遠端側支迴圈形成不良致舒張壓很低則可為連續性雜音。
  2、患肢溫度較低及營養不良;面板薄、亮、蒼白,毛髮稀疏,趾甲增厚,嚴重時有水腫、壞疽與潰瘍。

  3、肢體位置改變測試;肢體自高位下垂到膚色轉紅時間>10秒和表淺靜脈充盈時間>15秒,提示動脈有狹窄及側支形成不良。反之,肢體上抬60°角,若在60秒內膚色轉白也提示有動脈狹窄。
  輔助檢查
  (一)節段性血壓測量
  在下肢不同動脈供血節段用Doppler裝置測壓,如發現節段問有壓力階差則提示其間有動脈狹窄存在。
  (二)踝/肱指數(Ankle-Brachial Index,ABI)測定
  是對下肢動脈狹窄病變實用與公認的節段性血壓測量;用相應寬度的壓脈帶分別測定踝及肱動脈的收縮壓計算而得ABI。ABI=踝動脈收縮壓/肱動脈收縮壓,正常值≥1,<0.9為異常,敏感性達95%;<0.5為嚴重狹窄。
  (三)活動平板負荷試驗
  以缺血癥狀出現的運動負荷量和時間客觀評價肢體的血供狀態,有利於定量評價病情及治療干預的效果。
  (四)多普勒血流速度曲線分析及多普勒超聲顯像
  隨動脈狹窄程度的加重,血流速度曲線會趨於平坦,結合超聲顯像則結果更可靠。
  (五)磁共振血管造影和CT血管造影
  具有肯定的診斷價值。
  (六)動脈造影
  可直觀顯示血管病變及側支迴圈狀態,可對手術或經皮介入的治療決策提供直接依據。
  治療


  (一)內科治療
  積極干預發病相關的危險因素;戒菸、控制高血壓與糖尿病、調脂等以及對患肢的精心護理;清潔、保溼、防外傷,對有靜息痛者可抬高床頭,以增加下肢血流,減少疼痛。
  1、步行鍛鍊 鼓勵患者堅持步行20~30分/次,每天儘量多次,可促進側支迴圈的建立,也有認為每次步行時間應直至出現症狀為止。
  2、抗血小板治療 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對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進展有效,有報告可降低與本病並存的心血管病死亡率25%。
  3、血管擴張劑的應用 無明確長期療效,肢體動脈狹窄時,在運動狀態下,其狹窄的遠端血管擴張而使組織的灌注壓下降,而因肌肉運動所產生的組織間的壓力甚至可超過灌注壓。此時使用血管擴張劑將加劇這種矛盾,除非血管擴張劑可以促進側支迴圈,否則不能使運動肌肉的灌注得到改善。換言之,缺血癥狀不可能緩解。對嚴重肢體缺血者靜脈滴注前列腺素,對減輕疼痛和促使潰瘍的癒合可能有效。
  4、其他 抗凝藥無效,而溶栓劑僅在發生急性血栓時有效。
  (二)血運重建
  經積極內科治療後仍有靜息痛、組織壞疽或嚴重生活質量降低致殘者可作血運重建再管化治療,包括導管介入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前者有經皮球囊擴張、支架植入與鐳射血管成形術。外科手術有人造血管與自體血管旁路移植術,各有相關指南參照執行。
  預後
  由於本病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其預後與同時並存的冠心病、腦血管疾病密切相關。經血管造影證實,約50%有肢體缺血癥狀的患者同時有冠心病。壽命表分析(life table analysisi)表明,間歇性跛行患者5年生存率為70%,10年生存率為50%。死亡者大多死於心肌梗死或猝死,直接死於周圍血管閉塞的比例甚小。伴有糖尿病及吸菸患者預後更差,約5%患者需行截肢術。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