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內鏡技術問世已百年,其真正快速發展卻只有20年的歷史,尤其近10年,隨著技術、裝置、器械的不斷進步,神經內鏡技術已成為微創神經外科技術的一個重要分支,在許多常見神經外科疾病的治療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神經內鏡技術的適用範圍主要包括:
1、梗阻性腦積水
腦積水成因複雜,故治療困難。腦室-腹腔分流術雖廣泛用於臨床且效果滿意,但其併發症不容忽視。隨著神經內鏡技術的發展,神經內鏡下第三腦室底造瘻術(ETV)已成為治療梗阻性腦積水的主要方法。該技術更接近腦脊液迴圈的生理狀態,避免了植入分流管及其相關併發症。應用神經內鏡治療腦積水的手術還包括導水管成形術、透明隔造瘻術、脈絡叢燒灼術等。腦室-腹腔分流術中亦可輔以內鏡在直視下放置分流管。腦室-腹腔分流術後出現分流管功能障礙時,還可藉助神經內鏡進行腦室端分流管的調整或拔除,降低了發生腦室內出血的可能性。
2、顱內囊性病變
2.1蛛網膜囊腫:
症狀性或進展性蛛網膜囊腫需要手術治療,常用的手術方法包括囊腫-腹腔分流術、開顱顯微手術及內鏡手術。目前多主張在神經內鏡直視下行“囊腫壁部分切除+囊腫-腦池造瘻術”,採用小切口小骨瓣,應用神經內鏡技術先行囊壁大部切除,然後囊壁造瘻,使囊腫腔與腦池或蛛網膜下腔交通,從而縮小或消除囊腔、緩解囊腫對周圍結構的壓迫。與開顱顯微手術相比,內鏡手術通過一個骨孔即可完成,手術時間短、創傷小;與囊腫-腹腔分流術相比,療效相似,但可以避免分流手術可能出現的感染、永久性植入異物、分流管堵塞等併發症。
2.2鞍上池囊腫:
又稱第三腦室囊腫、鞍上蛛網膜囊腫或鞍上-橋前蛛網膜囊腫,起源於橋前池並向上發展,可導致視力損害、內分泌功能異常、顱內壓增高甚至腦積水。神經內鏡手術是目前治療鞍上池囊腫的首選,即在神經內鏡直視下行囊腫-腦室造瘻術或腦室-囊腫-腦池造瘻術,與其他治療方法相比,具有微創、療效確切、併發症少、術後恢復快等優點。
2.3、腦室內囊腫:
腦室內囊腫根據其組織來源可分為脈絡叢囊腫、室管膜囊腫和蛛網膜囊腫。腦室內囊腫易造成腦脊液迴圈通路堵塞,形成梗阻性腦積水。目前多采用內鏡手術切除部分囊腫壁,使囊腫與腦室充分交通,恢復或重建腦脊液迴圈,解決梗阻性腦積水。
2.4、透明隔囊腫:
透明隔囊腫可通過阻塞室間孔導致腦積水或壓迫周圍結構引起神經功能障礙。有症狀的透明膈囊腫需要手術,手術方法包括:開顱手術、囊腫-腹腔分流術、立體定向手術及內鏡手術。目前內鏡手術已成為治療透明膈囊腫的主要方法,即採用神經內鏡技術在囊腫側壁開窗,使囊腫與側腦室充分交通。與其他治療方式相比,內鏡下透明隔囊腫開窗術具有微創、直視、無需留置分流管、併發症少等優點
3、腫瘤
⑴顱底腫瘤:
垂體瘤:儘管顯微鏡下經鼻蝶切除垂體瘤的技術已很成熟,神經內鏡的應用還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垂體瘤手術效果的提高。內鏡手術無需使用擴鼻器,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鼻腔正常結構。利用內鏡的角度及魚眼效應,便於近距離顯露病變,增加了顯露範圍,提高了全切除率。
隨著顱底解剖學研究以及內鏡技術的發展,內鏡下擴大經鼻蝶入路可顯露從額竇後壁到寰椎、從中線到兩側頸靜脈孔區及下頜關節的顱底區域,已用於前、中顱底及斜坡腫瘤(如脊索瘤、顱咽管瘤、腦膜瘤等)的切除,而與術中導航、超聲、立體定向、開放式MRI等技術的聯合應用也為其安全性和準確性提供了保障。
此外,作為輔助工具,神經內鏡還用於橋小腦角區腫瘤如聽神經瘤、膽脂瘤、腦膜瘤的顯微手術,利用神經內鏡成角、廣角的特點,術中可探查顯微鏡光線的盲區,發現並切除殘餘腫瘤。神經內鏡用於囊性血管母細胞瘤有助於發現瘤壁結節。
⑵腦室內腫瘤:
腦室內腫瘤主要包括室管膜瘤、脈絡叢乳頭狀瘤、星形細胞瘤、膠樣囊腫、腦膜瘤等。神經內鏡可用於側腦室或第三腦室內腫瘤的活檢和切除。與傳統顯微外科技術相比,神經內鏡具有視野更加寬闊、可近距離辨認腫瘤和重要結構、影象更清晰、皮層損傷小、可同期治療腦積水等優勢,但僅適用於直徑小於2、cm且質地相對較軟的實質性腫瘤,對直徑超過2、cm或質地較硬或血供很豐富的腫瘤最好採用顯微手術輔以內鏡。
4、腦出血:
對於腦內血腫,利用神經內鏡的近距離直接腔內照明,只需皮層小切口、輕微牽開腦組織,可供內鏡及雙極電凝或吸引器通過即可,減少了牽拉導致的皮層損傷以及腦水腫。採用內鏡治療腦室內出血,可直接清除積血,較快地疏通腦脊液迴圈通路,預防繼發性腦積水。對於有分隔的慢性硬膜下血腫,常規鑽孔引流常難奏效,採用軟鏡技術可在直視下打通血腫腔內分隔,有助於血腫的徹底引流。
5、脊髓脊柱疾病
神經內鏡技術已用於脊髓拴系綜合徵、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椎間盤突出等疾病的治療。
6、其他
神經內鏡技術還可用於腦室內囊蟲病、腦脊液鼻漏、腦室炎、腦膿腫、視神經管減壓術、面肌痙攣和三叉神經痛微血管減壓術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