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透析好?是一個爭論頗多的話題。作為病者及其家屬,往往認為透析十分麻煩,能不做盡可能不做,有生命危險時才作決定也不遲;有些醫生認為,透析和移植都不是萬全之計,亦有併發症和死亡,何不在感覺尚好的腎功能衰竭早期,先用非透析治療,能挺多長就多長,儘可能延長非透析治療期,到沒法生存下去了,做透析維持,血透或腹膜透析沒法維持了,先改換透析方式,輪流把生命支撐,到最後才接受腎移植。
這些都是一種痛苦的活命哲學,因為目光在於儘可能讓病人活命,儘可能讓壽命長一點,但不計較他們活得是否舒服、是否快樂,用醫學術語說,就是生活質量如何?
讓我們看看早期透析和晚期透析病人的狀況,便有啟示。
國外觀察到早期透析病人有幾方面面優於晚期透析:
(1)住院時間:早期透析住院時間平均5.8日,而晚透析者34.5日;
(2)治療經費明顯減少,因為透析後體質改善,生活質量良好,合併症減少之緣故;
(3)存活率明顯升高,有人調查觀察4年,早期透析者85%存活,而晚期透析者存活只有50%;又有一組調查10年,早期透析存活80%,晚期透析不足55%;(4)早期透析幫助減輕體內過多的水瀦留,有利控制高血壓,因而減少了降壓藥物的使用,免除服用過多藥物帶來的胃腸不適及多種症狀;
(5)早期透析可以改善營養不良;
(6)早期透析者營養狀態、精神、體力均好於晚期透析者,恢復工作、對社會的貢獻均勝於晚期透析。
何時透析好?60年代中期便訂出了常規的透析指徵,包括絕對適應證和相對適應證。根據近年的觀察,又提出了營養不良是慢性腎功能衰竭者選擇透析時機的早期、客觀指標。
開始透析的適應症:
絕對適應症:
慢性腎功能衰竭出現心包炎、血力衰謁、肺水腫、出血等進展性的、致病性的病情,或不可逆的病變。
但致命性病情的出現是無法預測的,待這種病情出現才透析,有導致病者死亡的危險,是十分被動的。
相對適應症:
食慾減退、體重減輕、明顯乏力、噁心嘔吐等,但這些表現常會被其他的表現掩蓋了而被忽略,或病人會自動地調整其工作而改變了對健康的感受;又會被其他因素干擾而出現類尿毒症症狀,所以欠缺客觀。
近代認為,透析或腎移植不僅僅是為了延長生命,還要活得更好,獲得最好的康復,只能在早期透析才做得到。
現代開始透析時才宣佈這個治療措施,病者及其家人會驚慌失措,難以定奪,所以,透析的宣傳教育亦要走在前面,做到未雨綢繆。
患了慢性腎病伴腎功能不全,要定期測定腎功能。當腎臟的肌酐清除率下降至20毫升/升左右,就要加強治療計劃的教育,做好選擇透析方式的準備。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