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兒科 主任醫師 趙聰敏

  高危新生兒,是指新生兒因本身有生理缺陷或病理改變,或因母孕期有高危因素而受到嚴重威脅的新生兒。

  新生兒監護室(NICU)是新生兒科醫療技術裝置先進齊全的全託制管理病房,目的是為高危新生兒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簡潔、衛生的醫療環境,24小時有醫生護士陪護,入院後患兒的生活、飲食用品由家屬提供,生活上完全由醫護人員照顧以減少交叉感染的機率、促進患兒的治療及康復。但在新生兒監護室中,也存在一些因治療和護理產生的不利因素例如噪音等,對需要在NICU中接受長期治療的高危新生兒的發育和後期康復產生難以預測的影響。

  1、NICU噪音特點

  噪音是發生體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凡是妨礙人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的聲音都可歸於噪音。其強度水平用分貝來測量。NICU的噪音多為寬頻噪音,是由各種不同頻率的聲音組合而成的,具有廣泛性,突發音量大的特點。而近來的研究總結顯示,NICU 環境中的聲音大多波動在50~140分貝左右。

  1997年,美國兒科學院環境委員會建議NICU最安全的聲音水平是45分貝以下。2002年,美國環境調查委員會對NICU環境的聲音水平建議是50分貝以下,突發的聲音水平不超過75分貝。美國第五次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設計報告提出:建議NICU持續噪音限制在 ≤50dB (A),脈衝噪音限制在 ≤55 dB (A),國內尚無此方面標準或建議。如果不能維持聲音水平在上述最安全的水平以下,將導致大量高危新生兒由於噪音而影響健康。

  2、NICU噪音來源

  NICU的噪音來源於儀器裝置的噪音,包括新生兒孵箱、監護儀、呼吸機、吸引器、輸液泵等儀器工作及報警的聲音,新生兒的哭聲,護理站的電話機響聲,醫護人員活動及操作治療的聲音等,而醫護人員帶來的噪音為主要噪音來源。

  新生兒監護室噪音分貝值

  45dB

  50dB

  55dB

  60dB

  65dB

  70dB

  75dB

  80dB

  85dB

  95dB

  新生兒孵箱內常規噪音

  護士床旁交班

  搬動椅子、其他新生兒的哭聲

  小心地關閉新生兒孵箱的面板門

  大聲說話、咳嗽、監護儀報警

  新生兒孵箱報警、關閉藥品櫃

  關閉新生兒孵箱的面板門、在新生兒耳邊說話

  大笑、無意中碰撞新生兒孵箱

  在新生兒孵箱頂部放置奶瓶和其他物品、新生兒在孵箱中大哭

  粗魯地關閉新生兒孵箱的面板門

  2.1 醫護工作人員

  目前已有大量文獻報道關於NICU環境中物理來源噪音的研究,相對而言,關於醫護人員實施治療和護理行為過程中所產生的噪音的報道較少。有研究指出,工作人員的談話和行為可使環境噪音水平提高10~20分貝。由於NICU環境裡基礎聲音水平較高,醫護人員在說話時聲音也會不由自主地提高,因此NICU的噪音水平也隨之升高。

  在醫護操作中,醫護人員用力開、關暖箱門和病房門,碰撞孵箱及其他硬物或將其掉落在地上,扔垃圾,在孵箱頂上放置藥瓶或奶瓶等硬物,在NICU內洗手時水量過大,早產兒呼吸暫停時用力敲擊孵箱,對各種儀器報警聲和新生兒哭吵未及時反應等都會導致各種噪音的產生。某些工作人員忘記將行動電話開到靜音也會造成突發的環境噪音。

  2.2 NICU中的儀器和裝置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高危新生兒的急救和醫療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隨著各種新裝置的發明,NICU也逐漸成為了一個充斥噪音的地方。許多治療儀器正常使用和報警時發生的聲音大部分超過了NICU最安全的聲音水平,如新生兒孵箱、監護儀、呼吸機、吸引器、輸液泵等。

  2.3新生兒的哭聲

  事實上,新生兒上對他們自己的哭聲不會有反應,但對其他新生兒的哭聲則表現出痛苦的症狀,並隨之哭泣,這被稱為早期最基本的情感接觸表達。

  3、NICU噪音對高危新生兒的影響

  研究顯示,曾經在 NICU 裡接受治療的高危新生兒,其大腦發育成熟度可能和正常新生兒有所不同。較高的噪音對高危新生兒的損害包括:呼吸節律的改變,如呼吸暫停或呼吸急促;心律的改變,如心動過緩或過速;血壓和血氧飽和度的改變等。長期影響包括潛在的生長激素降低;聽力喪失的危險性增高;注意缺陷多動而引起的注意力不集中、學習障礙、情感障礙等。

