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狹窄症和腰椎間盤突出症一樣都是腰椎退變性的疾病,經常被人們混淆,其實兩個病有很多的不同。比如,腰椎管狹窄症的好發年齡為50以上,而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多為20-40歲的年輕人。腰椎管狹窄症的患者靜息狀態下可能沒有任何不適,但長時間走路或站立就會出現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或者無力,這時如果蹲下、坐下、或者躺一會兒症狀就會減輕或消失,又可以繼續行走一段距離,而後再次出現疼痛,如此反覆,醫學上稱之為神經源性間歇性跛行。腰椎管狹窄症的患者往往可以騎車,在超市裡面推著車子也可以走很久。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下肢放射性疼痛往往是持續性的,蹲下、平臥都很難緩解。
兩個疾病的臨床表現不同是由於它們的發病機制是不同的。腰椎管狹窄症是由於椎間盤突出、關節突關節骨質增生、黃韌帶肥厚、退變性滑脫等因素導致腰椎中央椎管、外側椎管或神經孔直徑減小,當長時間行走、站立時,椎管內壓力增高導致靜脈迴流不暢,神經根缺血從而產生疼痛。這時如果將腰椎屈曲,由於椎間盤和黃韌帶會一定程度地被“展平”,椎管狹窄程度減輕,從而症狀減輕。這也就是為什麼患者騎車或推車的時候不容易出現疼痛的原因。而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疼痛是由於椎間盤突出、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外露導致的一些列炎性反應。
腰椎管狹窄症的神經源性間歇性跛行需要和下肢動脈阻塞性疾病的血管源性間歇性跛行鑑別。後者可有下肢動脈搏動減弱、皮溫降低的症狀,而且不會出現腰椎管狹窄病人所具有的站立時疼痛和腰椎屈曲緩解的表現。
腰椎管狹窄的程度需要通過CT和MRI來評估。病人們一般都會仔細閱讀CT和MRI的影像學報告,但建議請骨科醫生來解釋片子所反映的病情。因為,大凡40歲以上的人做上述檢查,報告上都會出現諸如“椎間盤膨出”、“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硬膜囊受壓”、甚至“神經根受壓”的字樣,這些話無疑會給病人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其實,很多影像學的椎管狹窄並不一定會壓迫神經、不一定會產生臨床症狀。換句話說,只有與病人的臨床表現相對應的椎管狹窄才有意義,才能診斷為腰椎管狹窄症。
腰椎管狹窄症不同於腰椎間盤突出症。後者是由於髓核突出造成的炎性反應,只要通過抗炎治療和時間,待炎症消退後症狀就會緩解。而腰椎管狹窄症是由於椎管狹窄造成的椎管內壓力增高而出現的一系列症狀,因此對消炎藥、鎮痛藥的反應一般。可以做腰背肌鍛鍊,因為腰椎管狹窄症的患者多少會伴隨一些不穩定的因素而引發症狀,因此加強腰背肌可以通過增加腰椎穩定性而一定程度上延緩病情進展。也可短期內佩戴腰椎支具,不建議超過2周。
腰椎管狹窄症的自然病程是大約三分之一到一半的病人臨床上會有改善,大約15%的病人會有明顯的惡化。剩下的病人可能處於一種反覆波動,緩慢進展的狀態。
如果症狀不算很重,比如雖然下肢有些疼痛的感覺,但是可以沒有困難地走2-3千米以上,犯病時間不是很長或者頻率比較低(1年1-2次,或只是在勞累後才出現),就屬於第一類病人,可以繼續觀察。
如果僅能步行300-500米或者更少就需要休息,或者下肢出現麻木、無力,持續多年保守治療無效或者進行性加重,甚至會陰區出現麻木而且大小便出現控制障礙的時候,就應該考慮手術治療了。
上面兩種情況其實還好決定,難以抉擇的是第三種情況,就是症狀時好時壞,好的時候也不是正常狀態,壞的時候也不是就不能下地。而且通過長時間的隨訪觀察,我們也的確觀察到一種現象,那就是這部分“不好不壞”的患者手術的和非手術的20年後再進行比較,他們的情況可能差不多了。也就是說手術的患者術後一段時間內可能改善非常好,但逐漸又會慢慢出現問題;而非手術患者的病情可能會緩慢地下降,到後期可能還會有些改善(這種改善是由於腰椎嚴重退變反而自發穩定的結果)。
那麼我們該怎麼選擇呢?這時候讓病人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自己對生活質量的要求的角度去思考和選擇。如果50-60歲,除了這個問題身體都還很好,或者工作要求,或則自己業餘愛好較多,需要有較高的生活質量,而腰椎的問題又很大影響上面的要求,建議考慮手術。畢竟這個手術能夠極大的提高生活質量。雖然說手術後的療效可能在術後若干年後打折扣,但至少它可以贏得很多時間。如果已經接近70歲,身體上還有一些小問題,比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建議密切觀察1-2年,如果腰椎問題在進展,而且椎管狹窄的確十分顯著的時候,建議手術,因為這個病會進展的,如果拖到75歲以後,那麼時候症狀可能會更重。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