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燒傷與面板外科 副主任醫師 官浩

  伴隨環境汙染,食品安全,工作壓力等等,基底細胞癌發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趨勢,根據本人臨床體會,科普下相關知識。
  基底細胞癌
  非黑素瘤性面板癌(NMSC)是人類最高發的惡性腫瘤,其中基底細胞癌(BCC)又最為多見。1827年Jacob首先描述,但到1902年才由Krompecher將其與其他上皮性腫瘤明確區分開來。基底細胞癌流行病特點是:男性患者多於女性,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
  疾病概述

  目前研究認為,基底細胞癌的發病與Hedgehog pathway通路所涉及的多個基因變異有關,其中最常見的是PTCH1基因、TP53基因等。研究還證實存在很多基底細胞癌發病相關的危險因素,比如紫外線不當暴露、離子射線、膚色較淺,患有著色幹皮病或皮脂腺痣等疾患。值得一提的是,對於基底細胞癌病例還要詢問家族史,因為痣樣基底細胞癌綜合徵等以基底細胞癌為特徵的疾病屬於遺傳病範疇。
  臨床表現
  基底細胞癌可以發生於頭面、軀幹和四肢,但多發生在頭面等光暴露部位。根據皮損顏色為皮色或黑色,可以分類為色素型和非色素型。結合病理,較為公認的臨床分型有:結節型、淺表型、硬斑病樣型、囊腫型、基底鱗癌性、微結節型、Pinkus纖維上皮瘤。最為常見的是結節型,常中央有潰瘍,這時又稱為結節潰瘍型基底細胞癌,這種型別多見於頭面部。微結節型和硬斑病樣型相對少見,但也多見於頭面部。軀幹最常見的是淺表型基底細胞癌。

  病理改變
  不同型別基底細胞癌的病理表現不盡相同,但具有共同的基本特點。比如腫瘤細胞成巢狀聚集,細胞形態大小均勻,細胞核異型性少見,胞漿少,嗜鹼性藍染,類似於基底細胞。再如,腫瘤外圍細胞呈柵欄狀排列,由於製片原因,腫瘤細胞巢常與周圍組織之間存在裂隙。抓住上述特徵,無論細胞巢表現為大結節,還是微結節,或是條索樣,都很容易診斷基底細胞癌。
  診斷與鑑別診斷
  基底細胞癌診斷的金標準是病理,故而針對可疑面板腫物一定要積極行活檢病理檢查。有研究顯示基底細胞癌肉眼診斷的準確率只有67.9%,這個結果進一步佐證了病理的重要性。
  需要強調的是,惡性面板腫瘤的切除範圍和方法與良性腫物截然不同,所以一定先行病理確診,再完整切除。如果順序顛倒,有時對後續治療會產生干擾。
  疾病治療
  基底細胞癌首選手術切除。由於基底細胞癌是連續性侵襲性生長的腫瘤,極少發生轉移。有循證醫學研究顯示,原發性基底細胞癌按照傳統腫瘤擴切方法治療5年治癒率約為93%。如果基底細胞癌發生在軀幹、四肢且面積較小,可以考慮外擴5mm切除腫物,最好術後全面病理檢測切緣。
  治療的BCC的優勢
  腫瘤切除是否乾淨的關鍵是切除的範圍,對於其他學科醫生來說存在切除範圍過大,就面臨傷口無法封閉,或者封閉後張力很大的兩難境地。之所以敢於採用擴大切除,就是因為團隊基於學科的創面修復技術,可以最大範圍和深度的的切除腫瘤。切除過程中隨時冰凍病理檢查,確保切除乾淨。切除後遺留創面我們根據需要採用植皮,皮瓣,肌瓣,筋膜瓣修復。技術上的保證,為良好的療效奠定了基礎。

  基底細胞癌對於放射治療和冷凍治療也比較敏感。如果患者由於各種客觀原因無法接受手術,可以選擇放射治療和冷凍治療。對於硬斑病樣型或微結節型等易復發、侵襲性強的基底細胞癌,建議術後追加放射治療。
  基底細胞癌治療後要隨訪5年以上,總的來說預後非常好,複發率較低,一旦復發還可以再次手術,很少致命。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