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神經內鏡技術經鼻蝶入路切除垂體瘤的臨床應手術技巧。
方法
對35例經CT掃描和MRI檢查確診為垂體瘤患者在神經內鏡輔助下經鼻蝶入路,擴張鼻道後,沿中鼻甲找到蝶竇開口,沿蝶竇開口向下切開鼻中隔粘膜,充分開啟蝶竇前壁,咬除蝶竇粘膜,暴露鞍底、雙側視交叉隆起及頸內動脈隆起及斜坡,對上述結果辨認清楚後,用磨鑽開啟鞍底,形成1cm大小骨窗,穿刺除外動脈瘤及證實定位準確後,用鉤刀剪開硬膜,用取瘤鑷及環形刮匙切除腫瘤。分析術前、術中及術後恢復隨訪結果,討論總結鼻蝶入路的解剖標誌、手術步驟及注意事項。
結果
全切30例,近全切5例。20例術後激素水平好轉,術後19例出現一過性尿崩,腦脊液鼻漏6例。31例視力好轉,1例出現頸內動脈損傷,無顱內感染髮生。
結論
神經內鏡輔助經鼻蝶垂體瘤切除術時間短,創傷小,手術風險小,腫瘤全切率高,患者恢復快。
手術方法
全麻插管固定口角一側,仰臥位,頭後仰20°,頭略偏向術者,消毒術區及鼻腔。常規右側單鼻孔入路。0°內鏡照明下將浸有腎上腺素浸溼的棉條沿著中鼻道填塞至蝶篩隱窩,直至鼻腔擴張滿意。沿中鼻甲向後、後鼻孔向上尋找到位於蝶篩隱窩內的蝶竇開口。從蝶竇開口的內上緣起,用單極電凝向後切開一側鼻中隔根部粘膜,將鼻中隔根部粘膜咬除,再用剝離子向兩側推開粘膜,用磨鑽或顯微咬骨鉗切除蝶竇前壁,切除範圍從蝶竇開口水平開始向下切除1、5cm的蝶竇前壁。咬除竇內粘膜,暴露鞍底。在鞍底骨質隆起的正中用磨鑽磨開鞍底骨質,直徑約1cm。
用長針頭穿刺鞍底硬膜,除外動脈瘤或偏離中線後,用鉤刀切開,即可見腫瘤組織向外湧出,腫瘤一般呈魚肉狀,用取瘤鉗留標本後,用環形刮圈和吸引器分塊切除腫瘤。如鞍上腫瘤不能隨鞍內腫瘤切除後下陷,可請麻醉師協助給病人憋氣,使顱內壓增高,促使鞍上腫瘤下陷,有利於切除。不必勉強切除鞍上腫瘤,強行牽拉可能造成與腫瘤上方粘連的小血管出血,出血位置深在,很難止血,壓迫止血有可能造成下丘腦繼發損傷。鞍上殘存腫瘤可以選擇二次經鼻手術切除,因為腫瘤有向相對薄弱處生長特性,隨時間延長,腫瘤會逐漸下降而使二次手術變得容易。術中如不慎損傷到頸內動脈,唯一可行的辦法是立即終止垂體瘤切除手術,用紗條填塞鼻腔止血,術後立即行腦血管造影,選擇介入方法(如覆膜支架)封閉破口。
腫瘤切除後用止血紗布及明膠海綿填塞鞍內止血,外敷人工硬膜後用生物膠封閉鞍底。如有鞍隔破裂,出現腦脊液漏,則必須用自體組織封閉鞍底。用碘紡紗條填塞鼻腔,保留後鼻孔通暢。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