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各種心理現象都是客觀事物在大腦中的反應。大腦是人體的高階中樞,對身體的一切機能、活動起著支配或調解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證明,情緒劇烈的波動,會打亂大腦功能的正常發揮,使得身體內部機能失調,引起許多疾病。巴甫洛夫指出:“一切頑固的、沉重的憂悒和焦慮,定會給各種疾病大開方便之門。”有人調查發現,在遭遇強烈刺激,感情急劇波動後,短時間內死亡的170個案例中,59%死於個人不幸與巨大損失訊息傳來之後;34%死於面臨危險或威脅的處境;7%死於狂喜之時。蘇聯科學家皮羅格夫觀察到:勝利者的傷口比失敗者的傷口癒合的要快,癒合的要好。
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狀態,對心血管機能具有明顯影響。如情緒激動時會出現心跳加速,害羞時面部血管會擴張等,都是常見的現象。臨床觀察,心絞痛往往在情緒激動時發生,這是由於在情緒激動或緊張的腦力勞動時,神經系統處於高度興奮狀態,血液中茶酚胺的含量增加,引起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增加了心肌的耗氧量,從而突發心絞痛,嚴重者甚至可以誘發急性心肌梗死。
一般人在高興時胃口較好,在悲傷時食慾減退。研究表明,情緒變化時,迷走神經興奮,為功能受到影響。此外,情緒對腸功能變化也是很明顯的,如憤怒、焦慮的情緒是結腸功能亢進,造成結
腸持續收縮,結腸變窄,溶菌酶分泌增加,腸結膜變脆,並出現斑點狀出血,甚至糜爛、潰瘍。
有個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將兩隻羊分別關在兩個籠子裡,給予相同的生存條件,所不同的僅僅是讓其中一個籠子靠近狼窩。實驗表明,在相同的生存條件下,那隻靠進狼窩的羊因恐懼、焦慮而最終導致潰瘍病。之後,將患病的羊遠移至沒有狼的環境下,並給予相應的治療,潰瘍並逐漸癒合。如果將這隻羊再次放在狼窩旁,潰瘍病會再次復發。
上述實驗表明,精神因素的刺激對潰瘍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專家研究發現,當一個人受強烈而持久的緊張刺激時,就會產生一系列情緒變化,如憤怒、恐懼、焦慮等。這些情緒變化能直接影響大腦皮層中樞對皮層下中暑的控制,並通過神經調節機制的改變擾亂胃的生理功能,是胃粘膜充血水腫,胃蠕動增強,胃酸分泌明顯增多,甚至會腐蝕胃粘膜。
心理太過緊張會導致神經系統嚴重失調,引起各種神經官能症,包括神經衰弱、癔病和強迫症,嚴重者還可以引起精神錯亂和行為失常。所謂反應性精神病大都是這樣引起的,它是由強烈、突然或持久的精神因素所引起的一種精神障礙。
內分泌專家告訴人們,過度緊張、長期焦慮等精神負擔是誘發“甲亢”的重要因素。從“甲亢”病人就診時的主訴可得知,升學、出國、晉級、提職等可導致情緒波動,而由於工作、學習過度勞累,引起精神持續緊張,與發病更有密切關係,農村的“甲亢”病人就明顯較少
引起癌症的原因儘管很多,但近年來大量科學實驗證實,不良的心理――社會刺激因素是一種強烈的促癌劑,這一點也已為動物實驗所證實。如將狗分成兩組,使一組長期處於驚恐不安狀態,另一組則生活在安靜的環境中。結果,前一組6條狗中有3條狗死於癌症,後一組4條狗都安然無恙。現代身心醫學實驗證實,不良心理因素,過度緊張刺激,憂鬱悲傷等,可以通過類膽固醇作用使胸腺退化,造成免疫性淋巴細胞成熟障礙,抑制免疫功能,誘發癌症。
以上都說明了心理因素在疾病的發生、發展及預防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要防止疾病的發生,必須注意心理健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