  3.1 NICU噪音對高危新生兒的聽力損害

  人類聽覺系統發育起始於子宮中,已經證明胎兒在孕23周時就開始對聲音有明顯的反應。隨著胚胎的發育,聽覺系統逐漸成熟直到新生兒出生,在這個過程中,足月兒已經至少獲得了15-17周的聽力體驗。因此,嬰兒對噪音的敏感度從孕23周開始逐步建立,直到生後2-3個月達到一個固定的閾值。高危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因為發育不成熟因而更容易受到環境噪音的影響。持續暴露於各種儀器的警報聲、孵箱發出的噪音,醫護操作發出的聲音和突發噪音,使得早產兒比足月兒以及非監護室護理新生兒易發生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

  美國新生兒聽力委員會指出,在NICU裡的噪音是最主要的物理汙染因素。美國兒科學院環境健康委員會已經引用大量的研究證明:早產兒持續暴露於NICU噪音環境中能導致噪音引起的聽力損害,主要體現在聲音訊率辨別能力的發展異常。因為在一個嘈雜的環境中 ,新生兒的耳朵接受聲音的寬度實際上大大提高了,以致於他們在兒童、成人時將不能很好地辨別聲音的頻率。在不得不使用氨基苷類藥物的時候,噪音和這些潛在的耳毒性因素具有協同作用。

  國外文獻報道NICU中新生兒聽力下降發生率達20%~40%。孫建華等報道新生兒重症監護室中接受機械通氣重症患兒及高危兒聽力障礙發生率為40%。黎惟廣等發現使用呼吸機治療的高危兒,未使用耳罩隔離噪音的對照組嬰兒,聽力損失的發生率高出國外報道高限的5%。Roizen根據在NICU調研的結果,認為NICU噪音是耳聾發生的高危因素之一。Grote,J.J研究指出,除非高危新生兒能較早地在新生兒期接受篩查,並在6月齡之前接受治療,否則就會引起有關聽覺機制興奮作用的嚴重缺乏,並使得對心理、社會和其他重要行為的發展完善起非常重要作用的語言技能發展不充分或發展緩慢。

  3.2 NICU噪音對高危新生兒生理和行為反應的影響

  研究發現NICU的響亮噪音可顯著改變新生兒的行為及生理反應。長期暴露於NICU裡高強度的噪音能使新生兒的生理和行為方面的發展水平減退。

  突發噪音可產生一個由皮層下刺激反應系統,由兒茶酚胺為遞質介導的反射作用和激素調節系統引起的恐懼反應,對呼吸系統也有影響。由報警聲、電話鈴聲、工作人員較高的說話聲音或者其他嬰兒的哭聲所產生的高強度的噪音能引起高危新生兒明顯的氧飽和度的降低及一過性的心率增快,表現為興奮、哭吵和睡眠紊亂等;還能影響高危新生兒已經不穩定的生理平衡,使新生兒產生行為改變,從安靜狀態突然地轉變到恐懼狀態。

  Gerhardt KJ[19]等人研究發現當所有的新生兒處於基礎狀態的安靜環境裡,給予一個聽覺刺激,他們會有明顯的行為反應。他們的行為在刺激消失後的很長時間裡表現為擾亂不安,無法恢復到最初的安靜狀態。高危新生兒尤其脆弱,眾多因素影響他們的中樞神經系統使他們處理壓力的自主調節能力降低,不能選擇性地限制或阻止噪音刺激的侵入及其他有害性刺激對生理平衡的重要影響。

  3.3 NICU噪音對高危新生兒睡眠的影響

  高分貝和高頻的噪音能引起新生兒睡眠期間的生理改變,如心率增快、呼吸暫停或增快、血氧水平的一過性降低等。這些改變影響新生兒的睡眠,不管他們是被噪音刺激醒還是被迫改變睡眠狀態,都會讓高危新生兒承受額外的壓力和損失原本就不足的睡眠時間。但就睡眠節律而言,目前還沒有不擾亂新生兒本身睡眠的監測方法供研究。

  3.4 NICU噪音對高危新生兒體液系統的影響

  NICU環境噪音造成的新生兒覺醒時間的延長以及隨之引起的哭吵,是新生兒疾病和低氧血癥的潛在原因。動脈氧壓、血壓和顱內壓的波動可導致缺氧性腦損傷;血氧飽和度的降低可能影響到重要器官的正常生長髮育及代謝。有研究顯示新生兒在其大腦快速發育期間若停留在NICU裡,可能會經歷無數次噪音的嚴重影響,潛在的結果包括腦血管的脆性增加。

  3.5 NICU噪音對高危新生兒聽覺和情感發展的影響

  最近的研究顯示,由聽覺環境所產生的刺激在新生兒的情感和聽覺發展上起著重要影響,例如和新生兒親切的談話及其他有益的聲音會對高危新生兒的發育促進和康復有積極作用。女性的聲音,尤其是母親的聲音,和輕柔的聲音,能提高新生兒的生理反應和促進新生兒的生長。但NICU的環境噪音降低了對高危新生兒有益的聲音質量,導致其在家庭護理的初期區分母親和照顧者的聲音比較困難,由此造成新生兒以後的情感發育障礙。

