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兒童矮小症已成為不少家庭及社會關注的重要問題,但這並不意味著發現孩子身材矮小後,家長都採取了正確的方法。不少家長因自己孩子矮小,就不加選擇地濫用各種“增高”藥物,還有些家長期待孩子可能“晚長”,而一味盲目地等待,待孩子已經是高中學生,甚至已經是大學生了,因為求學、就業等需要時發現身高不足時才來就診,這時孩子的骨骺接近或已經閉合,生長潛力已非常有限,因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因此,矮小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尤為重要。
那麼,怎樣才算身材矮小呢?一般來說,身高低於同年齡、同性別、同地區、同種族正常兒童身高的第三百分位數或兩個標準差(國家標準)以下,兒童期伴有生長速度低於4釐米/年,即稱為身材矮小。
身材矮小常見原因:
1、內分泌疾病
如垂體性侏儒症、甲狀腺功能低下及性早熟等。
垂體性侏儒症(即生長激素缺乏症)最常見,主要表現為勻稱性矮小,面容幼稚而智力正常,常伴性腺發育不良如小陰莖、隱睪及尿崩症等,多數青春發育期延遲,此類患兒如果不進行生長激素治療,其成年後身高僅在1.30米左右。
甲狀腺激素是促進生長髮育的重要激素,甲狀腺功能低下患兒常因缺乏甲狀腺激素而致發育遲緩、生長落後,常伴智力低下。
性早熟是引起身材矮小的常見疾病,由於性激素提前大量分泌,開始時生長速度比同齡同性別兒童明顯加快,身高明顯增加,但是由於性激素的刺激,使骨齡超前,骨骺提前閉合,生長早停止,最終導致成年後身材矮小;還有一種情況,雖非性早熟,但發育較早,表現在上小學或初中時身材在班級屬於高個子,但到初中後期或高中後,生長速度明顯減慢,別人在長個子時,自己停了下來,最終也是小個子,即所謂的“高小孩”、“矮大人”,這種情況最易失去治療機會。
2、染色體疾病
如Turner綜合徵(又稱特納綜合徵,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綜合徵),是引起女孩矮小的較常見疾病。主要表現為身材矮小、頸短、頸蹼、面板黑痣、青春期無性徵發育及原發性閉經等,但有不典型患兒,僅表現身材矮小。其它,如先天愚型、糖原累積病等,除身材矮小外,常伴智力低下,特殊體態和外貌。
3、骨骼疾患
如軟骨發育不良、成骨不全、腎小管酸中毒、抗維生素D佝僂病等,這些孩子均有明顯骨骼發育畸形、特殊體態和外貌,為非勻稱性矮小。
4、宮內生長髮育遲緩
由於母孕期營養或供氧不足、胎盤疾病、宮內感染、胎兒基因異常等因素導致胎兒宮內生長髮育遲緩。表現為出生體重小,一般低於2.5千克,這部分孩子成年後約1/3表現為身材矮小。
5、特發性身材矮小
這類患兒的下丘腦、垂體並無明顯病灶,但生長激素分泌功能不足,目前原因尚未完全明瞭。
6、家族性矮小
父母雙親家族中有身材矮小者,其生長速度不低於4釐米/年,骨齡與實際年齡相當,智力和性發育正常。
7、體質性青春期延遲
屬於正常發育的一種變異,男孩多見。表現為出生時和生後數年生長髮育無異常,以後生長速度變緩慢,尤其青春期前或即將進入青春發育期時,性發育延遲,骨齡也落後,但與生長相平行,也就是真正的晚發育。父母中一方或雙方有類似情況,最終身高不受影響。
8、慢性疾病和長期營養不良
嚴重的心臟、肝臟、腎等慢性疾病,長期營養不良以及精神心理壓抑等因素也可以影響生長髮育。
身材矮小可由多種病因引起,針對不同的病因應採取相應的治療辦法,切忌盲目用藥而耽誤治療。提醒家長注意三點:孩子是否屬於矮小症?孩子矮小的原因?是否可以治療?
身材矮小的治療:
目前,治療方法大致有三大類:
1、補充生長激素。
2、斷骨延長術。
3、保健品。
目前市面流行的各類保健品療效不確定,而斷骨延長術雖然能使骨骺已經閉合的孩子身高再增加5~7釐米,但手術痛苦大,風險大,術後副作用不可預測。生長激素主要用於生長激素缺乏症、Turner綜合徵、宮內生長髮育遲緩、特發性矮小等原因引起的矮小,屬特效藥。生長激素用於治療矮小症的臨床效果,取決於開始治療的年齡、骨齡以及營養供給等因素。一般開始治療年齡愈小,效果愈好。如曾濫用其他藥物而使患兒骨齡增加,則明顯影響治療效果。生長激素的療程一般可持續至骨骺融合為止,其間應每3個月檢查一次,治療期間還應注意檢查甲狀腺功能,必要時補給甲狀腺素等。
除藥物治療外,合理營養、適當運動及充足睡眠是促進生長髮育的必要條件。充足的營養是重要的物質基礎,要注意科學餵養,均衡飲食;運動可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尤其是彈跳可刺激骨骼增長,因而應讓兒童多做戶外活動;充足的睡眠是長高的必要條件之一,因為生長激素的分泌高峰是在熟睡後出現,所以,處於生長期的青少年應合理安排時間,儘量不要熬夜。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