  4. NICU醫護人員可採取的主動降噪措施

  雖然因為必須使用不同的儀器來維持NICU高危新生兒的生命,以及一些人為的因素,致使NICU環境的噪音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但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了很多降低 NICU噪音水平的方法。

  提高醫護人員關於噪音對新生兒危害的認識,並教導醫護人員瞭解到自己不恰當的行為會增加NICU環境裡的噪音水平,可以有效降低 NICU 噪音水平。

  4.1 改善NICU的環境和佈局

  在NICU地面鋪地板或鋪地板布、地毯,降低工作人員走路時發出的聲音;將洗手池設定在非醫療操作區中,洗手時將水量開到儘可能小,以減少流水聲帶來的影響;使用塑料垃圾桶分裝醫療垃圾和生活垃圾,近距離扔垃圾,避免碰撞產生噪音;將電話鈴聲調至最低,並將電話放在護理工作站遠離病床的地方;嬰兒床邊及孵箱外側貼上保持安靜的標示。如:我睡著了;請不要吵醒我等。

  此外,臺灣Hsin-Li Chen等人研究提出,將新生兒監護室內擺放在開放空間內的每個孵箱用木板隔開,可以使得孵箱內的噪音明顯下降。

  4.2 醫護人員的臨床干預

  4.2.1 報警音

  監護室內各種儀器產生的報警音是環境噪音中最主要的來源之一,但工作人員對報警快速反應,並儘可能降低報警音,在執行可能會引起儀器報警的操作之前關掉報警音(如吸痰時可預先關掉呼吸機報警音),則可大大減少報警音出現的頻率從而降低其不良影響。

  4.2.2 新生兒哭吵

  對哭吵的嬰兒及時作出反應,並進行安撫、餵奶、更換尿布或重新擺位,可減少新生兒哭吵對其他新生兒產生的影響。

  4.2.3 醫護人員的行為

  在進入NICU前嚴格按照要求更換軟底拖鞋,走路時腳跟先著地;將行動電話開至震動或靜音位置;避免在患兒床邊高聲談話及在暖箱頂上寫字、放置用物或用力敲打暖箱;執行護理操作時動作輕柔,儘量集中操作,減少開、關孵箱門;在關孵箱門之前可先按下箱門的彈簧扣以減少關暖箱門發出的聲音。

  4.2.4裝置和儀器的選擇

  購買或更新裝置時,應注意到儀器的聲音控制方面,儘量選擇產生較低水平噪音的裝置及儀器。

  4.3 降低噪音的幾種簡單設定

  4.3.1隔音耳罩

  新生兒隔音耳罩,可以在噪音環境中保護高危新生兒敏感的耳朵,提供較安寧的環境,它可以降低周圍環境的噪音水平約7dB,並使聲壓降低約50%,使行為狀態改變減少,從而延長新生兒的睡眠時間。

  4.3.2軟帽

  除了戴耳罩外,對於不可避免的噪音,另一個有效的措施是給新生兒戴上帽子,從而降低持續的、重複的噪音(如呼吸機發出的聲音)。

  4.3.3 覆蓋孵箱的小被單

  Saunders研究指出在孵箱的外壁區域性覆蓋小被單可阻止孵箱外的噪音穿透玻璃壁而影響新生兒,此法可降低孵箱內的噪音水平約4.8分貝。

  4.3.4聲音吸收裝置

  目前很多相關研究都提出了許多方法保護NICU裡的新生兒免受噪音的干擾,而在孵箱內,主要由於新生兒哭吵而產生的較高的噪音,卻少有人注意到。而近期的研究指出,在開放空間中突發噪音的聲壓級比封閉空間中的突發噪音要小。因此,在新生兒孵箱內安裝聲音吸收裝置,不失為簡單可行的辦法。

  土耳其E.Altuncu等人的研究指出,在新生兒孵箱的四周和頂部放置吸音泡沫手工製成的吸音裝置,測得的環境基礎噪音從56dB降至47dB,孵箱溫度報警器的噪音從82dB降至72dB,監護儀報警器的噪音從64dB降至56dB,關閉孵箱門的噪音從80dB降至68dB,與此同時,新生兒自己的哭聲也從79dB降至69dB。

  5、總結

  NICU裡的噪音特點鮮明、來源廣泛,並對高危新生兒的長期影響確實存在。一方面,持續、重複、高強度的噪音刺激會妨礙高危新生兒的生理平衡,並對他們造成長遠的嚴重影響;此外還可能增加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另一方面,噪音環境對醫護工作人員的交流和工作效率也是負面影響因素之一,從而使得高危新生兒的治療受到二次影響。因此,醫護人員應當全面、正確評估 NICU 環境裡的噪音水平並尋找噪音來源,並通過有意識地改善NICU的環境和自己行為來達到降低NICU噪音水平的目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